第14章 禁邪之术

2025-08-21 2256字 2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在验尸方面,前身是仵作的孙主事算是小武的师傅,我问他带了哪些验尸工具,他竟说事发匆忙只带了皂角。”

“这有何奇怪?”叶重影看着微笑的邓休言,很是不解。

“这些尸体都是烧死的,但尸体上可能还藏着关于命案的线索,验尸是必要的,需要清洁或显现伤痕,故而身为有经验的仵作,会带齐醋、酒、葱、姜、皂角,这桩命案,唯一可动手脚的时间,就是在验尸的这一步。”

“嗯……有道理,既然谨慎地封锁现场,传唤了报案人、旧邻等证人,怎会疏忽于验尸这一步,你真是心细。”叶重影望着邓休言。

“当然还有一些绝对性的证据。”邓休言狡黠一笑。

“灵芝,你这是何意?”叶重影思前虑后,也没想出一丁点儿证据来。

“按照验尸程序,初步勘查时,当记录尸置、姿势、衣物状态、血迹分布、周围有无凶器等,且要检查尸体表面,便先不移动尸体,来观察尸僵程度、尸斑分布,体表是否有明显伤痕或中毒迹象,以确定死亡时间,可这几具尸体却堆叠在一起,想要验尸,就一定要移动尸体,而听到尸体‘哭泣’很清晰,说明哭泣的这具尸体堆叠在最外层,否则‘哭泣声音’当是喑哑不可闻。”

“对啊!这么简单的道理,当时怎么会没转过来,如果是活人,肯定需要呼吸,被埋在六具尸体下就无法呼吸了!”

“虽然是先下毒再用火焚尸,可七具尸体中,有五具是女尸。”

“女尸怎么了,这有何奇怪的?”叶重影不解。

“身为大理寺仵作,即使是小孩子,也当知在详细验尸时会有些特殊部位要检查……”邓休言喃喃道:“比如腋下、会阴等易被忽略处,可能藏有致命伤,按流程,作为监督与验证,孙主事当代叶兄防止小武舞弊,当去马行街一带的医铺寻一位女性稳婆来协助检查隐私部位,小武毕竟还是个孩子,如此来可避免不必要的争议。”

“原来如此!既不带齐全验尸工具,又不喊上稳婆,光是验尸过程,这其中忽略的和可操纵的空间,可太多了。”

“可这一切都由于伏田海的认罪,显得不那么重要了。”

“对于那位‘恶灵’这是件好事啊!”

邓休言抱袂继续道:“写书人二案,无非就是三个谜面,‘尸体哭泣’,‘预言’,‘密室内肢体消失’,哭泣可以是口技,但如何以伏氏的尸身发声才是关键,这便涉及了‘预言’,借案破案,所谓‘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还是山’。”说到这里,邓休言停下来,狡黠得扫了一眼叶重影:“把具体的诡计从民俗怪谈中剥离出来,就简单多了。”

叶重影愈发明朗起来:“原来‘恶灵’的自负,便在此处,‘恶灵’想让你借第一案破第二案,不想你逆其道而行。”

“邓兄此为何意?”易心正姿敛容,也是不解。

“恶灵通过写书人传递案发后的细节布置提示,以此推动预言实现,还得保护替他完善诡计的执行者,所以话本叙事唯独没有将孙主事置于嫌疑人的境地,只说他害怕恶灵作祟才立即下令焚尸,孙主事是大理寺三十年来历案无数的库阁主事,未尝有不等仵作核验便急着焚掉的情况,另外,特意让小武记了尸体的数量是七具,这是在向阅读话本的人强化‘死掉的尸体数量没变’、‘死掉的尸体会说话等同恶灵作祟’这样的观念。”

叶重影连连点头:“有道理,这真是完成神灵使命一般的信念感。可老孙头

为何甘愿成为恶灵的帮手?”

“我离开大理寺,在江湖上消失后,孙主事需要找一个新的依托,而恶灵正好通过伏田海杀妻案,来向孙主事证明自己有着不亚于星宿剑主的才智。我隐退了两年,他仍守着架库阁的玉匣,我那匣中的衣物纤尘不染,想必孙主事每隔段时日便会取出洗晒……自然,这些是话本无法写出来的。”

“是啊,自你十西岁学成‘二十八指’并以朝廷特许的布衣身入住大理寺以来,孙主事便一心侍你如主,又随你破诸多谜案,恭顺忠良早刻在骨子里,你突然离开,就如同截断了他的精神支柱……”

易心也不免感叹:“所谓预言你到来,竟是希望你能来,邓兄,孙主事为恶灵作祟推波助澜理当重罚,但事缘情义,还望结案后能从轻发落。”

“易兄放心,某位大理寺同僚,不也骗了我吗。”

邓休言挑眉一笑。

叶重影叹了口气:“好好好,我知道了,整个汴京随便你吃!现在,还剩‘借臂案’的手法未破解,灵芝,来吧。”

“老孙头和写书人认识,但并不知道尸体哭泣如何而来,按照话本的指令,在听到尸体哭泣声后,将众人带出府邸,然后令两位下属去放火,焚掉某种秘密,这个‘秘密’也就是尸体能在关门后‘哭泣’的真相。若事后花个几天时间清除现场焚烧后的麻袋碎片,我便没有可能跳出无效证物的局限展开想象,老孙头一面在帮恶灵作祟,也一面在留下相关物证,等我查到此案,不至于毫无头绪,也正因为这个举动,那位恶灵便筹谋了第二桩案件,并且亲自现身,享受和我对弈的,就凭这一点,我也有理由为老孙头开脱了。”

邓休言说完这些,易心才放下心来:“巷坊讨论案子的人都说‘女人亡而哭泣,是恶灵的作祟,也是恶灵的怜悯。’邓兄,你究竟让我做何证?”

“易兄,是否有人找你学过换脸术?”

叶重影纳闷,摇手打断二人对话,望着易心道:“等等,换脸?这不是被朝廷归为邪术,禁止在民间流传的吗?你究竟是何人?”

“啊……叶兄莫要惊慌,我虽会此术,但从未依之作恶,我乃大宋良民呀。”

“这种禁术,库阁内有过记载,最擅者是民间的鬼手易千,你姓易……”

“在下正是鬼手收养的义女,易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