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野道品茶

2025-08-21 2607字 3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邓休言见眼前这胖子,身形虽富态,但面色有些发黄,大概是常年空腹饮茶导致的脾胃虚弱,对于常年在外奔走的茶商,三餐不规律倒是常见的,他身边的女人也没好到哪里去,唇色暗淡,颧骨低瘪,正当是年轻貌美的年龄,颈部却有了细纹,身子看上去也较为虚弱。

大概都是常年在外奔走的原因。

“哦,大人们放心,我们这儿有香龙山庄庄主夫人的亲函,我们己在榷货务纳了茶引税……这香龙山本是大山场,每年在这边换入茶叶,再去边陲零散换些马匹。”

蔡黎口中所说,乃是宋朝以茶易马,用茶治边的国策。

蔡氏恭敬递出函和护票,雁轻鸿翻看后,点头:“确实是易兄亲笔,茶引也无误。”(注:“茶引”本当出自1112年,为情节展开,故设为前出。)

邓休言微微一笑,转身走向小二附耳一阵,小二点点头,取来驿券,因地偏狭,此地唯一的客栈也充当了来往的馆驿,每月县衙都会发放诸多驿券用以来往行商登记。

邓休言一边看着最近三天的入住情况,一边和雁轻鸿有问有答。蔡黎夫妇在名册上,符验无误,三天前入住。

“前辈身上可否还留着易庄主的亲笔书信?”

“之前收到的信中,易兄提到自己身体抱恙。”雁轻鸿从怀中掏出一封信,展开来递给星宿剑主。

邓休言看着那些渴盼与雁轻鸿重逢的内容,不禁感叹真是漂亮的楷体:“雁前辈,易庄主是否爱好读书?”

“为何这么问?”

“易庄主生前应持续在练字,这封楷体书信好看是好看,只是尚有别字,还有几个地方,有漏笔和多笔的情况,‘每每思及,秋风渐起’,‘思’字漏最后一笔,‘起’走上‘己’多笔成‘己’,抛开这些不谈,的确情真意切……”

“邓小公子,写信之人有误笔是常有的事吧?”往事浮上心头,雁轻鸿叹道,“易兄遭此罹难,还望邓公子不要忘记方才老夫的约定。”

茶商夫妇加入到了同行队伍。由于前去山路狭窄陡峭,马匹不易上山,一行人将马匹暂寄至黄花县衙府,黄花县令赵德宥满心欢喜,鞍前马后乐此不彼,能有京官来此偏远小镇探查轰动一时的诡案,实属是令一隅小地蓬荜生辉的幸事。

夜路寂寥,虫叫兽吼,不曾间断。

沿途一带山路,荒无人烟,未曾设驿站,也不见人家。看来真如雁轻鸿所说,那香龙山庄平日与世隔绝,购置日常用品还须跋山涉水来到黄花小镇。

据赵德宥透露,香龙山庄上的人很少下到镇上来,除非是来县衙购置茶苗、理交茶税。易仁秋不知有何法子,竟能在这峡峰上,用茶农用的普通苗子,种出近乎贡茶水平的茶叶来。

北宋贡茶茶产区主要分布在建州北苑,官、私茶焙多达千余处,官焙三十二座,内园三十六所,外园三十八所,产有龙凤、石乳、京挺这些上乘茶叶供皇室饮用。

但若是在这葱郁荒野小道,以乱石堆代替风炉生火,以木枝替代火夹,将茶釜置火上,用水袋替代漉水囊,舀谷溪清水烹煮,各举茶盏畅怀对饮,这随遇而成的乐趣,可丝毫不输宫中那份典雅情致。

蔡黎也不吝啬,毕竟是茶商,茶具携带齐全,腰上便是炭檛,走乏了,少不了野烹,见诸位官人公子有雅性,谈吐不乏茶趣,尤其那位叫邓灵芝的公子,对茶事茶艺的了解,丝毫不亚于他们这些茶商,还能从学富五车的邓公子口中听到一些茶业流变的历史,体味一代代茶农和茶商的艰辛,了解茶禅一味、茶与儒释道的点点滴滴,实是一种享受和抚慰。

西去丝绸之路,也是邓休言日后打算跋涉的一条线路,平日阅过不少相关书籍,更坚定了日后去领略丝路文化的决心。

茶这方面,李安律了解同样颇多,也会分享曾经的一些见闻,引得同行人时而惊叹时而欢笑。

一时间,众人似是忘了香龙山庄发生的闹鬼一事。

蔡黎夫妇是茶商,彬彬有礼,邓休言同好友在这野外品着茶,便不觉兴头上多讲了些。

叶重影此次外出,跟着邓灵芝增添了许多在汴京不曾有的见闻。

“灵芝,这茶味当真上佳啊,丝毫不逊于在大理寺喝到的龙团凤饼和建安腊茶,这是为何?”

“是啊,邓老弟,且不说北苑,就说成都府十二州,这其中眉、蜀、彭、绵、简、黎等地的茶味好喝至极,若说原因,是其地势气候所致,那这山野中,这茶如此甘甜,又是为何?”刘泽仁也是见过世面的人,“蔡黎兄说咱正在喝的这茶,便是来自香龙山庄山上的茶田,未被纳入贡茶,当一般好喝才是。”

“难不成,易仁秋那家伙真有什么绝妙法子克服茶苗和地域上的种植劣势……”雁轻鸿这些年收到过不少易仁秋寄来的茶叶,喝也就喝了,并未顾及这么多。

“是啊,火候也不见有区别。”

“是水。”邓休言又饮一盏,抿嘴一笑。

“水?”

李安律替众人斟上茶:“我想起来,陆羽曾在《茶经》中提过此事——饮茶水分为三等,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邓公子,是这样吧。”

邓休言带着笑意点头:“这山中河谷用水,自是上等水,流而不滞,清且甘甜,至于汴京中所饮茶,茶叶虽为上佳,水源却是来自街巷河流与开凿的井,纵使周边郊野有些清泉野流,也常有牲畜人迹,无论如何控制火候,水质都己折损。”

“原来是这样!这一去二来,水质对茶味的影响,反而胜过了茶叶本身。”蔡黎恍然大悟,对眼前公子的敬佩又增一分。

“蔡黎小商,这行要走南闯北,很是辛苦,我看你身子急需调理。”

“在下从事茶叶行当,一是自己身子不太好,走南闯北也算锻炼身子,二是喝茶养生嘛。”

不料蔡氏埋怨起来:“养身,若惹茶疾,也伤身啊,说了你不听,平日总不计剂量的喝,加上太过劳累,这一路过来,你失眠、心悸己不是一两回了。”

蔡氏看向诧异的官人们,摇头道:“我夫君经常会犯头晕、呕吐,最怕的一次,是晕倒在了茶田,幸亏被人救了……倪商赠了我二人一本人体穴位图,说若是长途跋涉累了,可以针灸以减轻劳累。”

“唉,这本《明堂人形图》,杜撰者好像叫什么甄权,也不知真假,但好像并不怎么见效,反而有加重迹象……”

大理寺三人同时看向邓休言,书籍这方面他最拿手了。

邓休言抿了一口茶,“啊”了一声:“不凑效也正常呀,唐朝神医孙思邈在甄权所绘制的《明堂》基础上,去伪存真、反复修订,绘制彩色经络穴位图,这幅图色彩鲜艳、经络分明、穴位清晰,本当可信,但由于安史之乱和五代战乱,未能流传下来,实在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