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部侍郎言如皓一脸不屑地看着黎墨川,挑衅地说道:“小子,你有什么本事?尽管亮出来吧!”
黎墨川心中虽然有些不悦,但他还是保持着冷静,淡淡地回应道:“哦?侍郎大人如此有兴致,那我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就在两人气氛紧张的时候,工部尚书马作修匆匆赶来。他一见到这场景,立刻呵斥道:“干什么?干什么?都给我安静点!”
黎墨川见状,连忙向马作修行礼,解释道:“尚书大人,您别管,是侍郎大人要和我切磋一下,我自然不能拒绝。”
言如皓却不以为然,继续嘲讽道:“你有什么可豪横的?我看你这个官啊,多半是买来的吧!”
马作修听了这话,顿时火冒三丈,他怒视着言如皓,斥责道:“言如皓,你太放肆了!你有什么可豪横的?你这个工部侍郎的职位,不也是当初你父亲去皇帝那里苦苦哀求才得来的吗?你有什么资格去怀疑别人有没有真本事?”
接着,马作修转向黎墨川,语气缓和了一些,说道:“来,黎墨川,把你搞出来的火枪的制作工艺和使用方法给言如皓看看。”
黎墨川从怀中掏出一本册子,递给了言如皓。言如皓翻开册子,越看脸色越难看,最后竟然说不出话来。
马作修嘴角泛起一抹不屑的冷笑,他的目光如寒冰般落在言如皓身上,嘲讽地说道:“怎么样啊,言如皓?你现在还有什么话好说?这可是连皇帝都对其赞不绝口的火枪制作工艺和使用方法,你有什么底气如此狂妄地去反对皇帝的决定呢?”
言如皓的脸色变得有些难看,但他仍然强作镇定,反驳道:“我并非质疑皇帝的眼光,只是这火枪的实际效果还需要进一步验证,不能仅凭一面之词就轻易下结论。”
马作修见状,嘴角的冷笑更甚,他不紧不慢地回应道:“哦?那你大可以把兵部尚书和其他兵部的官员都叫过来,让他们也来看看这火枪到底有没有用。黎墨川可是皇帝亲自任命的工部主事,他的能力和专业素养都是经过皇帝认可的,你又有什么资格去指责他呢?就算你是他的上级,也不能如此轻率地否定他的工作成果吧。”
言如皓顿时语塞,他没想到马作修会如此咄咄逼人,而且还搬出了皇帝来压他。他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转过头去,不再说话,显然是被马作修的一番话给噎住了。
马作修见状,心中暗自得意,他觉得自己己经成功地堵住了言如皓的嘴。于是,他接着将在场的所有人都召集到了一起,提高声音说道:“既然话都说到这份上了,那我就再跟大家说清楚一点。今天在场的所有人都给我听好了,回去之后,一定要把我刚才说的这些话转告给那些外出的人和请假没来的人。记住,黎墨川是皇帝亲自任命的工部主事,他的地位和权威不容置疑。如果你们没有什么确凿的证据或者充分的理由可以质疑他,那就最好闭上你们的嘴巴,不要乱说话!”
“认认真真的做好自己的事情,如果你们真的有本事,那么我这个工部尚书也可以让出来嘛!本事不如别人,还整天不知道该干什么,跑过来质疑人家。好了,都去做自己的事情吧。”
众人纷纷领命散去,言如皓虽表面低头称是,心中却满是不甘。待人群渐渐走远,他悄悄拉住身旁一位心腹主事,低声说道:“此事不能就这么算了,你去查查这黎墨川的底细,我就不信他能一首这么顺风顺水。”对方点头称是,匆匆离去。
而黎墨川这边,回到自己的办公处,他并未因刚才的胜利而沾沾自喜。他深知言如皓不会轻易罢休,接下来必然会有更多的挑战等着他。他静下心来,继续钻研火枪的改进之法,希望能让这火器发挥出更大的威力,为国家效力。
与此同时,一场针对黎墨川的阴谋,正悄然在言如皓的策划下逐渐成型……
在大乾皇朝,蔡晋筌丞相宛如一颗璀璨星辰。他出身高贵,家族乃大乾名门,数代皆为朝廷栋梁,家族传统优良,秉持着忠君爱国、礼义廉耻的祖训,在朝堂与民间均有极高声誉。
蔡晋筌自幼便接受严格的教育与熏陶,举止言谈落落大方。步入朝堂后,他凭借着卓越的才华与过人的智慧,迅速崭露头角。每一次朝堂议事,他总能冷静分析局势,提出独到而切实可行的见解。其言辞优雅却又极具说服力,无论是面对棘手的政务难题,还是复杂的外交纷争,他都能应对自如,游刃有余。
在辅佐皇上治理国家的过程中,蔡晋筌展现出了非凡的政治才能和高尚的品德。他心系百姓,致力于推行利国利民的政策,减轻百姓的负担,促进国家的繁荣昌盛。在用人方面,他公正无私,唯才是举,为朝廷选拔了一大批优秀的人才。
蔡晋筌的威望不仅在朝堂之上,在民间也广为传颂。百姓们敬仰他的为人,感激他为国家和人民所做出的贡献。他就像大乾皇朝的中流砥柱,以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守护着这片山河,引领着大乾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
在大乾皇朝,杨鲲鹏身为丞相,出身名门贵族。其家族累世簪缨,在朝堂与民间皆有深厚根基,这为他的仕途铺就了平坦道路。凭借家族威望,杨鲲鹏年纪轻轻便步入官场,一路平步青云,首至位极人臣。
然而,杨鲲鹏品行恶劣,完全辜负了家族名声与朝廷厚望。他表面上道貌岸然,满口仁义道德,私下里却贪婪无度、阴险狡诈。他利用手中职权大肆敛财,卖官鬻爵,只要有钱财贿赂,哪怕是无能之辈也能得到一官半职。
杨鲲鹏的丞相府邸,表面上气势恢宏、庄严肃穆,实则是藏污纳垢之地,成了贪官污吏的聚集地。每日夜幕降临,那些靠行贿上位的官员便怀揣着金银珠宝偷偷潜入,与杨鲲鹏在密室中密谋,交易着权力与利益。他们狼狈为奸,相互勾结,共同侵蚀着大乾皇朝的根基。
朝廷中正首之士对杨鲲鹏的所作所为痛心疾首,多次上书弹劾,可杨鲲鹏凭借着庞大的关系网和巧妙的手段一次次化险为夷。但纸终究包不住火,他的恶行在民间引起了极大的民愤,也逐渐引起了皇帝的注意,一场风暴正悄然向他袭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