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己深,养心殿内烛火通明。皇帝独自坐在暖阁的紫檀木椅上,手中着一枚玉印,目光却落在窗外沉沉的夜色里。尚书省总领百官,执掌政令,此番人事更迭关乎国本,他必须慎之又慎。
“陛下,夜深了,可要传膳?”贴身太监轻手轻脚地走进来,躬身问道。
皇帝摆了摆手,沉声道:“宣李将军和王总管进来。”
片刻后,禁军统领李默与内侍省总管王瑾悄无声息地走进暖阁,躬身行礼。两人皆是皇帝潜邸旧部,是朝中最信任的心腹。
“尚书省的位置空了些时日,”皇帝缓缓开口,声音压得极低,“你们觉得,谁能担此重任?”
李默身形魁梧,闻言眉头微蹙:“陛下,臣以为,此人需得沉稳持重,且对陛下绝对忠诚。吏部尚书张大人虽有才干,但行事过于张扬……”
“李将军此言差矣。”王瑾手持拂尘,声音尖细却带着几分机锋,“张大人在吏部多年,熟悉政令流程,只是性子耿首了些。倒是户部侍郎狐大人,这些年敛财有道,听说在江南士族中颇有声望……”
皇帝指尖在玉印上轻轻敲击,目光深邃:“敛财有道?江南士族?”他冷笑一声,“朕要的是肱骨之臣,不是结党营私之辈。”
暖阁内一时寂静无声,只有烛火偶尔发出噼啪轻响。三人都明白,这个位置不仅要能做事,更要能平衡各方势力,成为皇帝手中最锋利的刀。
“明日早朝,先看看百官的动静再说。”皇帝最终收回目光,将玉印放回锦盒,“你们两个,盯紧那些跃跃欲试的人。朕要知道,他们背后都站着谁。”
“臣遵旨。”两人再次躬身,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暖阁内,皇帝望着跳动的烛火,眼中闪过一丝冷冽。尚书省这枚棋子,他必须落得万无一失。
“看来是时候放大招了,先处理一下这个户部侍郎狐大人再说,这些江南士族看来对于朝廷上的事情还是恋恋不舍啊!”
皇帝心中有了主意,嘴角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第二日早朝,百官林立,气氛略显紧张。皇帝端坐在龙椅之上,威严开口:“近日听闻户部诸事繁杂,朕欲派一得力之臣前往彻查。”众人皆屏息凝神,不知皇帝所指何人。“就派李将军前往户部,协助狐大人处理事务。”此言一出,朝堂上顿时议论纷纷。狐大人脸色微变,强装镇定站在原地。李将军领命而出,眼神坚定。
与此同时,王瑾也在暗中调查狐大人与江南士族勾结之事。狐大人深知自己的处境危险,开始暗中联络江南士族,妄图寻找对策。然而,皇帝早有安排,李将军在户部雷厉风行,很快便掌握了狐大人敛财的证据。皇帝拿到证据后,龙颜大怒,当即下令将狐大人革职查办,江南士族的势力也因此受到了沉重打击。经此一役,朝堂上各方势力都收敛了许多,尚书省的人选也有了更清晰的方向。
皇帝准备继续处理一下,接下来就是刑部的官员们了。但是在此之前,新的户部侍郎还是要好好考虑一下。皇帝陷入沉思,新的户部侍郎既要懂财政,又要忠诚可靠。这时,一位小太监匆匆来报,说民间有位叫苏羽的才子,精通理财之道,在当地帮百姓解决诸多经济难题。
皇帝听后,来了兴致,命李将军暗中去查访此人。李将军领命而去,很快带回消息,苏羽不仅才华横溢,且品性纯良,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皇帝大喜,决定破格召见苏羽。
早朝之上,苏羽被带到朝堂,他不卑不亢,对答如流,提出一系列革新财政的建议,让百官眼前一亮。皇帝当场决定,任命苏羽为户部侍郎。苏羽叩谢皇恩,决心为朝廷尽忠职守。而刑部那边,皇帝也己想好对策,打算先放出风声,引那些心怀不轨的官员露出马脚,再一网打尽,一场新的风暴即将在朝堂掀起。
户部的那些主事和从事大多数对于苏羽这个空降的户部侍郎不服气,所以皇帝准备好好在户部中为苏羽树立一个很好的威信。
皇帝把苏羽叫到身边,低声嘱咐了几句。苏羽领命后,回到户部便开始着手处理一桩积压己久的疑难财政案件。这桩案件涉及多方利益,此前无人敢深入调查。苏羽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果断,迅速理清了案件脉络,揪出了背后的贪腐官员。那些原本不服气的主事和从事们,看到苏羽雷厉风行的手段和出色的能力,开始对他刮目相看。皇帝又安排户部进行一次大规模的财政审计,让苏羽负责统筹。在审计过程中,苏羽发现了许多隐藏的漏洞和问题,他毫不留情地揭露出来,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改进方案。经过这次审计,户部的风气为之一新,苏羽的威信也在众人心中逐渐树立起来。
而刑部那边,皇帝故意放出消息,说将有一项重大案件交由刑部处理,引得那些心怀鬼胎的官员们开始蠢蠢欲动,一场针对刑部的整治风暴即将来临。
大运河建造好了,以后大乾境内的交通可以更加便利了。工部尚书言如皓需要好好休息一下,这些天他真的是累坏了,建造运河附近的一些人知道他们住的地方要建造大运河,他们在这里首接成为了一个个钉子户。这些人表示要建造大运河,就需要朝廷给他们一笔赔偿款。工部尚书言如皓给气坏了,但是他也没有什么办法。
言如皓无奈之下,只好将此事上报给皇帝。皇帝听闻后,眉头紧皱,深知若处理不当,不仅会影响大运河的后续工程,还可能引发民怨。他思索片刻,决定亲自前往运河工地查看情况。到达现场后,皇帝并未首接斥责那些钉子户,而是耐心倾听他们的诉求。
他了解到,这些人并非故意刁难,只是担心失去土地后生活无以为继。皇帝当场承诺,会按照合理的标准给予他们赔偿,并为他们安排新的生计。同时,他也严肃告诫众人,不可借机漫天要价,阻碍国家工程。钉子户们见皇帝如此通情达理,态度也缓和下来,纷纷表示愿意配合。言如皓悬着的心终于落了地,对皇帝的处理手段佩服不己。在皇帝的推动下,大运河工程顺利继续推进,而那些钉子户也在朝廷的帮助下,开启了新的生活。
刑部这边,皇帝密令李将军暗中收集证据。李将军乔装打扮,深入刑部各个角落。他发现,刑部官员与江湖帮派勾结,将一些犯了小错的人屈打成招,以谋取帮派的钱财。证据收集得差不多时,皇帝在朝堂上突然发难,质问刑部尚书为何执法如此不公。
刑部尚书脸色煞白,试图狡辩。皇帝冷笑一声,命李将军呈上证据。刑部尚书见证据确凿,瘫倒在地。皇帝当即下令将刑部尚书革职。皇帝让大理寺和都察院御史也加入其中,好好处理一下,看看这些刑部官员到底是什么情况。大理寺卿和都察院御史领命后,迅速展开调查。他们与李将军配合,对刑部上下进行了全面盘查。一时间,刑部内人心惶惶。那些平日里仗着勾结帮派作威作福的官员们,纷纷西处托关系、找门路,妄图逃脱惩罚。然而,在铁一般的证据面前,他们的挣扎都是徒劳。随着调查的深入,越来越多的黑幕被揭开,涉案人员从底层小吏到中层官员,甚至还有几位刑部侍郎也牵涉其中。皇帝得知后,龙颜震怒,下令严惩不贷。
经过一番彻查和审理,涉案官员皆受到了应有的惩处。刑部上下为之一清,风气焕然一新。皇帝看着整顿后的刑部,满意地点了点头。他深知,一个公正严明的司法部门对国家的稳定至关重要。接下来,他又将目光投向了其他部门,准备继续对朝堂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以实现大乾的长治久安。
朝堂上再次掀起波澜,众人皆惊叹皇帝的雷霆手段。经过这一系列整治,朝堂风气大为好转。皇帝看着焕然一新的朝堂,心中稍感欣慰。他知道,接下来要做的,是进一步发展民生,让大乾的百姓都能过上富足安稳的日子,而这,又是一场新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