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檀木案上堆着奏折,龙涎香的青烟在鎏金铜炉里蜷成一团,像极了殿外廊下盘结的紫藤。皇帝捏着朱笔的手指顿了顿,目光落在江南盐税的密折上——五皇子的门生在苏州盘剥商户,八皇子的母族旧部又在扬州暗设私盐,两党势力在江南搅得浑水,连漕运都滞涩了半月。
他指尖在奏折边缘,唇角勾起抹淡得几乎看不见的弧度。这些日子朝堂上的风风雨雨,明着是党争,暗着却是冲着东宫去的。老五仗着军功自傲,老八笼络文臣长袖善舞,都觉得太子仁厚,是块能捏的软泥。
可他们忘了,朕的儿子,从来不是温室里的花。
前日太子递上的治水策,字里行间有锐气,却缺了点在泥沼里趟过的狠劲。正好,江南这潭浑水,该让他去蹚一蹚。
皇帝提起朱笔,在密折末尾落下一行瘦金体:“着太子监办江南盐税一案,凡涉事人等,准先斩后奏。”墨色沉透宣纸,像在棋盘上落下关键一子。
案头铜漏滴答,青烟袅袅散开。他望着窗外那株老槐树,新叶刚冒尖,嫩得晃眼,却己有了扎根的韧劲。老五老八想历练太子?也好,那就让他们亲自做磨刀石,看看朕精心打磨的这把刀,究竟有多利。
江山万里,终究要交到能镇住场子的人手里。这场历练,是给太子的试金石,也是给那些蠢蠢欲动的心,敲一记警钟。
旨意很快传至东宫。太子接到旨意时,正与幕僚商议治水之策。他看着手中的旨意,眼神瞬间变得坚毅起来。幕僚们面面相觑,有人担忧道:“殿下,江南局势复杂,五皇子与八皇子势力盘根错节,此行怕是凶险万分。”太子微微一笑,掷地有声地说:“我既为储君,便当为父皇分忧,为社稷解难。这江南盐税一案,我定要查个水落石出。”
数日后,太子带着亲随踏上了前往江南的路途。一路上,他微服私访,探查民间疾苦。刚到苏州,便听闻五皇子门生欺压百姓之事,他心中怒火中烧,暗暗发誓定要严惩这些恶徒。而此时,五皇子和八皇子也得知了太子南下的消息,他们在暗处密谋,准备给太子来个下马威,一场惊心动魄的较量即将在江南这片土地上展开。
…………
“带皮五花肉肥瘦层叠如琴键,切成麻将大小的方块,冷水下锅焯去血沫,捞出用温水洗净。冰糖在锅中熔成琥珀色,气泡由大转小的瞬间,肉块入锅翻炒,糖液迅速裹住每一寸肌理,表皮渐染焦糖的焦香。八角、桂皮与姜片在热油中爆出辛香,加老抽顺着锅边淋下,肉块便似披上深褐锦缎。倒入没过食材的开水,大火烧开后转小火慢炖,砂锅盖缝溢出的蒸汽带着甜咸交织的气息。一小时后揭盖,筷子能轻松穿透肥肉层,转大火将汤汁收成透亮的红芡,肉块在锅中跳起最后的圆舞曲。盛盘时肉皮朝上,琥珀色的肉皮泛着油光,肥肉入口即化,瘦肉吸饱了酱汁仍保持纤维感,浓油赤酱的醇香在舌尖久久盘旋。”
“真厉害呀,没想到啊,这猪肉还能这么做,看起来就很好吃。”
“大家伙都别在旁边看着了,大家快吃吧。”
“好。”
众人正吃得开心,忽然一群官兵闯了进来。为首的军官大喝一声:“你们可知这是什么地方,竟敢在此聚众吃喝!”众人皆惊,纷纷放下碗筷。太子站了出来,不卑不亢道:“我等不过是寻常百姓,在此用餐,不知犯了何罪?”军官冷笑一声:“这苏州城如今由我家大人做主,没有他的允许,谁也不许随意吃喝。”原来这军官正是五皇子门生的手下。
太子心中暗怒,却不动声色道:“那不知你家大人是谁,为何有此规矩?”军官刚要开口,这时一个师爷模样的人匆匆赶来,在军官耳边低语几句。军官脸色一变,态度立刻缓和下来:“误会,都是误会,各位请继续用餐。”说罢便带着人匆匆离去。众人面面相觑,不知发生了何事。太子心中却明白,这背后定有隐情,江南的水,比他想象中还要深。接下来,他得更加小心应对这场复杂的局面了。
却说夜幕降临,其他人都睡得正香,唯独有一个人睡不着。太子在这里不是来旅游度假的,他必须要想一些办法打开局面。不管这里是不是五皇子或者八皇子的势力范围,他必须要让在这里的所有人一个个都对他这个太子真正的信服。太子披上外衫,轻手轻脚地走出房间,在庭院中踱步思索。突然,他听到一阵轻微的脚步声,警觉地隐于暗处。只见一个黑影鬼鬼祟祟地靠近他的房间,似乎在寻找着什么。太子心中一动,悄悄跟了上去。那黑影在房间里翻找一阵后,匆匆离开。太子远远跟着,发现他竟进了五皇子门生的府邸。
太子缓缓地推开房门,一股静谧的气息扑面而来。他的目光落在那张空荡荡的书桌上,原本应该放置着一份关于盐税的初步调查资料,此刻却消失得无影无踪。
太子嘴角泛起一抹冷笑,心中暗自思忖:“果然,对方还是沉不住气啊。”他原本就料到会有这样的事情发生,这份资料对于某些人来说,无疑是一颗重磅炸弹。
第二天,太子若无其事地在城中闲逛,却故意在人多的地方宣扬自己丢失了一份极其重要的资料。这个消息像一阵风一样迅速传遍了大街小巷,引得众人议论纷纷。
与此同时,太子在暗中紧锣密鼓地安排着一切。他派出心腹手下,悄悄地在五皇子门生的府邸附近布下眼线,密切监视着那里的一举一动。
数日后,眼线传来消息,五皇子的门生正与几个盐商在府邸中秘密商议,似乎是要销毁证据。太子听闻这个消息,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一抹得意的笑容。
“是时候收网了。”太子心中暗想。他迅速调集了一批得力的人手,以奉旨查案的名义,如疾风骤雨般冲进了五皇子门生的府邸。
刹那间,府邸内鸡飞狗跳,一片混乱。太子的人马如狼似虎,将所有涉事人员一网打尽,一个都没有逃脱。
这一突如其来的变故,让五皇子和八皇子精心布下的防线瞬间土崩瓦解。他们原本以为自己的计划天衣无缝,却没想到太子如此轻易地就撕开了一道口子。
而这一切,都要追溯到当初先太子被废的时候。那时,宫廷内外一片哗然,人心惶惶。而在这动荡的局势中,五皇子和八皇子却敏锐地嗅到了一丝机会的味道。他们深知,先太子的倒台意味着太子之位的空缺,这无疑是一个争夺皇位的绝佳时机。
于是,在那段时间里,大乾的朝堂上悄然兴起了几个党派。其中,以太子党最为引人注目,他们坚定地支持新立的太子;而五皇子党和八皇子党则分别站在五皇子和八皇子身后,暗自较劲;此外,还有九皇子党,虽然人数相对较少,但也不容忽视。
然而,事情的发展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原本支持九皇子的九皇子党,不知何时起突然转而支持八皇子,这一转变使得原本就错综复杂的局势变得更加扑朔迷离。就这样,大乾的朝堂上形成了如今的局面:太子党、五皇子党、八皇子党以及九皇子党,各党派之间明争暗斗,互不相让。
就在这时,五皇子突然得知自己的门生被抓,这一消息犹如晴天霹雳,让他怒不可遏。他气得拍案而起,怒吼道:“这太子竟然如此大胆,竟敢在我的地盘上撒野!”然而,与五皇子的愤怒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八皇子却显得异常冷静。他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阴恻恻的笑容,缓缓说道:“别急,他不过是小胜一局罢了,咱们还有后手。”
原来,早在很久以前,五皇子和八皇子就己经与江南的几个世家暗中勾结。这些世家在江南地区拥有巨大的影响力和财富,他们的支持对于争夺皇位来说至关重要。而现在,正是他们出手的时候了……他们准备利用世家在民间的影响力,煽动百姓闹事,给太子泼脏水。
数日后,苏州城内突然谣言西起,一时间人心惶惶。这些谣言声称太子此次前来查案,并非真心为民除害,而是为了借机搜刮民脂民膏,中饱私囊。
这些谣言迅速传播开来,一些不明真相的百姓被蛊惑,开始在街头聚集抗议,要求太子给个说法。他们情绪激动,言辞激烈,场面一度失控。
然而,面对如此混乱的局面,太子并未慌乱。他深知这些谣言纯属无稽之谈,定是有人蓄意抹黑。于是,他决定亲自走上街头,与百姓们面对面交流,以正视听。
太子身着便装,不带一兵一卒,孤身一人来到了闹事的街头。他站在人群中央,面带微笑,态度温和地向百姓们解释查案的缘由。
太子详细讲述了五皇子门生在苏州城的种种恶行,包括贪污受贿、欺压百姓、草菅人命等等。他还拿出了确凿的证据,让百姓们亲眼目睹这些罪行的真实性。
百姓们听了太子的解释,看到了证据,心中的疑虑逐渐消散。他们开始意识到,原来太子查案是为了还他们一个公道,并非如谣言所说的那样。
与此同时,太子暗中派人调查谣言的源头。经过一番缜密的侦查,很快就揪出了背后散布谣言的世家。这些世家与五皇子门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企图通过制造谣言来扰乱太子的查案进程,保住五皇子门生的地位。
太子毫不留情地将这些世家的恶行公之于众,让他们受到了应有的惩罚。经过这一系列的举措,苏州城的局势终于得到了平息,百姓们对太子的信任也更加深厚了。太子当机立断,将涉事世家的主事人拿下,又开仓放粮,救济百姓。百姓们这才明白真相,纷纷转而支持太子。五皇子和八皇子的阴谋再次破产,而太子在江南的威望却与日俱增,这场权力的较量,愈发激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