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 章 鸭绒袄的制作

2025-08-18 2321字 2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彤云密布的岁月,工部衙署的暖阁里,黎墨川正对着一堆雪白的鸭绒出神。檐角的冰凌垂了三尺长,他却只拢了拢身上半旧的貂裘,指尖划过案上摊开的《天工》。"往年冬日,多少百姓冻毙于路。"他低声自语,目光落在窗外蜷缩着瑟瑟发抖的小吏身上。

昨日在市集见猎户售卖整只拔毛的肥鸭,那蓬松的绒毛沾了他满袖,竟比棉絮轻巧十倍。此刻他将绒朵倒入青釉笔洗,看着它们在温水里浮成一团团白云,忽然眼睛亮起来。"取松江府新贡的素绸来。"他扬声唤道,提笔在宣纸上画下连缀的菱形格——这般便可将绒絮锁在格里,免得堆积成块。

当值的老裁缝捧着绸缎进来时,见侍郎大人正拿竹篾挑着绒朵比对。"大人,这细软之物如何做衣裳?"黎墨川却笑了,指着格纹图样:"你看,先用生丝纺成密网,将绒絮分层填进去,再缝进夹袄里。"他取过剪刀裁下小块绸料,亲自演示如何把绒絮铺得匀净,"这般做出的袄子,穿在身上怕不比重棉轻一半,却比狐裘还暖。"

窗外的雪越下越大,暖阁里炭火烧得正旺。黎墨川看着裁缝将第一片填好绒的绸面缝起来,捏在手里轻轻一掂,那蓬松的质感让他想起幼时见过的柳絮。"明日让库房多送些鸭绒来,"他提笔写下札子,"先做三件,一件给城外养济院的老丈,一件送巡城的兵卒,余下一件..."他顿了顿,望着案头堆叠的工程图,"余下那件,本官自穿。"

冬天到了,寒风卷着枯叶在街巷间打着旋,光秃秃的树枝在铅灰色的天空下伸展着瘦削的枝桠。晨雾像一层薄纱笼罩着城市,玻璃窗上凝结着细碎的冰花,折射着初升太阳微弱的光芒。

街角的老槐树落尽了最后一片叶子,黝黑的枝干上积着薄薄一层白霜。几只麻雀在光秃秃的草坪上蹦跳着,啄食着被风吹来的草籽。卖烤红薯的炉子冒着热气,甜香混着冷空气钻进行人的衣领,让人忍不住裹紧了围巾。

远处的屋顶盖上了一层浅雪,像撒了把白糖的糕点。公园里的湖面结了薄冰,几个孩子正小心翼翼地在岸边试探着冰面的厚度。三件鸭绒袄很快做好了。黎墨川亲自将送给养济院老丈的那件送去。老丈接过袄子,双手颤抖着抚摸,眼里满是感激,“大人,这衣裳又轻又暖,您真是大善人呐。”黎墨川看着老丈穿上后脸上洋溢的温暖神情,心中满是欣慰。

接着他把鸭绒袄送给巡城兵卒,兵卒接过时,激动得差点落泪,“大人,有了这袄子,这个冬天站岗再也不怕冷了。”

回到衙署,黎墨川穿上自己的那件鸭绒袄,顿感暖意袭来。他又开始琢磨如何大规模制作这种鸭绒袄,让更多百姓能抵御寒冬。他找来工匠,商讨制作流程和成本,打算联合各地工坊批量生产。窗外的雪依旧纷纷扬扬,但黎墨川心中却燃起了一团火,他要在这寒冷的冬日,为百姓送去无尽的温暖。

穿羽绒服的老人坐在向阳的长椅上晒太阳,哈出的白气刚飘到嘴边就消散在风里。

傍晚时分,路灯亮起昏黄的光晕,将行人的影子拉得很长。火锅店的玻璃窗蒙上了厚厚的水汽,隐约可见里面蒸腾的热气和攒动的人影。寒风掠过光秃秃的树梢,发出呜呜的声响,像是冬天在低声吟唱着古老的歌谣。

回到府中,黎墨川坐在灯下,心中思索着如何让更多百姓能穿上这暖身的鸭绒袄。他决定上书朝廷,请求推广鸭绒袄的制作。窗外,雪依旧纷纷扬扬地下着,但黎墨川相信,这温暖的鸭绒袄能为这个寒冬带来别样的温暖。

然而,上书朝廷的过程并不顺利。朝堂上,一些守旧的大臣极力反对,认为这不过是奇技淫巧,浪费钱财。黎墨川据理力争,“此鸭绒袄轻便保暖,能救无数百姓于寒冬,何来浪费之说?”可那些大臣依旧不依不饶。

就在黎墨川感到一筹莫展之时,皇帝身边的大太监悄悄找到他,暗示只要给些好处,此事便有转机。黎墨川怒目而视,“我为百姓谋福祉,岂会做这等贿赂之事!”

转机出现在一场罕见的暴雪之后,多地传来百姓冻毙的消息。皇帝忧心忡忡,黎墨川趁机再次上书,并呈上做好的鸭绒袄。皇帝一试,大为惊喜,当即下旨推广鸭绒袄的制作。

鸭绒袄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制作推广,黎墨川日夜操劳,监督着各地工坊的生产进度。可那些曾反对的大臣们并未就此罢休,他们暗中使坏,在工坊里安插人手,故意拖延工期、降低质量。一时间,鸭绒袄的制作陷入困境,百姓们依旧在寒风中瑟瑟发抖。

黎墨川心急如焚,他亲自到各地巡查,揪出了那些捣乱之人。就在他准备严惩时,皇帝却下旨从轻发落。原来,那些大臣们在皇帝面前哭诉,称是无心之失。黎墨川虽愤怒,但也只能遵从旨意。不过,他并未放弃,更加严格地把控制作流程。随着一批批高质量的鸭绒袄送到百姓手中,街头巷尾再难见到被冻得奄奄一息的人。百姓们对黎墨川感恩戴德,而那些大臣们也再无话可说,只能眼睁睁看着黎墨川成为百姓心中的大英雄。

此后,街头巷尾的百姓都穿上了暖和的鸭绒袄。黎墨川站在雪中,看着人们脸上洋溢的笑容,心中满是欣慰,这寒冷的冬天,终是被温暖驱散。

然而,平静并未持续太久。一日,黎墨川收到密报,说有不法之徒打起了鸭绒袄的主意,他们以次充好,低价售卖劣质鸭绒袄,坑害百姓。黎墨川怒不可遏,立刻着手调查此事。他乔装打扮深入市井,很快找到了那些制假窝点。

可就在他准备将这些人一网打尽时,背后竟有人通风报信,让罪犯逃脱。黎墨川意识到,这背后定然还有更大的势力在操控。他暗中收集证据,决心揪出幕后黑手。经过一番艰难的追查,他发现这一切竟与之前反对鸭绒袄推广的大臣们有关,他们不甘心失败,妄图通过这种方式抹黑鸭绒袄。黎墨川再次在朝堂上揭露他们的恶行,证据确凿之下,那些大臣们受到了应有的惩罚。鸭绒袄的声誉得以挽回,百姓们依旧穿着暖和的鸭绒袄度过一个个寒冬,而黎墨川也继续为百姓的福祉操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