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的景明王朝曾是百年基业的大国,此刻却成了砧板上的鱼肉。大乾皇朝的玄甲铁骑自北而下,魔塞特人乌尼斯国的弯刀劲旅从西而来,两支原本对峙的势力,为了觊觎己久的沃土暂时联手。景明王朝的玉门关在联军炮火中崩塌,都城紫宸殿的鎏金顶被烽烟熏得漆黑,末代君主在太庙自缢时,窗外己传来大乾士兵清点府库的吆喝声。
两国使节在景明皇宫的废墟上划定疆界,大乾占据了淮河以南的膏腴之地,乌尼斯国则将淮北的千里牧场收入囊中。界碑树立在曾经的御道中央,左侧刻着大乾的龙纹,右侧雕着魔塞特人的狼头图腾。有白发老臣抱着残破的《景明疆域图》哭倒在界碑下,被联军士兵粗暴拖走时,他看见新插的旗帜在风中猎猎作响,一面是大乾的赤底金龙旗,一面是乌尼斯国的玄色狼牙旗,将故国的青天白日彻底遮蔽。
淮河上的商船如今要缴纳双倍关税,南岸的大乾官吏用朱砂笔在文书上圈点,北岸的魔塞特贵族则用兽骨匕首分割羊皮地图。景明旧民夹在中间,晨起听见的是大乾的晨钟,暮时望见的是乌尼斯国燃起的篝火,百年故国终成两国兵戈间的一缕青烟。
然而,平静并未持续太久。不久之后,魔塞特人野心膨胀,想要争夺更多的东西,可大乾却不愿意轻易让步。乌尼斯国的使节身着黑袍,踏入大乾设在原景明都城的行辕,要求大乾让出部分淮南的盐场。大乾官员拍案而起,指责乌尼斯国背信弃义。两国之间的气氛陡然紧张起来,边境线上,大乾的玄甲铁骑开始集结,乌尼斯国的弯刀劲旅也在磨刀霍霍。
原本的盟友如今剑拔弩张,一场新的战争似乎一触即发。曾经被两国瓜分的景明旧民们,看着双方的军队调动,心中满是恐惧与无奈。他们害怕战火再次降临,让这片刚刚从浩劫中缓过一口气的土地,又陷入无尽的灾难。而那座树立在御道中央的界碑,在即将到来的风暴中,仿佛也在瑟瑟发抖。
就在双方剑拔弩张之时,大乾的密探发现了乌尼斯国后方摩赛特人部落的异动。原来,乌尼斯国大部分兵力调至与大乾边境,其后方部落因不满被长期压榨,正密谋联合周边小部落反抗。大乾皇帝得知此消息后,心中有了计策。他一面让边境军队做出进攻态势,吸引乌尼斯国注意力,一面暗中派使者与摩赛特反抗部落接触,承诺给予支持。
乌尼斯国得知后方有变,顿时乱了阵脚。他们不得不分兵回防,原本紧张的边境局势有所缓和。大乾趁机提出和谈,以帮助乌尼斯国平定后方叛乱为条件,要求乌尼斯国放弃对淮南盐场的觊觎。乌尼斯国权衡利弊后,只好答应。一场看似不可避免的战争,在大乾的谋划下消弭于无形,而大乾与乌尼斯国的真正目标——摩赛特人,即将面临一场更大的危机。
大乾与乌尼斯国达成和谈后,两国迅速调整战略。大乾暗中输送物资给摩赛特反抗部落,帮助他们壮大力量,同时大乾与乌尼斯国的军队也悄然向摩赛特人领地逼近。摩赛特人内部因反抗部落的崛起而混乱不堪,根本无暇顾及外部的威胁。
当反抗部落与乌尼斯国的军队在前线激战时,大乾的玄甲铁骑从侧翼突袭,势如破竹。摩赛特人的防线瞬间崩溃,乌尼斯国的弯刀劲旅也趁势猛攻。在两国的夹击下,摩赛特人节节败退,大片土地被占领。曾经强大的乌尼斯国在这场战争中元气大伤,而大乾则坐收渔翁之利,不仅获得了更多的土地和资源,还巩固了自己在这片区域的霸主地位。景明旧民们看着局势的变化,心中五味杂陈,他们不知道未来等待自己的又将是什么样的命运。
然而,就在大乾以为胜券在握之时,一个神秘的力量悄然浮现。传说中,摩赛特人有一支古老的守护军团,他们隐居在深山之中,只有在族人生死存亡之际才会现身。当摩赛特人的危机达到顶点,守护军团终于出动。
他们身着奇异的铠甲,手持神秘的武器,战斗力惊人。大乾的玄甲铁骑和乌尼斯国的弯刀劲旅在他们面前,竟一时难以招架。局势瞬间逆转,大乾和乌尼斯国的军队开始节节败退。两国的将领们惊慌失措,不知该如何应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而景明旧民们则看到了一丝复国的希望,他们在暗中开始集结力量,准备在这场混乱中为自己的故国夺回一片天地。大乾和乌尼斯国能否化解这次危机,景明王朝是否真的有复国的可能,一切都还是未知数。
大乾皇帝听闻战况急转首下,急忙召集谋士商议对策。一位白发谋士献上一计,可利用守护军团对地形的依赖,引他们至平原决战。同时,乌尼斯国也在苦思破敌之法,他们决定派出精锐刺客,潜入守护军团后方,破坏其补给线。
大乾与乌尼斯国依计行事,在平原设下重重陷阱。守护军团不知是计,贸然进入,损失惨重。而刺客也成功扰乱了他们的后勤,守护军团士气大减。
景明旧民们见局势又有变化,加快了集结的速度。他们推举出一位曾经的景明将领为首领,暗中策划着趁乱夺回都城紫宸殿。
大乾和乌尼斯国趁守护军团混乱之际,再次发起猛攻。守护军团虽英勇抵抗,但终究寡不敌众。就在双方僵持之时,景明旧民的军队突然杀出,目标首指两国联军后方。一场三方混战就此展开,这片曾经属于景明的土地,再次被战火笼罩,未来的走向更加扑朔迷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