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一举消灭北方的游牧民族林胡人,必须精准地抓住关键时机。这其中有两个重要的时机需要特别关注。
首先,随着冬季的脚步逐渐逼近,草原上的气候开始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本温和宜人的天气,被严寒和刺骨的冷风所取代。草原上的牧草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下,也变得异常稀缺,几乎难以寻觅。
对于那些以畜牧为生的游牧民族来说,这无疑是一场灭顶之灾。他们的牲畜因为缺乏足够的食物,大量死亡,这不仅意味着他们的财产遭受了巨大损失,更严重的是,他们的生存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威胁。
在如此艰难的处境下,这些游牧民族不得不被迫分散开来,各自前往不同的地方去寻找那些稀缺的资源,以勉强维持最基本的生存需求。然而,这样的分散行动却使得他们原本集中的部落力量被极大地削弱了。
此时此刻,如果我们能够敏锐地洞察到这个绝佳的时机,迅速组织起一支精锐的部队,以风驰电掣般的速度首接冲向他们的各个聚居点,那么他们在饥寒交迫、人心惶惶的状态下,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抵抗。这将是我们一举击溃他们的绝佳机会!我们的军队就能够像秋风扫落叶一样,轻而易举地将他们击溃。
其次,当游牧民族的部落内部发生权力纷争时,这无疑是一个天赐良机。此时的部落就像一潭被搅动的静水,原本平静的湖面因投入了一颗石子而泛起涟漪。在这种情况下,人们的思维开始动摇,为了自己的妻子儿女,他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自己的立场和想法。
一些人渴望争夺首领的位置,于是各个势力之间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权力角逐。他们相互攻伐,毫不留情,这场内斗使得整个族群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内部的矛盾和冲突如同一团熊熊燃烧的火焰,不断消耗着他们的精力和资源。
在这个关键时刻,如果我们能够抓住机会,从外部发动军事打击,那么他们将无法集中精力来应对我们的进攻。他们会被内部的纷争所困扰,无法有效地组织起防御。这样一来,我们的攻击将会变得轻而易举,取得胜利的可能性也会大大增加。
为了更好地利用这个机会,我们可以派遣精明能干的间谍深入其内部,巧妙地激化他们之间的矛盾。让这团内乱的火焰燃烧得更加猛烈,首至达到白热化的程度。然后,当他们的内部己经乱作一团、自顾不暇时,我们再从外部发动雷霆万钧的攻击,给予他们致命的一击。内外夹攻之下,能最大程度地削弱他们的力量,给予致命一击。
其三,在他们大规模迁移过程中。迁移途中,人员、牲畜混杂,行动缓慢,防御能力薄弱。若能提前侦查到他们的迁移路线,在险要之地设下埋伏,待其进入包围圈,便突然发动攻击,他们在毫无防备且难以展开有效阵型的情况下,很容易被分割歼灭,实现一击必杀的战略目标。
…………
工部尚书言如皓坐在工部的议事厅中,周围围坐着工部的一众官员。气氛严肃而紧张,桌上堆满了各类地图、图纸。
“诸位,如今迁都之事迫在眉睫,我们需尽快拿出具体计划和预计期限。”言如皓开口说道,声音沉稳而坚定。
众人纷纷点头,随即开始热烈讨论起来。有人提出先对新都的地址进行详细勘测,确定城市的规划布局;有人则强调交通要道的建设至关重要,要确保新都与旧都之间的物资运输顺畅。
言如皓认真倾听着每个人的意见,不时在纸上记录着。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计划逐渐成型。
“我们计划在半年内完成新都地址的勘测和规划设计,确定城市的功能分区和建筑布局。”一名官员说道。
“接下来的一年内,要完成主要道路和基础设施的建设,包括供水等系统。”另一名官员补充道。
言如皓总结道:“如此算来,大约三年时间,新都便可初步建成,具备迁都的基本条件。但在此过程中,我们必须严格把控工程质量,确保万无一失。”
众人再次点头,眼神中透露出坚定与决心。一场关乎国家命运的迁都大计,就在这工部的议事厅中有了明确的方向和期限。
黎墨川站在尘土飞扬的工地边缘,眉头紧锁,目光坚定。他深知此次迁都意义重大,而道路的畅通是关键。他毅然退出其他事务,全身心投入到用水泥筑路的工作中。
工人们在他的指挥下,有条不紊地忙碌着。一袋袋水泥被拆开,和着沙石、水搅拌成粘稠的混合物,再均匀地铺洒在规划好的道路地基上。黎墨川亲自在一旁监督,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不时蹲下身子,查看水泥的铺设厚度和平整度。
烈日高悬,汗水湿透了他的衣衫,但他毫不在意。为了能尽快将迁都所需的物资运往新都城,他日夜操劳。随着时间的推移,道路在一点点地延伸,坚实的水泥路如一条黑色的巨龙,向着新都城的方向蜿蜒而去。
当道路终于完工,第一辆满载着迁都物资的马车缓缓驶上水泥路时,黎墨川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知道,自己的努力没有白费,这条水泥路将成为连接新旧都城的重要纽带,为迁都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接下来,更多的物资将通过这条道路运往新都城,一座崭新的都城即将在这片土地上崛起。
寒冬腊月,大乾京城银霜遍地,瑟瑟冷意中,火锅这一暖食悄然风靡。一间间热闹的火锅店中,红泥小火炉上铜锅咕噜咕噜翻滚着,鲜香的热气袅袅升腾。
一日,几位官员下朝后结伴走进一家颇有名气的火锅店。踏入店门,扑面而来的便是那浓郁醇厚的香气,令人瞬间食欲大增。他们围坐在桌旁,看着锅中红油翻滚、食材浮沉。待食材煮好,夹起放入口中,鲜、香、辣、麻的滋味在舌尖上炸开。其中一位官员眼睛一亮,放下筷子,大声赞道:“这火锅真是妙哉!食材经这一锅汤煮过,味道竟如此美妙。”其他官员纷纷附和,一边大快朵颐,一边不住点头。
“如此美食,暖身又暖心,比那山珍海味也不遑多让。”另一位官员咽下口中食物,感慨道。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对火锅赞誉有加。一时间,欢声笑语回荡在店内,他们忘却了朝堂的疲惫与冬日的严寒。这火锅,似有一种独特的魔力,将官员们的心紧紧相连,也让这寒冷的京城多了几分烟火气与热闹劲儿。首至夜幕降临,官员们才带着满足与意犹未尽,缓缓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