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立冬补冬

2025-08-24 2399字 3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离童试越来越近,林其煦起得也是一日比一日早。

立冬这日,林其煦天没亮就起了床。

到院子里做了几遍阿姐教的“体操”,觉得身子热乎了起来,才回房开始早读。

阿姐说身子强健了,读书的时候脑子才好使,要求他每天都要做几遍体操。劈柴挑水这些也要一并做了,说是一边做了家务一边又锻炼了身体,一举两得。

怕林其煦读书脑子跟不上,每日的早食除了让他喝一盏牛乳外,林其姝还加了两个水煮蛋。

林其煦都乖乖照做,坚持了一段时间,觉得读书时确实精神头要更足了。

没多久,林其姝也起床了,今天是立冬,要早早地去铺子里和王婶一起打“交冬糍”。

“交冬糍”和糍团有些相似,不过就是形状换成了长条,内馅儿换成了红糖。常规的店家也还是蒸熟来吃,但林其姝打算油煎,跟现代的红糖糍粑差不多。

送了林其煦出门上学,林其姝也带着林其安先去了西市。

深吸一口气,鼻腔己经感受到了冬日的凛冽。

先是割了几斤现宰的羊肉,预备晚上做羊肉汤喝,又去买了几斤赤小豆,晚上还要做赤豆糯米饭。

这些都是大梁朝立冬的习俗,林其姝如今己经适应地很好,一食一饮,三餐西季,她都努力地通过食物让生活的体验更加丰富。

到铺子的时候余庆余年正在堂内洒扫,见到他们来了赶紧接过了手头的羊肉和赤小豆。

王秀兰正带着赵初荷做“交冬糍”,案板上己经整整齐齐地码了不少。

众人互相招呼过后又投入清早的忙碌,林其姝带上围裙开始起锅热油。

将一块块糍粑小心滑入锅中,待得一面煎透后再翻至下一面,林其姝小心地控制火候,没一会儿第一盘煎好的“交冬糍”就出锅了。

林其姝招呼着大家停下手头的伙计,过来先尝尝“交冬糍”。

大家伙儿都是第一次吃油煎的“交冬糍”,光看外表金黄酥脆,闻起来还透出油煎独有的酥香。

一口下去,外皮的酥和内里的糯在口中跳跃,滚烫的红糖馅儿爆出,让香甜的口感更加丰富,好吃得让人还想接着吃下一块。

“林姐姐好厉害!我还是第一次吃油煎的‘交冬糍’呢!”赵初荷叽叽喳喳的开口夸着,手下也不停地去夹了第二块。

余庆余年和林其安跟着齐齐点头,像三只觅食的小麻雀。

林其姝照往常一样重新煎了两份,用食盒装了要林其安送去晏府交给彩屏。

半日闲一开张,油煎的香味就顺着街巷飘出去老远,吸引了不少客人走进店内。

都不用刻意推销,十五文钱六块,五文钱两块的油煎“交冬糍”就卖出去不少,还一首有人排队。

再配上半日闲今日免费赠饮的红枣姜茶,只觉得身上暖意融融。

卢夫人昨日还想着要跟林其姝说女儿生辰宴的事,今日她就送“交冬糍”上来了。

她示意丫鬟将“交冬糍”摆上饭桌,又跟彩屏叮嘱了在半日闲定饮子和糕点的事,抬手让婆子将铜钱先预支了出来。

彩屏领命后带着荷包出去,拉着林其安地手又一起回了半日闲。

半日闲此时正热闹得不行,见彩屏来了,王秀兰立马接过林其姝手里的锅铲,让她去招呼彩屏。

“林掌柜如今铺子里生意是越来越好了。”彩屏笑着同林其姝闲聊。

林其姝一边回话一边引着彩屏往后院去,“那还不是多亏了夫人和彩屏姐姐关照,姐姐特意过来一趟可是夫人有什么吩咐?”

来到院中坐定,林其姝倒了一杯红枣姜茶给彩屏暖手,彩屏捧着喝了一口才说话。

“还有一月就是我家大小姐十岁生辰,因着是整生所以夫人想在府里办场宴席,特意让我来你家铺子定饮子点心,让我来问问你可接得了?”彩屏笑意盈盈地道出来意,等着林其姝的回复。

林其姝闻言,心中高兴,脸上也带上适当的热络笑意,“原来竟是这等喜事,能沾上大小姐的福气是我们的荣幸,哪有往外推的道理?”

彩屏对她答应下来并不意外,接着说道,“夫人并不打算大办,只办八桌备两桌,要辛苦你准备十翁荔枝膏水、一百盏姜撞奶和一百块栗子糕。”

话毕从荷包里掏出夫人刚刚给的一两银子,“这是一两银子定钱,剩下的二两银子等下月二十二你把饮子糕点送到后便支给你。”

林其姝稍微一算便知这样的话多给了不少,还没张口彩屏就料到了她要说什么。

“多的夫人是给你的赏钱,你就不要推辞了,不然你送来的这些饮子点心夫人可不敢再吃了。”彩屏故意做出一副嗔怪的样子,掐了掐林其姝的脸蛋。

晚饭时,林其姝将这事告诉了饭桌上众人,大家一时都兴奋不己。

这还是半日闲第一次接宴席上的大单呢,而且还是县尊大人府上的!若是这一单做好了,何愁以后其他的大单不来。

王秀兰开心地给林其姝舀了一碗羊肉汤放在她面前,“还是林丫头有本事,能接到这样的单子,快喝碗羊肉汤。”说着,又给其他人都舀了一碗,“这立冬啊,就是要补冬,身上暖和了,干活也更有劲儿了!”

众人齐声笑开,氤氲的热气里心也逐渐靠拢在一起。

在仁和堂后院里,徐大夫和徐泽斯也在吃饺子。

吃饺子是北方才有的习俗,徐泽斯的母亲江氏来自都城,幼时和母亲一起过立冬时便是一起吃饺子。

今日接到平阳府来信,说是家中预备去都城开分店了,他父亲将二房三房那几个都带了过去,倒是将他遗忘在了邗江县。

“昌叔,我想在这边买处宅子,您觉得如何?”他只是觉得不论是平阳府的徐宅还是这里的仁和堂,好像都不是他的家。

买处自己的宅子,就能有自己的家。

徐大夫一愣,有些疑惑,“三少爷是想在邗江县城买宅子?”

徐泽斯点点头。

“三少爷这是短时间内不打算回去了吗?”徐大夫出声询问。

徐泽斯没再吭声,徐大夫却了然地拍拍他的肩膀,“没事的,我会一首陪着三少爷,三少爷想在这待多久就待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