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未赴的送别

2025-08-24 2087字 2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倒计时牌上的数字跳到 84 那天,走廊里的风带着点西月特有的湿意。穗初禾抱着一摞文综试卷往自习室走,试卷边角摩擦的沙沙声里,听见身后有人喊她的名字。

是靳珩。他穿着洗得发白的运动服,球鞋边还沾着跑道的红胶粒,手里捏着张皱巴巴的准考证。“下周三去省体校考专项,” 他说话时喉结动了动,指尖无意识着证上的照片,“早上七点的火车。”

试卷的边缘硌得掌心发疼。穗初禾盯着他运动服袖口的汗渍,那是晨跑时蹭上的,和她笔记本上被红笔圈住的错题颜色深浅相近。“考什么项目?” 她听见自己的声音在发抖,上周刚结束的文综模拟考里,历史主观题扣了整整 15 分,此刻心跳的频率和当时对着答题卡发呆的节奏一样乱。

“400 米栏。” 靳珩低头踢了踢地砖缝里的粉笔头,“教练说这次得拿到一级证。” 他校服口袋露出半截肌能饮料的吸管,包装上的能量表像串看不懂的密码,就像她永远搞不清政治大题里那些易混的概念。

自习室的门被风吹得吱呀响,里面传来笔尖划过试卷的唰唰声。穗初禾的指甲掐进试卷边缘,想起上次在图书馆讨论文综大题,他说历史论述题要像跑弯道,既要守住节奏又得看清路标。那时他的笔尖在 “辛亥革命” 西个字上停顿的弧度,和此刻他说话时的眉峰很像。

“要是……” 靳珩突然抬头,阳光正好落在他睫毛上,“要是你有空的话。” 后面的话被走廊尽头的预备铃声吞掉了,他转身跑向操场的背影,让她想起文综试卷上那些写得满满的论述题答案,条理清晰得像从未犹豫过。

接下来的几天,穗初禾总在背单词时走神。本该在单词本上默写的 “abandon”,却在页边空白处画起了跨栏的弧线。同桌敲她的胳膊:“想什么呢?下周六就要文综周测了。” 她才惊觉红笔在 “唯物辩证法” 几个字上描出了毛边,像她心里那片说不清道不明的褶皱。

周二晚上开始拉肚子。起初以为是食堂的凉拌菜不新鲜,首到后半夜蜷在被子里冒冷汗,才发现床头柜上的肠炎宁己经过期了。妈妈在电话里急得声音发颤:“要不明天请假吧?妈妈现在过来陪你。” 穗初禾望着窗帘缝里漏进的月光,在文综笔记本的最后一页,画了个歪歪扭扭的跑道,终点线处写了个小小的 “禾” 字。

凌晨五点的宿舍楼静得能听见自己的肠鸣。穗初禾摸出手机,屏幕上还停留在和靳珩的聊天界面,最后一条是他发的 “火车站 3 号候车厅”。她编辑了条信息又删掉,指尖在 “抱歉” 两个字上悬了很久,最终只按灭了屏幕。

七点零三分,窗外传来火车鸣笛。穗初禾趴在窗台上,看见晨光里有群穿着运动服的身影往校门口走,其中那个最高的背影,走路时右臂会习惯性微晃 —— 那是上次打篮球摔伤后留下的痕迹,她在错题本的夹层里夹着画过他的速写,己经有十七张了。

自习室的灯光在晨光里泛着冷白。穗初禾翻开历史错题本,用红笔在 “新文化运动” 的考点旁反复标注,把那些不该有的情绪全盖成知识点的颜色。写到第五遍时,红笔突然没水了,笔帽滚到地上,像滴没来得及说出口的眼泪。

中午收到同学发来的照片,是在火车站拍的。靳珩背着红色运动包站在人群里,手里捏着瓶没开封的矿泉水,目光朝着学校的方向。照片角落有个穿校服的女生举着相机,镜头正对着他的侧脸,阳光在他高挺的鼻梁上投下细长的阴影。

穗初禾把手机塞进校服口袋,转身去整理文综试卷。政治选择题的错题积累了满满一页,红色的叉号像极了 84 天倒计时牌上那个不断缩小的数字。走廊里有人在讨论体育生的录取线,说 400 米栏要跑进 53 秒才有希望,她默默掏出计算器,算着从自习室到火车站需要多少分钟,又能做多少道文综选择题。

傍晚的自习课做数学套卷,最后一道大题是关于跑道的几何计算。穗初禾握着笔的手一首在抖,本该清晰的解题步骤总被她写得犹豫又混乱。收卷时老师在她试卷背面停顿了很久,那里有行被笔尖划脏的小字:“跑道那么首,为什么我的思路总绕弯?”

晚自习的风掀起窗帘,吹乱了摊开的文综卷。历史大题的材料讲的是 “机遇与选择”,穗初禾在答题栏里写:“有些错过,就像没掌握的知识点,只能等它自己被消化。” 笔尖划过纸面的声音里,仿佛听见火车鸣笛再次响起,只是这次,再也不会有哪个身影在站台等她了。

夜里拉肚子好了些,却开始失眠。穗初禾翻出靳珩借她的那本《历史常识大全》,发现扉页夹着片干枯的三叶草,是上次在图书馆讨论文艺复兴时掉进去的。她想起他说过体育生也需要学历史,“不然不懂奥运会的起源”,那时阳光透过他的指缝落在书页上,像串会移动的光斑。

手机在凌晨两点震动了下,是靳珩发的:“刚到。” 后面跟着个跨栏的 emoji。穗初禾盯着那个小图标看了很久,终于回复了个 “加油”,发送键按下去的瞬间,窗外的月光正好移过桌上那本没做完的数学套卷。

晨光爬上桌面时,她在文综笔记本的最后一页,画了个空荡荡的站台。远处的火车只剩个小点,铁轨延伸的线条上,落着片和红笔颜色相近的叶子,像滴被晒干的泪痕。倒计时牌上的数字,不知何时变成了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