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范学院的汇演现场,老樟树的影子在红砖墙投下斑驳的光影。穗初禾站在美术系方阵的第三排,正步走过校训石时,听见身后传来钢笔划过宣纸的沙沙声 —— 中文系的同学正用毛笔在卷轴上书写誓词,墨香混着军绿色的气息,是这所百年老校独有的味道。
“向右看!” 教官的口令撞在青砖墙上,反弹出清亮的回响。穗初禾猛地转头,主席台旁的紫藤萝架下,几位白发教授正举着相机拍照,镜头里的他们,和体育学院操场上那些肌肉紧绷的身影截然不同。她的帽檐扫过耳尖,想起十西天前第一次站在这里时,连转身都怕撞到身后的汉白玉栏杆。
汇演的高潮是集体军歌合唱。当《强军战歌》的旋律响起时,穗初禾的声音混在数百人里,却清晰地听见了身边林小满跑调的尾音。两人对视一眼,在严肃的队列里憋出两个浅浅的梨涡 —— 就是这个总把 “齐步走” 唱成 “小苹果” 的女生,在她晕倒那天,背着她穿过爬满爬山虎的连廊,石板路的青苔沾湿了两人的裤脚。
而两站路外的体育学院,汇演正以另一种热烈的方式进行。靳珩在格斗术表演的收尾动作里,用一个漂亮的侧踢定格,红色塑胶跑道的颗粒粘在他的作训裤上,像撒了把星星。主席台下的欢呼声震得临时搭建的金属看台嗡嗡作响,队友赵磊从背后拍他的肩膀:“刚才那下,师范学院的女生要是看见了,得尖叫!”
陈默举着相机跑过来,镜头里的靳珩额角挂着汗珠,迷彩油勾勒出的眉眼格外精神。“刚看见 307 路从校门口过,” 他调整着焦距,把远处崭新的综合训练馆也收进画面,“报站声都听得见,就是校门不一样,他们是雕花铁门,咱是电动伸缩门。”
靳珩的心猛地跳了跳,刚要说话,就被教官叫去领奖。二等奖的奖状烫得手心发热,他捏着纸角往校门口走,赵磊和陈默在身后追着闹,说要让他请客吃顿好的,“就去两校中间那家,上次路过看见排队老长”。
307 路公交站台成了两校人潮的分界线。穗初禾被林小满和周棠簇拥着走来时,校服裙的裙摆还沾着师范学院特有的紫藤花瓣;而靳珩那边,几个男生的作训服上还带着体育学院跑道的红塑胶印子。西目相对的瞬间,林小满突然指着靳珩身后:“你们学校的体育馆好酷啊,像个大鸟巢!”
“你们的老建筑才好看,” 赵磊抢着接话,“刚才坐公交路过,看见墙头上全是爬山虎,跟城堡似的。”
“你们系那个正步走,齐得像用尺子量过。” 靳珩避开人群,往穗初禾身边挪了挪,手里的奖状不小心露出一角,被林小满眼尖地瞅见。
“哇,二等奖!” 她立刻把穗初禾的速写本翻开,“我们也拿奖了!最佳风貌奖!你看她画的,把你们学校的红色跑道都画进去了。” 画页上果然有两条平行线,一条是师范学院的青石板路,一条是体育学院的红跑道,中间用 307 路公交连接。
公交进站的提示音打断了他们的笑闹。靳珩突然想起什么,从口袋里掏出两张皱巴巴的火锅宣传单:“我查了,两校中间那家‘红泥小火炉’周六营业,我们约在那儿?” 他的指尖划过宣传单上的地址,“从你们学校正门走过去十五分钟,我们得绕到东门,差不多时间到。”
“我们也去!” 林小满抢着答应,拉了拉周棠的胳膊,“早就听说那家的番茄牛尾锅超绝,军训熬了十西天,就等这顿了!”
穗初禾看着靳珩眼里的光,突然觉得军训的疲惫都化作了期待。“好啊,” 她接过一张宣传单,指尖不经意碰到他的手,“周六上午十点,火锅店门口见?省得在公交站等半天。”
“没问题!” 靳珩笑得露出两颗小虎牙,“我让赵磊提前去占座,那家伙最会抢位置。”
307 路公交缓缓驶离站台时,穗初禾在车窗里朝他们挥手。林小满正兴奋地规划着要点的菜,周棠在旁边算着人均 AA 的价格,而她的目光越过街景,看见体育学院的电动伸缩门正在缓缓关闭,门口的保安正对着几个穿迷彩服的男生叮嘱着什么。
回到宿舍,穗初禾把火锅宣传单夹进速写本,正好压在画着两校校门的那页。窗外的 307 路公交车又驶过一辆,这次载着的,仿佛是满车的期待。她摸出手机给靳珩发消息:“周六见,别迟到。”
屏幕很快亮起:“保证准时,带着能吃三碗饭的胃口。” 后面跟着个呲牙的表情包,像极了他此刻的样子。
军训的哨声彻底沉寂了,师范学院的晚自习铃声取而代之,和体育学院宿舍区的篮球撞击声遥相呼应。穗初禾靠在窗边,看着体育学院的方向,想象着周六火锅店里,林小满和赵磊斗嘴、周棠和陈默讨论养生锅底的场景,嘴角忍不住弯了起来。两校之间的这段路,终于要盛满除了思念之外的,更多热热闹闹的烟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