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药如用兵,石膏生煅有天渊
我一首觉得,用药和用兵是一个道理。会打仗的将军,肯定得先摸透手下将士的本事,才能排兵布阵打胜仗;看病开药也一样,大夫得把药性研究透,才能用药治病。这卷书讲的就是怎么吃透药性,以《神农本草经》为底子,再结合实际经验,把药物炮制、名称真假这些事儿,掰开揉碎了讲明白。只要是制药时该注意的地方,还有药名和实际对不上的情况,都仔细辨明。
石膏:生用是“金丹”,煅用变“鸩毒”
石膏啥样?
石膏这东西,成分是硫氧氢钙,性质寒凉还能发散,专门对付阳明胃腑的实热,不管是内伤上火,还是外感发热,用它都好使,其他脏腑有实火,用它也能灭火。《神农本草经》说它“微寒”,虽然没黄连、龙胆草那些药那么寒,但退热效果比谁都猛。别的退烧药是靠“寒”压“热”,石膏是首接把热往外赶。喝了石膏汤,热顺着毛孔就散出去了,而且它含硫氢氧,清热之后不会像其他凉药那样,把脾胃冻出毛病。所以遇到大热症,大胆用白虎汤,基本一用就好;要是身子虚,用白虎加人参汤也管事,我把石膏当成治实热症的“救命金丹”,真没夸张。
煅石膏多危险?
石膏能治温热病,全靠里头的硫氧氢。要是煅烧石膏,硫氧氢全跑光,剩下的钙变成“洋灰”(做洋灰常用石膏),水煮会凝固成石头,用这水点豆腐还行,要是误吃煅石膏,能把外感的痰火和全身血脉都凝成“铜网”。见过吃了煅石膏的人,脉象乱套,说不了话、肢体痿软;有的变成结胸,胸口永远堵着;还有的肌肉分界不清、鼓包。就因为有人信“石膏煅了不伤胃”,不知道害了多少人。我在医圈混了五十年,知道这说法多害人,拼了命劝大家用生石膏,别碰煅石膏,要是有同行和我想法一样,那真是太好了。
生石膏还能干啥?
生石膏不光能治病,治疮、解毒也厉害。奉天有个营长的父亲,肚脐边长了个大痈,用白虎汤加金银花这些药,三副就好;有个村民吞砒石,我用生石膏细末冲凉水给他喝,肚子疼立马止住,后来再调理调理就全好了;还有吞洋火中毒的,用生石膏也能救,不过得煎汤,别用细末。
北方药房乱用药,生石膏变煅石膏
最气人的是北方药房,药方里没说“生石膏”的,全给煅石膏,还说煅了“平和、不伤胃”。大夫想用生石膏,得盯着药房把大块生石膏轧碎,不然药渣里的石膏会凝结在药罐底,到时候得把药渣倒出来,专门捡生石膏渣子煎汤。这事儿关系人命,千万小心!
石膏治病,不分南北
别信“石膏只适合北方”
最近有南方名医说石膏“适合北方,不适合南方”,纯瞎扯。我和这位名医都是同行,希望大家看完我的话,知道这说法多没道理。
产后热症,石膏能救命
《神农本草经》说石膏“微寒,主产乳”(这里“乳”指生孩子的时候)。产后要是没外感热症,本来不用石膏;但要是有实热,别的凉药可能太凉,石膏性没那么寒,能用。张仲景《金匮要略》里的竹皮大丸,治产后虚热、呕吐,就是因为有外感热症才用石膏,说明生孩子时用石膏没问题。我治病时学张仲景,遇到产后温热症,用白虎加人参汤,还用玄参代替知母、生山药代替粳米,因为生山药能养胃,还能补产后肾虚(我写的《衷中参西录》里有案例)。产后确实怕凉,但有实热时,石膏是“必需品”,别被“产后不能用凉药”捆住,说石膏只给北方人用,张仲景的书里可没这么说,得找南方名医好好聊聊这事。
南方名医也爱用石膏
吴江的徐灵胎、淮阴的吴鞠通、歙县的汪缵功、桐城的余师愚、吴门的江笔花、香山的刘蔚楚,这些南方名医治产后温病、阳痿、疫疹这些病,都敢用石膏,我在《衷中参西录》里写了好多南方医案,南方用生石膏治好重病的例子也不少。湖北、江苏这些地方的医生,用生石膏救人的事儿多了去了,说明石膏不管在南方北方,治温热症都好使。
误吃煅石膏害人,必须学会辨别
煅石膏坑了多少人?
德医研究会的张右长说,这些年研究药物,见过太多煅石膏害人的事儿。有人用生石膏治病,老大夫说“生石膏要命”,结果病人用了反而好,证明老大夫错得离谱;还有苏州病人,因为医生不敢用石膏,差点耽误死,后来用白虎汤加党参才治好;还有人误吃煅石膏,落下病根,折腾好久才好。生石膏和煅石膏简首天差地别,真得小心。
怎么区分生、煅石膏?
石膏本来是硫氧氢钙,有硫氧氢才寒凉清热,煅了之后硫氧氢跑光,变成“洋灰”,误吃会把痰火、血脉都凝成块,害死人。为了别吃错,煎药时要是看到石膏渣凝结在罐底,得把药渣倒出来,专门用生石膏渣子煎汤;要是药方写“石膏”没说“生”,药店大概率给煅石膏,大夫和病人都得盯紧了,这事儿关系人命,必须重视!我定了个规矩:煎药时,石膏渣沉在罐底,倒药渣时必须单独留出生石膏渣,不然就别吃这副药;要是药方用生石膏,得先给病人讲清楚咋辨别,这是救人的关键!
跟王君聊聊石膏咋用
生石膏该咋用?
王君说“生石膏别用太多”,我同意,我用生石膏也讲究分寸。石膏性凉,退热靠把热从毛孔赶出去,用大剂量时,分几次温着喝,像古人“煎三服”那样,既治病又不伤身。
古方里的石膏用量对吗?
王君说《金匮》里竹皮大丸、小青龙加石膏汤的石膏用量少,我觉得可能是传抄出错。竹皮大丸的石膏用量,不同版本记载不一样;小青龙加石膏汤治肺胀,原方里的石膏用量可能也写错了,我用这方时,石膏得用到其他热药的七八倍才有效,《衷中参西录》里写过小青龙汤咋变通,大家可以看看。
煅石膏真能治病?
王君说“煅石膏能治轻感冒”,我不是不知道,《衷中参西录》里提过越婢加半夏汤用煅石膏,能让痰凝成小块吐出来,但这只适合轻病,重感冒用煅石膏,搞不好把痰火凝成块,更难办,真不能随便用煅石膏治感冒,生、煅石膏差太多,必须分清楚。
产后热症,别怕用石膏
产后要是感染实热,特别危险,十个里九个难好,因为外感热邪容易跑到阳明经。要是不敢用石膏,只知道用温药,热邪散不出去,更要命。我治产后热症,不敢首接用竹皮大丸,常用白虎加人参汤,用玄参代替知母、生山药代替粳米,因为生山药能养胃、补产后肾虚,得根据病情灵活调整。别被“产后不能用凉药”吓到,该用石膏时就得用,用对了能救命!
误用煅石膏的惨痛教训
德医研究会的张右长曾说,近些年研究药物,虽受益颇多,却也见了太多因煅石膏误治的糟心事。
有个姓蔡的年轻人,给病人开生石膏治病,有老大夫跳出来说“生石膏凶险,会吃死人”。结果病人用了生石膏,热退病愈,狠狠打了老大夫的脸,也证明生石膏没那么可怕,反倒是煅石膏,乱用才害人。
还有苏州的患者,当地医生因害怕石膏“寒凉伤胃”,遇到实热证也不敢用,生生耽误病情。后来换了大夫,用白虎汤加党参,专门盯着药房用生石膏,患者这才转危为安,可见辨明生煅、用对石膏有多关键。
更气人的是,有人误服煅石膏后,身体逐渐垮掉,先是浑身不舒服,接着肢体活动不利索、说话含糊,折腾许久才勉强恢复,好好一个家差点被煅石膏拖垮,这教训太惨痛!
石膏应用的终极辨明
生煅之差,关乎生死
石膏本是硫氧氢钙,靠硫氧氢清热、透邪,煅烧后,硫氧氢跑光,钙变成“洋灰”,误服会让痰火、血脉凝结,把活人折腾成重病号。大家煎药时,只要发现石膏渣凝结在罐底,别犹豫,倒出药渣,单独取生石膏渣煎汤,坚决和煅石膏划清界限!
古方用量,辩证看待
王君质疑《金匮》里竹皮大丸、小青龙加石膏汤的石膏用量,其实,古籍流传千年,传抄错误在所难免。竹皮大丸治产后虚热呕吐,小青龙加石膏汤治肺胀咳喘,这些病症本就复杂,原方石膏用量或许因传抄失真。我临床用小青龙加石膏汤时,石膏得用到其他热药的七八倍,才能压住热邪,《衷中参西录》里记载的变通用法,大家不妨参考,灵活调整才是治病正道。
煅石膏:轻病慎用,重病禁用
王君说“煅石膏能治轻感冒”,确实有越婢加半夏汤用煅石膏化痰的案例,但这仅限轻病、痰浊易化的情况。要是重感冒,热邪凶猛,用煅石膏会让痰火凝结成块,堵在肺里、气管里,咳嗽更凶、喘气更难,甚至引发窒息,真不敢随便用。外感病症复杂,该用生石膏就用生石膏,别拿煅石膏赌运气!
产后热证的终极救治思路
产后妈妈身体虚,但若感染实热,必须“敢用石膏、会用石膏”:
别怕凉,先救命:产后不是不能用凉药,实热炽盛时,石膏是“灭火器”,热邪不除,产妇更危险,别被“产后必温”捆住手脚。
灵活调方,护脾胃:我常用白虎加人参汤,用玄参代替知母(玄参清热还滋阴),生山药代替粳米(生山药养胃、补产后虚损),既清热又护正气,根据病情调整,才能“退烧不伤身”。
盯着药房,用对生石膏:开了生石膏,必须盯着药房轧碎、煎煮,别让煅石膏混进来,这是治病的基础!
给同行与患者的真心话
大夫们:用药如用兵,石膏生煅天差地别,多研究药性、多盯着药房,别让煅石膏毁了名声、害了病人;遇到产后热证、实热重症,别怕“用凉药”,该出手时就出手,生石膏是好武器,用对了能救命。
患者们:看病时多问一句“石膏是生的还是煅的”,遇到医生开石膏却用了煅石膏,坚决换方、换药房,自己的身体自己盯紧,别让错误用药耽误康复!
石膏虽普通,用对了是“金丹”,用错了是“鸩毒”。希望大家看完这些,能辨明生煅、敢用生石膏,让这味好药真正治病救人,别再被煅石膏坑害!
总之,全文围绕石膏生用、煅用的药性、功效、危害,结合大量医案,力证生石膏治疗寒温实热证的关键作用,批判煅石膏误人,呼吁医界重视生石膏应用,正确区分生、煅石膏,合理用药治病救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