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十二经脉】

2025-08-22 2521字 4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答陈董尘疑《内经》十二经有名无质

“天下精妙之理,既蕴藏于‘迹象’(现象)之中,又超越‘迹象’本身。若一味死抠‘迹象’去理解,只能知晓皮毛,无法领悟真正的奥妙!”陈董尘认为“《内经》中的十二经‘有名无质’(无实体)”,只因“十二经的起止、迹象,‘非寻常认知所能理解’(过于玄妙)”。而《内经·灵枢》“论述针灸之术,可解读‘十二经的奥妙’,若‘非精通针灸之人’(不懂针灸),则难以领悟”!

我(作者)虽不懂针灸,却曾与“卢显章(辽阳人,精通针灸,家学传承)”交流,他通过“针灸治病”的实践,证明“十二经有质”(有实体、有实际作用):

1. 庚申年八月,“同族妹妹左耳后‘少阳经生疔(毒疮)’,通过在‘关冲穴’(少阳经起点)针灸,成功痊愈”。

2. 辛酉年七月,“同族男孙‘太阴经隐白穴生疔’,在‘三阴交、公孙穴’(太阴经穴位)针灸后,得以康复”。

3. 辛酉年八月,“村里一位农妇‘阳明经二间穴生疔’,经‘商阳、迎香穴’(阳明经穴位)针灸治疗,病症消除”。

4. 同年九月,“学生吴贵春‘太阴经太渊穴生疔’,通过‘尺泽、中府、肺俞’(太阴经穴位)针灸,恢复健康”。

“气化”和“肝左脾右”那些事儿

想懂“人身气化”,看“天地气化” 。天地气化,伏羲画“八卦”(乾、坤、离、坎 ),是“先天图”;文王改“八卦方位”,是“后天图” 。“八卦方位”变,但“气化规律”,和“占卜、用数”( 术数 ) ,用“后天方位” ,因为“伏羲卦位是‘体’( 根本 ) ,文王卦位是‘用’( 应用 ) ,用‘体’( 先天 ) 发‘用’( 后天 ) ,才能‘体用兼备’( 有效 ) ” !

“人身气化”,和“天地气化”一样!“肝右脾左”( 实体 ) ,但“气化之用”( 功能 ) ,“肝气化行于左,所以‘肝脉见于左关’;脾气化行于右,所以‘脾脉见于右关’” ,“从实体治病,没效;从‘气化之用’治病,有效” ,比如:

邻村“王桐轩女儿,‘怒气伤肝’( 肝气化乱 ) ,用‘理肝药’,肝更弱,‘左半身下坠、不能左侧卧’,脉‘左关微弱’,用‘生箭芪、当归、萸肉’( 补肝升气 ) ,愈” 。

邻村“毛仙阁儿子,‘肝脏虚弱’,常服‘补肝药’,‘左胁痛、左关弦硬’( 肝虚有瘀 ) ,用‘柏子仁’( 润肝、理气 ) ,愈” 。

冬天“采‘树杪( 树梢 ) 西北枝’,得‘金水之气’( 滋阴 ) ,治‘肝木横恣( 肝火旺 )’ ,疼止” ;

春天“东关学校翟校长叔父,‘右手足不利、似麻似疼、拿筷难、行路需杖、食少’,脉‘右关濡弱’( 脾虚 ) ,用‘西君子汤+黄芪、当归、乳香、没药’( 补脾、行气 ) ,愈” 。

这些案例,证明“‘肝左脾右’是气化之理,治病得按‘气化’,别死抠‘实置’” !“天下事理,没‘亲身经历、时时留心’,别‘凭空说、骂别人’,要‘学古人忠告,别伤忠厚’” !

续申肝右脾左之研究

我《衷中参西录》里,“安东刘仲友‘左臂热、酸软’,用‘补肝药’( 肝气化行于左 ) ,愈” ,怕人疑“和西人‘左脾右肝’矛盾” ,解释:“肝实体在右,但‘气化先行于左’( 功能在左 ) ,‘肝属木,其气化‘先行于左’,像‘肝木生左’,所以‘治左’有效” ,这是“临证实验,沟通中西,不是‘护古籍短’( 守旧 ) ” !

有人驳“肝脾没‘气化’( 功能 ) ,因为‘肝脾没空气’” ,这是“不懂‘气化’( 气化不是‘空气’,是‘阴阳化合、气血生化’,微妙像‘帝载无声无臭’ ) ” !“肝气化,能透膈( 隔膜 ) 到上焦( 心肺 ) ,靠‘微丝血管’( 西医说的毛细血管 ) 通全身,所以‘肝气化,不分左右,但功能行于左’” !

“气化穿透,不用‘隧道’( 管道 ) ,像‘磁石引针、暖气透铁’,‘气化能隔物穿透’” ,比如“针‘经穴’,没‘明显脉络’,但‘气能通’( 针灸有效 ) ,像‘无线电’( 无形,但能传信号 ) ,西医‘脑髓神经’( 实体 ) ,‘左边运动神经在脑右,右边在脑左’( 西人说 ) ,和‘肝右气化行于左,脾左气化行于右’,道理通!” ,所以“中法( 中医 ) 治头疼,‘左疼注右鼻,右疼注左鼻’;‘痞块( 肿瘤 ) 左疼,用右药;右疼,用左药’,和‘西人脑神经左右交叉’,同理!” 。

“气化在人身,‘左右互通’( 左边功能和右边通 ) ,所以‘全身气化,能流通、能联络’,这是‘造化妙处’( 自然规律 ) ” !我写《衷中参西录》,“‘衷中参西’( 中医为本,参用西医 ) ,采西人长,补中医短,希望‘中西贯通’,别‘固执西说,否定中医气化’” !

“西人‘脑髓神经左右交叉’,若‘信西说,否定肝右气化行于左,脾左气化行于右’,‘左关脉当为脾,右关脉当为肝’( 脉诊全乱 ) ,‘诊脉、治病,有效乎?医界能认同乎?’” ,劝“别固执,深思” !

又有“潮州许小士氏‘点草治眼’” ( 顺带唠 )

“潮州俗方,‘眼暴痛、生翳星( 白内障 ) ,采‘点草叶’,揉软,放‘铜钱’上,贴‘口脉’( 穴位 ) ,‘一炷香’后,‘钱孔处发‘水泡’,翳星消’,屡试屡效!” ,“左眼翳,贴右口脉;右眼翳,贴左口脉” ,这是“气化左右互通,和‘肝右气化行于左,脾左气化行于右’同理,证明‘中医气化之妙,西医不懂,但有效’” !

“点草治眼”,除了消翳( 白内障 ),还能“截疟、捣敷疮( 别弄到疮里 )、消痈肿”,但没说能“除目翳”( 白内障 ),实际能!这“左病右治、右病左治”,是“人身气化左右互通”,和“肝右气化行于左,脾左气化行于右”同理,我( 作者 ) 不是瞎唠,是“验证过”,才敢说!

( 总结:这段核心讲“中医气化之理”,“肝右脾左,是实体;肝左脾右,是气化( 功能 )” ,治病得按“气化”,别死抠“实置” ,还举“针灸、验方”,证明“气化左右互通,中西同理,中医‘衷中参西’,能救人、能发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