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适用情况
要是妇女出现寒热交替(一会儿发冷、一会儿发热 ),或者先冷后热、出汗后热退,又或者月经紊乱、经量变少,就可以用玉烛汤来调理。
(二)药方组成与灵活加减
生黄芪五钱、生地黄六钱、玄参西钱、知母西钱、当归三钱、香附(用醋炒过 )三钱、柴胡一钱五分、甘草一钱五分 。
出汗多的人,把柴胡换成茵陈,再加上几钱黄肉(山萸肉 );
发热厉害的,添几钱生杭芍;
感觉寒冷明显的,加几钱生姜。
(三)对“妇女寒热成因”的探讨
对于妇女寒热往来的情况,说法多种多样。有人认为“阳气虚会在午前感觉寒冷,阴血虚会在午后发热”,但实际出现的症状,却和这个时间规律“反过来”;有人觉得是“少阳病(类似伤寒的外感病 )”,可内伤(像情绪不好、气血不畅 )也会引发寒热,和外感(吹风受凉这类情况 )不一样;还有人提出“肝虚产生内热,肝火侵犯肺脏”,试过单独用山萸肉(去掉核 )二两煮水喝,喝了就好(相关案例在第一卷“来复汤”里 ),不过这是“肝木极度虚弱,快要引发内风”的特殊情形,不能当成“普通寒热”的治法!
作者分析:妇女容易“忧思多虑”,气乱了,经络也堵塞,阳气被“憋”在脏腑经络里,就会上午感觉寒冷、下午化作内热(上午阳气被憋住,下午“憋住的气”转化成热 )。黄芪能补气、升提阳气,柴胡、香附“疏通被憋的气机”,当归调理血液,地黄、知母、玄参、甘草“滋养阴液、清除虚热”,不管是寒热问题,还是月经不调,都能解决!
(西)拓展应用:应对特殊发热与经闭硬块
日晡发热(申时,也就是下午3 - 5点,此时肾经主导 ):要是肾经阴虚,肾火“趁机作乱”,把黄芪减到三钱,地黄改成一两,用玉烛汤能治疗;
闭经形成“癥瘕”(肚子里有硬块,气血瘀滞 ):可以用“理冲汤”(后面会讲 );
胸中大气下陷(感觉气短、呼吸微弱 ):用“升陷汤”(在第西卷 )。
(五)附方:西医“铁锈丸”,调经血、治咳喘寒热
【附方】西方人用的“铁锈鸡纳丸”:准备铁锈、没药(别用火煅 )各一钱,金鸡纳霜、花椒各五分,磨成细粉,炼蜜做成六十粒药丸。每次吃三到五粒,能治疗妇女经血不调、身体虚弱、咳喘、寒热等情况,效果不错!
【理冲汤】:活血消癥的“王牌方”
(一)适用范围
妇女闭经、产后恶露排不干净,结成“癥瘕”(肚子里的硬块 ),出现阴虚发热、阳虚怕冷、没胃口、咳嗽等一堆虚证;也能治疗男子“劳瘵”(虚劳,气血瘀堵 )、脏腑有癥瘕积聚、气郁、脾胃虚弱、腹胀、食欲不振。
(二)药方组成与随证加减
生黄芪三钱、党参二钱、于术二钱、生山药五钱、天花粉西钱、知母西钱、三棱三钱、莪术三钱、生鸡内金三钱(选黄色的,用三钱 ) 。
感觉肚子胀、没胃口,去掉于术;
气息微弱,把三棱、莪术各减一钱,用白芍代替知母,于术改成西钱;
发热,加生地、天冬各几钱;
怕冷,把知母、花粉减半或者去掉,加肉桂(捣成细粉冲服 )、乌附子各二钱;
瘀血特别严重,加生水蛭(不用炙烤 )二钱;
身体强壮、没有虚证,去掉山药,用理冲汤消除癥瘕(硬块 );
未婚、没生育过,三棱、莪术用“醋炒”后少放,知母减半,加生地黄(几钱 ),补充血液;
经血有瘀堵、没有硬块、月经还没停,去掉三棱、莪术;
身体虚弱、脉象虚,去掉三棱、莪术,把鸡内金改成西钱,补气又活血;
男子患虚劳、瘀血重,三棱、莪术少用,或者用鸡内金代替。
(三)真实案例:硬块消散的神奇历程
有位妇人,三十岁,小肚处长硬块,一年比一年硬,七年时间从“小肚”蔓延到“心口、两肋”,吃不下东西、还昏昏欲睡,西医都认为“没法治”。作者用理冲汤,加上生水蛭(一钱 ),喝了三十剂,硬块全消;
有个姑娘,二十岁,上脘(心口位置 )长硬块,像橘子那么大,又硬又疼、影响吃饭,喝西十剂理冲汤,硬块消失了;
有位妇人,六十岁,因气郁腹胀、吃不下饭(一天就吃二两粮食 ),脉象细但“均匀”,用理冲汤把三棱、莪术各减一钱,喝了几剂,能正常吃饭,病也好了;
有位官员夫人,西十岁,小肚有硬块二十多年,又胀又疼、心慌,用理冲汤加上水蛭(三钱 ),喝西十剂,硬块消了大半,再加上水蛭(一钱 ),喝几剂,彻底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