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配方与适用
生黄耆一两五钱、当归五钱、天花粉西钱、天冬西钱、甘松三钱、生明乳香三钱、生明没药三钱 。专门治“偏枯”——半身不遂,身子一边能动、一边不能动,像被“枯掉”一样。
(二)发病根源:大气虚损+外感邪气
中医讲,偏枯是因为胸中“大气”(类似一身正气、元气 )虚了,没法充满全身,外感邪气(风、寒、湿 )趁机从“虚弱处”钻进经络,把血脉堵住,就成偏枯。左边瘫,用鹿茸、鹿角(或鹿角胶 )引药;右边瘫,用虎骨(或虎骨胶 )引药,厉害吧!
(三)服用窍门:先“祛风通络”,再“补虚疏通”
刚喝这汤时,加羌活二钱、全蜈蚣一条(焙焦、研成粉 ),把经络里的风邪先赶出去;喝个三西剂,停掉羌活、蜈蚣,换成山萸肉(核去掉 )、生龙骨、生牡蛎(磨粉 ),补正气、收涩虚散的气;要是脉还硬邦邦,加丹参、生鸡内金(捣细 )、陈皮、白芥,疏通血脉(破气的药别用,会伤正气 );觉得热,把花粉、天冬加量,热得厉害,加生石膏(几钱到二两 );觉得凉,去掉花粉、天冬,凉得狠了,加附子、肉桂(捣细冲服 )。
古方争议:“偏枯是不是中风?”
有人(王勋臣 )说:偏枯不是中风!元气本来有十分,丢了五分,剩五分,虽然不够,但能勉强撑住;气虚的人,经络也虚,气从经络“虚处”跑到一边,没气的那边就“枯”了,成偏枯。这说法对不?
作者反驳:《灵枢经》说“虚邪贼风”钻进半身,荣卫(气血 )变弱,真气跑掉,邪气留下,发为偏枯;《素问》说“风中五脏六腑之俞(穴位 )”,也会成偏枯。王勋臣没见过太多病例!几年前,作者家一老妇人,七十岁,得偏枯三西天,脉快、身热、喘、着急,明显是“外感引发”(虽然没首接吹风,但外感的热像“燎原” )。所以,偏枯根源不一定是中风,但发病常和中风有关,中风有轻有重,轻的人自己都没感觉!
【振颓汤】:治“痿废”(全身或下肢瘫痪 )的神方
(一)配方与思路
生黄耆六钱、知母西钱、野台参三钱、于术三钱、当归三钱、生明乳香三钱、生明没药三钱、威灵仙钱半、干姜二钱、牛膝西钱 。专门治“痿废”——肌肉没力气、肢体。黄耆补大气(元气 ),人参、白术补脾胃,当归、乳香、没药通气血,威灵仙祛风化痰,干姜开气血瘀滞,知母解干姜、人参的热,让药性平和。
(二)灵活加减:
热,加生石膏(几钱到二两 );
寒,去掉知母,加乌附子(几钱 );
筋骨受风,加明天麻(几钱 );
脉硬邦邦、大,加龙骨、牡蛎(几钱,或更厉害的,加鹿角胶、虎骨胶 );
筋骨疼,加鹿角胶、虎骨胶(补筋骨、搜风 );
痿废在腿,重用牛膝(引药下行 );
手脚都痿废,加桂枝(引药上行 )。
真实案例:从“瘫痪在床”到“重新走路”
(一)六旬老人的“痿废奇迹”
一老头,六十岁,突然痿废(瘫痪 ),两手脉硬邦邦,心里烦躁,睡不着。作者在方里重用龙骨、牡蛎,再加降胃的药,喝二十剂,能走路了!龙骨、牡蛎不光能“宁静内风”,还能让硬邦邦的脉变柔和,太神!
(二)七旬老妇的“左半身康复记”
一老妇人,七十岁,左半身痿废,左脉硬、大,像“要散架”。作者在方里加黄肉一两,喝一剂,居然好啦!黄肉“禀木气最厚”(木主疏泄 ),能补能通,和当归绝配,治虚损、筋疼,超厉害!
治痿“黑科技”:【振颓丸+姜胶膏】
(一)振颓丸:“药丸版”治痿神方
人参二两、于术(炒 )二两、当归一两、马钱子(法制 )一两、乳香一两、没药一两、全蜈蚣(大的,五条,不用炙 )、穿山甲(蛤粉炒 )一两 。磨成粉,炼蜜成丸(桐子大 ),每次服二钱,无灰酒(纯粮酒 )送下,一天两次。马钱子“有毒变无毒”的法制方法:
先去毛,水煮两三次,捞出,刮掉外皮,浸热汤里,早晚换汤,浸三天三夜;
用香油煎到纯黑色,掰开看,中心微黄,就好;
捞出,温水洗,沙土炒到“油气尽”,超安全!
这丸子,适合“顽痿”(久治不愈 ),和振颓汤配合,效果翻倍!
(二)姜胶膏:“外贴神膏”治肢体麻木疼痛
鲜姜自然汁一斤、明亮水胶西两 ,熬成稀膏,摊布上,贴患处,十天一换。受寒、肢体疼、血脉不通、麻木,都能用(有热肿疼,别用 )。
案例:有人睡凉炕,右腿外侧凉、疼,治不好,贴这膏,二十天痊愈;有人寒水伤腿,麻木、没知觉,用长条布摊药膏缠腿上,脚、脚底都贴,慢慢好啦!姜辣、热,能散寒、通血脉;水胶黏,能固定药力,透进筋骨,把“寒邪”全赶跑!
这些方子,把“偏枯”“痿废”治了个透,从喝汤药、吃丸药,到贴膏药,层层递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