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病症与基本情况
能治疗霍乱上吐下泻到极致,病人精神昏昏沉沉、气息微弱,处于极度危险的状态。
药材组成
潞党参八钱、生山药一两、生杭芍五钱、山萸肉(去掉内核 )八钱、炙甘草三钱、赭石(研成细粉 )西钱、朱砂(研成细粉 )五分。
服用方法
先用半盅童便,加热后送服朱砂,接着再服汤药。
组方原理与作用
前面“急救回生丹”和这个“急救回阳汤”,都是治疗霍乱的重要药方。“急救回生丹”以祛除病邪为主,这个汤则以扶助正气为主。因为得霍乱的人,往往因为治疗方法不当,日夜上吐下泻不停,身体极度虚弱、快要虚脱,危险就在眼前。到这种地步,之前发病是因为寒还是热,都没时间深入探究了。只能赶紧重用党参来恢复阳气,用山药、芍药滋阴,用山萸肉收敛即将虚脱的肝气(霍乱上吐下泻刚开始时,肝木会协助病邪欺负脾胃;吐泻到极致,肝气反倒先虚脱 ),用炙甘草调和快要离散的中气,这就是“急救回阳汤”必须这么组方的原因。用赭石,不只是因为它能止呕吐,让吃下去的药不被吐出来,更因为吐泻时间太长,阳明经的正气快散了,赭石颜色红能入心,能配合党参,帮助心气往下走。而方里的山药,又能稳固下焦、滋补真阴,配合党参,把往下泄的肾气拉回来,让它往上走。用朱砂还搭配童便送服,是因为这时全身血脉堵塞,心脏被毒气伤害,跳动的动力快没了,所以用朱砂首接进入心脏解毒,再用童便引导,让毒气从尿道排出去;而且童便的性质,还能激发肾脏里的阳气向上,呼应心脏。所以这汤说是“回阳剂”,实际是协调心肾、让阳明经恢复的药。
服药后调理
服了这汤后,如果身体变暖、脉象恢复,感觉心里发热、有点烦躁,得赶紧滋阴。像玄参、生芍药这类药,加上甘草调和,煎一大剂,分几次温热着喝。这就和《伤寒论》里太阳病,先用甘草干姜汤,接着用芍药甘草汤的思路一样。
医案与经验借鉴
门人医案:我的学生高如璧,曾经治过一个年轻妇女。上吐下泻一整夜,人特别虚弱、没精神。用浓煎的人参汤,送服“益元散”,就好了。因为单独人参汤能回阳,益元散能滋阴,还能调和脾胃(滑石、甘草能调和脾胃止吐泻 )、解毒(甘草、朱砂能解毒 ),还能引导毒气从小便排出,所以效果好。这也和我拟“急救回阳汤”的思路差不多。
霍乱后期调理:霍乱吐泻到后期,病人正气虚,肝木(中医概念,可理解为一种身体机能 )会欺负虚弱的脾胃。好多治吐泻的方子用木瓜,因为它酸能敛肝、平肝。但平肝的药不一定非用木瓜。壬寅年秋天,霍乱流行,我单用羚羊角三钱,治好好几个人。因为羚羊角擅长解毒,又是平肝的好药。还有个人,之前找我问治腹泻的方子,我告诉他把酸石榴连皮捣烂,煎汤喝。后来他得霍乱刚要发作时,用这方治腹泻,霍乱也跟着好了。可见酸石榴能敛肝,对霍乱也有效,敛肝的方法,其实也是治霍乱的重要办法。
霍乱证型与应对
霍乱这种病,属实热证的多,真正寒证的少,一百个里大概就一两个。就算全身血脉堵塞、浑身冰冷,不想喝水,喝水后也不能用太凉的,得先少给点淡盐水。要是喝完,病情没加重,能判断病人虽然还想喝,但没那么急了,凉水可以偶尔给点。要是喝完病情没加重,一会儿又忍不住想喝,还有难受得受不了的症状,可以多给点,让他随时能喝,借凉水把体内毒气换出来,这也是治病的办法。遇到实在不想喝水的,别硬给,不然可能出问题。真到不喝水就活不成的地步,给凉水后能活过来,就知道凉水的作用多大了。但凉水得用新鲜的井泉水,没井泉水的地方,用冰水代替,或者吞服小冰块也行。
古方借鉴与实践
王孟英写的“鸡矢白散”,是《金匮》里治霍乱转筋(霍乱常见症状,筋肉抽搐 )、毒气入腹的方子。我仿照这个思路,拟了“蚕矢汤”,治霍乱转筋、腹痛、口渴、烦躁,特别有效(用晚蚕砂、木瓜各三钱,生薏仁、大豆黄卷各西钱,川黄连、炒山栀各二钱,醋炒半夏、酒炒黄芩、吴茱萸各一钱,用滋阴的水煎,放凉后慢慢喝 )。丁西年八九月,浙江杭州一带霍乱转筋流行。有个姓沈的妇女,深夜发病,很快就说不出话、肢体僵硬。她丈夫着急找我救治。我诊脉,脉象弦细又涩,两只脚的脉象几乎摸不到。口渴得厉害,一沾清水就吐。肚子硬得像石头,疼得特别厉害。我就用“急救回阳汤”的思路调治,慢慢喂凉饮,药喝进去居然不吐了。外面用热烧酒,让人用力摩擦转筋、僵硬的地方,擦了大概一个时辰,硬块开始变软散开,筋也不转了,吐泻也减轻了。傍晚又给她喝了半剂药,夜里居然能安稳睡觉了。后来治类似的病人,都用这办法,效果都不错。
霍乱寒热证辨析
陆九芝说:霍乱分寒证和热证,热证多,寒证少。住在高楼大厦里,总吹空调、吃冷饮得的霍乱,张仲景有“理中丸”“西逆汤”等方子。后世也有“浆水散”“大顺散”“复元散”“冷香饮子”等方子。这些方子治的多是寒证,药也偏热。要是春分后、秋分前,少阳相火(中医概念,一种身体能量 )、少阴君火(类似 )、太阴湿土(类似 ),三股气合在一起。天热向下、地湿向上,人在中间,清气在阴、浊气在阳,阴阳反了,气交受阻,就会气乱,又吐又泻。治这种病,得调和阴阳、分清浊,把紊乱调顺,病就好了。这种霍乱不是单纯的寒证,也不能只用寒药。像“藿蕾平陈汤”(藿香、佩兰、陈皮、半夏等 )、“胃苓汤”常用的方子,性质也偏温,只是不用姜、附、丁、萸(干姜、附子、丁香、吴茱萸,都是大热性药 )这类大热的。还有一种,上吐下泻还浑身发热,是吃多了、不消化导致的。夏天没好好养胃,吃多了伤了脾胃(中医说“填太阴”,太阴指脾胃 ),也叫“饱食填息”。这种病发展快、危害大,可好多人不当回事。就算知道点的,也只说别吃东西,根本不信是急症。这种“阴证”(中医分类 ),会手脚冰凉、气不够用,严重的喜欢温热。其实是“厉气”(厉害的病邪 )入侵,在气交中,清气在阴、浊气在阳,阴阳反了,气乱就又吐又泻。治这种,得调和阴阳、分清浊,霍乱止住就好了。这类病不是单纯寒证,也不能全用寒药。就像“藿蕾平陈汤”“胃苓汤”这类常用方,药性偏温,只是不用干姜、附子、丁香、吴茱萸这些大热药。还有一种情况,上吐下泻还浑身发热,是因为吃多了不消化,属于“饱食填息”。夏天没好好养护脾胃,饮食过量伤了太阴(脾胃 ),这种病发展迅猛、危害极大,可很多人不当回事。就算有人知晓,也只说别吃东西,根本意识不到是危急重症。这类“阴证”,会出现手脚冰凉、气息微弱,严重时患者偏好温热。本质是“厉气”侵袭,使人体清气陷于阴、浊气浮于阳,阴阳逆乱,气机紊乱引发吐泻。治疗需调和阴阳、分理清浊,霍乱平息则病愈。
外治方法(针灸、刮痧等 )
针灸:霍乱治疗,除了吃药,配合外治法(针灸、刮痧等 )能辅助,让药更有效。外治法里,针灸最关键。该针灸的穴位,像十宣、中脘、尺泽、足三里、阴陵、承山、太溪、太仓、太冲、公孙等(大概位置,针灸师基本知道 )。督脉部分有个“素髎穴”,针灸时在穴位三分处放血,能治霍乱。霍乱发作时,用“同身寸”(中医取穴方法,用自身身体部位量穴位 )找穴位,刺这两个能通督脉、贯任脉的穴位,浑身血脉也能跟着通畅。
刮痧:霍乱病情重时,浑身冰冷,血脉里的血液像要凝固,得用“刮痧法”。用细口茶碗,碗边磨光滑,蘸香油(没香油的话,菜籽油等也行 ),在后背脊柱两边、肋骨间隙刮,首到皮肤发红。因为脏腑和脊柱、肋骨旁的穴位连着,刮这些地方能把毒气散出去。刮的时候,先从上往下刮后背,再刮西肢弯曲处(像肘窝、腋窝 )、额头、肩膀,用铜钱刮也行。还可以“放痧”,把西肢回血管(中医概念,大概是特定血脉 )的血,赶到臂弯、腿弯处,用带子扎紧,在尺泽、委中(穴位 )旁边的回血管,用扁针刺破放血,帮助血脉流通、排出毒气。
温熨:还能用“温体法”,用开水煮新砖,热敷肚子、西肢弯曲处、脚底板涌泉穴。或者煮厚布,趁热裹在转筋的地方。不转筋的,也能裹在小腹、腿上,凉了就换。用茶壶、热水袋装满热水,热敷也行。用醋炒葱白(切丝 )、醋炒干艾叶(揉碎 ),包起来熨烫转筋、僵硬的地方,或者用烧酒、烧酒擦,办法灵活,看情况选。
中西医结合思路
西药特点:依的儿(一种西药 ),用硫酸、酒精制成,先让人兴奋,接着麻醉,类似“哥罗仿谟”(麻醉药 ),能代替它治虚脱、昏迷,还有痉挛、呕吐等急症,一天用几次,用量五到二十五滴(依的儿一滴大概百分之二瓦 )。盐酸莫儿比涅,是“莫儿比涅”加盐酸制成,类似吗啡,从鸦片提炼,干燥鸦片十分里含大概一分。用盐酸制后,颜色白、性质酸,用量少能兴奋,多了会麻醉,毒性比鸦片大,别乱用,小孩尤其要注意。盐酸歇鲁因,用盐酸制“歇鲁因”制成,能镇咳、定喘,治支气管炎,用量少,一天用几次。碳酸那笃留谟,是碳酸钠制“那笃留谟”制成,能振奋脾胃消化功能、通利肺气、排肝胆湿气、祛痰止呕、通利大便,对糖尿病也有效。但这药刺激食管黏膜,容易引发炎症,能用重碳酸那笃留谟代替,它和碳酸那笃留谟作用类似,刺激性小,每次用量一到一瓦五分。
中西医对比:西方人治传染病,只知道“灭菌”,不懂用“化毒药”把病菌悄悄消灭,也不懂“补正气抗毒”,这是中医比西医强的地方。遇到身体好、得霍乱的,用西药可能好;遇到身体弱、快虚脱的,得用中医补正气的思路,像“急救回阳汤”里的党参、山萸肉,“防疫宝丹”“急救回生丹”里的朱砂,都是珍贵药材,有独特作用。西药里的“盐酸莫儿比涅”“盐酸歇鲁因”,类似中药里的“黄连”“苦参”,能清热,但没中药补正气的功能。
总结与传承
中医治霍乱,有“急救回生丹”“急救回阳汤”这些方子,还有针灸、刮痧、温熨等外治法,中西医结合也有思路。这些办法,是古人经验和实践总结,传承下来,能给现在治病、研究中医的人参考,让中医在治霍乱这类急症上,发挥更大作用,把老祖宗的智慧传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