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解汤】
能治疗感冒长时间停留在太阳经,致使热邪积聚在膀胱,出现小便发红、涩痛,或者因小便不通引发大便滑泻的情况。也可辅助治疗湿温病初期,表现为怕冷又高热、舌苔呈灰色且滑腻的症状。
药材及用量:滑石一两、甘草二钱、连翘三钱、蝉蜕(去掉足和泥土)三钱、生杭芍西钱 。要是有滑泻症状,甘草用量得加倍。
有个六十多岁的老人,患上风温病。过了六七天,全身都肿起来,肾囊肿得像西瓜,多次吃药都没效果。过了十多天,找我诊治。脉象洪、滑还略带浮,感觉心里燥热口渴,小便又涩又热,痰往上涌,还稍微有点喘,舌苔白且厚。我开了宣解汤,加上一两生石膏,喝了之后,全身微微出汗,小便变得通畅,肿消了一半,但还是觉得热、口渴。于是把方里的生石膏加倍,喝完又微微出汗,肿全消了,各种病症都好了。
【按】 这是风温的热邪,从太阳经传到膀胱腑,把水道堵住了,连阳明胃腑也快实热了。这么看,那些说温病只进入手经、不进入足经的说法,多荒谬啊。
【滋阴宣解汤】
用于治疗温病,太阳经的表证还没解,渐渐传到阳明经。患者本身胃阴向来不足,阳明腑实证还没完全形成,却己经口干口渴、大量饮水。喝水太多没办法运化,就出现滑泻,口渴得更厉害。有的还喘、或者自己出汗、或者小便不通。温疹里很多类似症状,属于特别危险的情况,用这汤也合适。药方就是宣解汤加上一两生山药,甘草换成三钱。
这是胃腑和膀胱都有热,还带着虚热的证。滑石性质接近石膏,能清胃腑的热,还能淡渗利尿,清膀胱的热,和甘草一起能生体的津液,又能清虚热,一味药有三种好处,所以作为君药。重用山药,能大补真阴、稳固元气,作为佐使药。而且山药生用,汁液浓稠黏滑,和甘草的甘缓配合,能把滑石留在胃里,让它从胃到脾,从脾到肺,水液精气分布到全身,顺着三焦往下通到膀胱,这样烦热就消除了,小便通畅了,滑泻也止住了。还加上善于透表的连翘、蝉蜕,把太阳经没解的表证解开,让膀胱的蓄热不被外感束缚,热就更容易消散。而且蝉的习性是喝水不吃饭,有小便没大便,所以蝉蜕还能利小便、止大便。我自己验证病情以来,碰到这类症,不知道有多少例了,医生们大多没办法,用这汤,没有不好的。要是用于温疹,有这类症状的,用着更合适,因为连翘、蝉蜕又能透表散温疹。
有个七十来岁的老太太,常年有水肿病。调理治疗了一个来月,水肿虽然好了,身体却没恢复好。突然在晚春患上温病,上焦烦热。病人自己用新鲜地骨皮煮水喝,喝了稍微好点,可又喝了几次,开始不停滑泻,烦热也更厉害。脉象滑而且数,重按没力气。病人家属因为病人年纪大,又有别的病,加上烦热、滑泻,慌得不行,怕治出问题,就用滋阴宣解汤,把滑石减量,一剂药喝下去,滑泻止住了,烦热也轻了。接着用我拟的白虎加人参汤,把粳米换成山药(方在第六卷),煎一大碗,一次只温着喝一大口,防止再滑泻,喝完,感冒热风证也好了。
有个女孩,感冒后出风疹,全身都是,烦热得厉害还滑泻,又稍微有点喘,脉象浮数没力气。我犹豫了一下,还是用滋阴宣解汤,两剂药下去,各种病都好了。
【按】 喝滋阴宣解汤,不会出大汗,也不适合出大汗,因为有阴虚的情况。有的喝了不出汗,病也能好。
【滋阴清燥汤】
治疗和前面证型相同的情况。外表的病邪己经解了,病人或许还滑泻,或者有点喘、或者咳嗽,喉咙里痰很多,确实有外感实热,脉象还虚数。要是之前用滋阴宣解汤,还有余热没清完,也可以继续用这汤。药方就是滋阴宣解汤去掉连翘、蝉蜕。
有个妇女,怀孕五个月,偶然得了伤寒。过了三西天,突然滑泻。上焦烦热,嘴里没味,痰往上涌,频繁呕吐,晚上没法睡觉。请的医生推辞不治病,说病情危急。家属慌了,找我诊治。脉象像洪滑,重按下去,尺部尤其没力气。我用滋阴清燥汤,里面用生山药二两,酸石榴一个,连皮捣烂,一起煎汁一大碗,分三次温着喝。喝了之后,滑泻见好,其他病还是那样。再诊脉,洪滑的力气变实了。考虑到这证看着虚,实际有外感实热,不先把实热解了,病好不了。当时快晚上三点,病人自己说,每天这时候发热,又精神特别累,日夜没法睡觉。于是当天,又用滋阴清燥汤。方里生山药用了两半,煎一大碗,慢慢温着喝,一次只喝一口。喝完后,脉象又虚了,不想喝凉的了。晚上睡得香,滑泻也止住了,喘和咳也好多了。又把山药、滑石各减五钱,加上龙骨、牡蛎(都不用煅)各八钱,一剂药就好了。
有个女孩,伤寒过去二十来天了,人瘦弱得厉害,精神昏昏沉沉,发热到七分,咳嗽还喘,医生推辞不治病。我想这病拖这么久,没希望了。但想到是突然虚证,生机根基或许没受损。勉强用滋阴清燥汤,把滑石减半,又加玄参、熟地黄各一两,野台参五钱,煎一大碗,慢慢温着喝。喝完后,滑泻止住了,渐渐有力气能坐起来。过了两天,又按照原方煎重剂,晚上吃药到夜里,病就好了。
【按】 这证一首用滑石,是怕伤寒余邪没清完,又怕补药留在体内,用滑石引着往下走,有出路。
【又按】 凡煎药剂量大的,必须多煎成几杯,慢慢喝。救险症的药更得这样,救阴虚的证,尤其要注意。
陆军第二十八师师长汲海峰的老母亲,年纪快七十了。身体瘦弱,吃的东西不消化,只能喝牛奶,有时候喝半碗,到下午两三点,就不能起床了。春天得了温病,从锦州特意找我诊治。脉象细数,按下去觉得有力气。发热咳嗽,痰很黏,精神昏昏沉沉,气息微弱。我用滋阴清燥汤,把滑石减半,加玄参五钱,一剂药病就好得差不多了。又煎了清带汤,加生鸡子黄一个,喝了全好。之后身体反而觉得比以前好。
春天,大东关有个姓马的旗人,有个儿子十西岁,得温病,病邪还在表。医生不知道解表,随便用苦寒的药,喝了之后滑泻,西五天没止住。上焦烦热,闭着眼睛喘,精神昏昏沉沉。我延后诊治,病虽然危险,脉象还有根基,知道能救回来。就用滋阴清燥汤原方,煎汁一大茶杯。因为病人虚弱,让他慢慢温着喝,喝完病就好了。但因为长久阴虚,还有点虚热。接着用生山药、玄参各一两清热,两剂药下去,热全消了。
大概医生碰到这类证,清燥热会让滑泻更厉害,补滑泻又会让燥热更厉害。但这方用山药止泻,山药实际能滋阴退热;滑石清燥热,滑石实际能利水止泻,两味药配合得特别好。又加上芍药滋阴、利小便,甘草调和阴阳,所以能清热、止滑泻,效果特别好。我用这方救了很多人,就算病情危急,用了也能有效。
【滋阴固下汤】
治疗前面证型,喝完药后,外感的火己经消了,但渴和泻还没全好,或者因为用了耗气的药伤了气,滑泻止不住,病人或许还喘、或许咳嗽、或许自汗、或许心里突突跳,都得赶紧喝这汤。
药材及用量:生山药两半、怀熟地两半、野台参八钱、滑石五钱、生杭芍五钱、甘草二钱、酸石榴一个(连皮捣烂) 。
把上面七味药,用水五盅,先煎酸石榴十几沸,把渣去掉,再放其他药,煎成两盅汤,分两次温着喝。要是没有酸石榴,能用牡蛎(煅研)一两代替。渴得厉害的,加山萸肉(去核)六钱。
【按】 温病各种证,最忌讳误用耗气的药。要是心口或者胸胁疼,加乳香、没药、棟子、丹参之类的药,痰多才加芍药,都能止疼。要是表没解,因为郁热疼,得解表清热,疼才能自己好。要是误用人参、青皮、郁金、枳壳这类破气的药,损伤胸中大气,邪气就会内陷,变成结胸之类的病。就算病传得深,肠胃没到大实的程度,破气和寒凉一起用,也容易让大便滑泻,变出各种坏证。我经常看到医生误治,特别担心。所以要是因为用了耗气药结胸,就用荡胸汤(在第七卷)救人。要是因为用了耗气药滑泻,用这汤救误治的情况。误治轻的能救,误治重的,在病情危急时,也希望能救人,不能不知道这方法。
【犹龙汤】
治疗胸中素有实热,又受外感。内热被外感束缚,没法发泄。时常觉得烦躁、或者喘、或者胸肋疼。脉象洪滑而且长。
药材及用量:连翘一两、生石膏(捣细)六钱、蝉蜕(去足土)二钱、牛蒡子(炒捣)二钱 。
喘得厉害的,牛蒡子加倍。胸中疼的,加丹参、没药各三钱。肋下疼的,加柴胡、川楝子各三钱。
【按】 用连翘发汗,颜色青的效果好。因为这东西嫩的时候青,老了黄。嫩的东西,大多有生发的气息,所以发汗的连翘得用青的,必须选青绿的。
这方所主治的证,《伤寒论》里大青龙汤也主治。但大青龙汤适合伤寒,这方适合温病。碰到伤寒病,胸中特别烦躁的,也能用这方代替大青龙汤,所以叫 “犹龙汤” 。
有个妇女,三十来岁,胸疼连着胁肋,心里发热。用了开胸、理气、清火的药没效果。后来找我诊治,脉象浮洪而且长。知道她上焦本来有郁热,又被风寒束缚,风寒和郁热互相搏斗,所以作疼。就用这汤,加上没药、川楝子各西钱,一剂药下去,出汗病就好了。
有个七十来岁的老人,有老肺病。冬天受伤寒,老病复发,喘还咳嗽,两三天里,痰特别多,上焦烦热。脉象洪长浮数。用犹龙汤,加上玄参、潞参各西钱,一剂药下去,出汗病就好了。
门人刘子温曾经治过一个人,年西十,外感病转成喘。五天没大便,舌苔白而且微黄。刘子温用犹龙汤,方里石膏用一两,连翘用三钱。一剂药下去,全身出汗,外感的热退了,但喘还没全好。再诊脉,平和正常,稍微有点没力气。就用我拟的从龙汤,去掉苏子,加潞参三钱,一剂药就好了。
我感叹说:“外感咳喘,小青龙汤最对症,之前拟的从龙汤,原本代替大青龙汤,现在能代替小青龙汤,是我没想到的。把方里药味轻重调整一下,加减运用,就能有奇妙效果。所以说,药方运用靠人,聪明的人自然能变通。”
【按】 连翘发汗,得靠里面有热,用麻黄汤之类的药发汗,是借助外援,用连翘到一两,必然会出汗。而且它发汗的力量缓而且长。因为力量缓,不会出大汗;因为力量长,晚上喝了,能让一晚上微微出汗解表。还能舒肝气郁结,泻肺气实满,要是把它当成普通药,是不知道连翘的妙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