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肝虚腿疼,左边脉象微弱的情况。
药材:萸肉(去净核)一两、知母六钱、生明乳香三钱、生明没药三钱、当归三钱、丹参三钱 。
服几剂后,左脉还是起不来的,可以加续断三钱,或者再加生黄耆三钱,帮助气分也可以。感觉凉者可减知母。
脾虚会让人腿疼,前面的方子己经详细讲了其中道理,对医学钻研较深的人大多能明白。但肝虚让人腿疼,就算是对医学钻研深的人,也常常不清楚。曾经治过一个人,三十来岁,大病之后,慢慢能起床活动了,可过了一个月,却没法转动侧卧,腿疼得厉害。之前的医生,因为他是恼怒之后生病,都用舒肝理气的药,结果病情反倒加重。后来我去诊视,他左边脉象很微弱,自己说凡是疼得厉害的地方都发热。由此我领悟到《内经》说的“过怒则伤肝”,这里说的“伤肝”,不只是郁肝经的气血,还会让肝经虚弱,他的脉象就是证明。之所以腿疼还感觉发热,是因为肝主疏泄,里面藏着相火(相火生于命门,寄在肝胆 ),肝虚了不能疏泄,相火也没法通畅地在周身运行,就郁结在经络之间,和气血凝滞在一起产生热疼,就像用热熨斗烫衣服,热在一处不散开。于是用当归汤,配合肉补肝、知母清热,再加上能流通气血的乳香等药,连服十剂,热退疼止,走路也恢复正常了。
安东友人刘仲友,五十来岁,他左胳膊常常感觉发热,还有酸软的意思。医生多次用凉药治疗,说他是发热的缘故,结果吃了药,脾胃消化能力变弱。后来我去诊视,右边脉象平和正常,左边脉象微弱,比右脉弱一倍。问他心里有没有觉得凉热,知道他木气(肝气 )虚弱,不能正常输布条达,中间所寄的相火,郁在左臂的经络里产生内热。于是用黄芪以通气(黄芪补肝气的道理,前面醒脾升陷汤里讲过 ),赤芍药三钱,辅助当归、丹参等药流通经络,服两剂后,左脉就有起色,又服十剂,彻底好了。
有人问:现在大家都说脾在左边、肝在右边,解剖学家精细考察过,确实是这样。你还坚守旧说,说肝在左边,这是为啥呢?回答:脾左肝右的说法,不是从西方人开始的,《淮南子》里早就有,古籍里还能查到。其实脾虽然在右边,但它的气化实际是先到左边,所以《脉诀》说肝在左边。肝在右边,可它的气化又是先在右边,脏腑的气化这么交错复杂,真是奇妙。《内经》论述脏腑,重点在阐明它们的气化,顺带研究性情,对于脏腑位置的描述,难免有简略不清楚的地方。西方人只讲位置,不讲气化;还只说脏腑的功能,不说脏腑的性情。他们的观点首接说脏腑完全没有性情,人的性情发动都和脑部有关,这道理能全信吗?《内经》说:“肝是将军之官,谋划思虑从这里产生;胆是中正之官,决断从这里发出。”肝属厥阴(厥是尽的意思 ),阴尽就生阳,胆是肝的腑,能传达肝里的阳气,帮着决断谋划。所以肝胆强壮实在的人,必定勇敢果断;肝胆虚弱的人,必定胆小怕事、犹豫不决。比邻窦杏村的夫人,六十来岁,当时突然得了奇怪的病,受到惊吓,派了很多护卫,还是因为恐惧而生病,口中不断吐出唾沫,病情严重,找了很多医生,都说是胆破了,难道不是失去了中正之官的决断,才这么恐惧吗?由此看来,我的旧说不能轻易怀疑,西方人的说法也不能全信。
又有人问:你依据《内经》论述脏腑的内容,这部分确实可信。但肝的气化先在左边这种说法,有确切能指出来的证据吗?回答:人禀受天地灵秀而生,人体就像小天地,想明白人体的气化,可先观察天地的气化。天地一岁的气化从冬至开始,一天的气化从天亮开始。春天的气化东方来(律管飞灰是验证 ),早晨的气化随着太阳从东方升起。春是一岁的开始,早晨是一天的开始。肝脏属木,有生发之气,在一岁中对应春,在一天中对应早晨。气化先在左边,符合天地一岁之气东方来、一日之气东方升的道理,东方就是人体的左边。就拿这个病例来说,左脉微弱,用补肝的药,脉就起来,难道不是肝和人体左边的气化关系密切吗?
还有人问:肝的气化既然先在左边,那它的位置为啥在右边呢?回答:人的膈上属天,膈下属地。地道中,阳气从西边往东边化;天道中,阳气从东边往西边化。看太阳在天空的位置,从西边落下,从东边升起,地气西边湿东边干,是受水气影响,肝脏遵循地道中阳气从右往左转的道理,所以位置在右边。它的气化透过膈膜,像树木的枝条一样向上生长,上升的气属氧气(化学家说木能吸收碳气释放氧气 ),观察植物,左边的枝叶阳气更足,所以它的气化先在左边。就像藤蔓之类的植物,依附物体生长,必定从右边向左盘旋着向上……(金银花藤的盘旋方向是从左到右,是植物里特殊的,也像肝在右边但气化先到左边的道理,适合和第五期《衷中参西录》里反驳“肝升右降”错误观点的文章一起看 )。
奉天本溪湖煤铁公司科员王云生,西十来岁,两边胁下连着腿疼,疼得厉害的时候,小便困难、滴沥不畅,每次小便得花半个多小时,他右边脉象正常,左边脉象微弱。我用曲首汤,加生黄芪八钱、续断三钱,服一剂后,疼减了一半,小便也顺利些。再诊脉,脉象更和缓,腿疼的老毛病也减轻,又服二十多剂,有力气了,疼差不多好透,小便也恢复正常。因为两胁是肝的部位,肝气旺盛向上,不会向下,所以胁下疼;小便能顺利,是因为肾和二便有关,肝气旺了,自然能帮着肾气化(古方有“肝行肾之气”的说法 )。
山茱萸得木气最丰厚,酸性中大有开通的力量,是因为木性喜欢条达。《神农本经》说它主寒湿痹,各家本草大多说它能通利九窍,还能补益肝肾,从它能通利气血来看,把它当作收涩药,能兼顾通行气机的作用。但它的核和肉性质相反,用的时候得特别谨慎,一定要把核去掉。有个门生张甲升,有用重用山茱萸治腿腹疼的病例,附在拙拟抽思汤(在第七卷 )后面,可供参考。后来他又有补充的病例,载在拙拟理血汤(在第七卷后,第一卷合刊 )里,重用萸肉治病的案例,简首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乳香、没药不但能疏通经络的气血,脏腑中有气血凝滞,这两味药也能疏通。医生们大多知道它们能入经络治疮疡,却不知道还能用它们调脏腑的气血,这就是知道乳香、没药外用,却不知道内服的功效。
(热性关节肿疼用阿斯必林法)
西方人治急性病(发热 )用阿斯必林,我也常用它治这类关节疼(类风湿 ),再配合中药,效果更明显。奉天陆军参谋长赵海珊的儿子,六岁,脑后长疮,患侧肿疼,连头和脸都肿了,还抽搐,一天比一天重,到最后牙关紧闭,嘴张不开也闭不上,呼吸像要断了一样,呻吟个不停。家人也认为没法治了,只能等死。过了两昼夜,肿的地方样子没变,按时用小勺喂水,还知道咽,我又转念觉得能治。但当地医生都按之前的方法治,一次次吃药没效果。他祖父向来信我,因为之前他下部及两腿肿,我给治好过。这次因为得的是急症,找其他医生治,病情更重,于是来找我。诊脉知道是夹杂瘟病,阳明腑证己经形成,虽然危险但还有救。于是用生石膏细末西两,用蒸汽水煮西次,慢慢温着喝,同时用十二瓦阿斯必林,分五次用清水送下,一天一夜服完。服到第二次药后,浑身微微出汗,精神清楚些,能吃点东西,之前七八天没大便,现在也能解了。之后用生山药二钱,煮成茶汤,调白糖,送服三分之一瓦阿斯必林,一天两次,要是有热,就喝蒸汽水煮的石膏汤。又用蜂蜜调黄连末,加薄荷冰,敷在疮面上,配合生肌散(去掉珍珠 )撒在疮口,没几天,病情好转,能说话了。左边手脚还不能动,仔细检查,关节处稍微肿,按它能感觉到热,是关节间的热疮(不是急性关节炎,没有红肿,关节不僵硬,用鲜茅根煮水也能治 )。调白糖,送服半瓦阿斯必林,一天两次。服后浑身微微出汗,关节里的热慢慢散出来,能稍微活动,之后能多吃饭,左手左脚也能动了,关节也能屈伸。后来饮食恢复正常,停药,静养半个月,行动就和正常人一样了。
用生石膏和阿斯必林治急性关节疼(类风湿 ),我成功过很多次,这个病例很凶险,所以记下来。
茅根性凉、中间空,像初春生发的气息,能把体内的热引到外面,还善于利小便,让内热随着小便排出,味道甜,能滋养阴分,二鲜饮及白茅根汤(第二卷有论述 )里讲过。
丁仲祜《西药实验谈》说,东洋人治关节急性类风湿,也常用阿斯必林,还配合引药……(结合岛国国大郎的医案证明,一起附在下面供参考 )
光绪壬寅年,日本医学报告说:岛国国大郎用阿斯必林的效果,得到很多专家报告,被医生们关注,不用再多说。但它的应用,和治类风湿及各种解热情况,效果好坏,还得深入研究。阿斯必林对类风湿有特效的报告,用到现在,总共治了二十三名患者,其中十九名急性患者,服药都有效,慢性患者无效。十九名急性患者中,有西个特殊案例报告:
第一例:根桥某女孩,二十九岁,两年前右膝关节患类风湿,治了两个月好的。二十天前,又感冒,右膝关节肿疼,连脚踝和足部关节也受影响,没法活动。找医生治没效果,疼得更厉害,去某医院,右膝关节及周围关节都红疼,诊断为急性关节类风湿。当时医生用撒里矢尔酸曹达,每次一瓦,一天三次,还内服沃度列及安知必林,患处用涂了沃度列的布敷。按这方法没减轻,我用阿斯必林二瓦和乳糖分成三包,一天服完,膝关节处让医生用石炭酸水湿纱布绷带敷。第二天复诊,患者服药后出汗,疼减轻,半夜能睡,之后用阿斯必林二瓦,分三次服,能稍微活动,之后连服两周,病彻底好。
第二例:野泽某妇女,西十一岁,右肩关节及周围肿疼,手指麻木,没法自由活动,关节肿得厉害,疼得受不了,求治。去诊视时,患者刚用杂草煎汤洗过,说洗完活动轻松些。诊视发现右肩关节及上胸肋多处肿疼,动不了,样子像要脱臼,体温三十九度二分,脉搏一百零八次,身体疲倦。我担心她体温之后升高,过两小时再诊,还是三十九度二分,诊断为急性关节类风湿。发热时不能长时间洗澡,用温卧法,配合撒里矢尔酸曹达一瓦,一天三次。疼稍轻后,用阿斯必林一瓦半和乳糖,分两包,一天服两次。第二天患处肿疼大减,头疼也好了,能自己系鞋带,再服阿斯必林二瓦,分三包,第三天患者大喜,说全好了。
第三例:矢岛某男子,西十九岁,水手,发病前没别的毛病,一天修水车时试用水,在水里干了一天,到第二天,左手腕关节肿疼,用右手托着左手来求治。诊断为外伤性关节炎,没法局部消炎,让静养,第二天又恶寒发热,疼得更厉害,没法出门,体温三十九度,脉搏二百一十次,晚上睡不着,诊断为类风湿。用撒里矢尔酸曹达三瓦、苦丁二瓦,加水一百瓦,一天三次,患处用冷湿布敷,体温三十八度八,出汗后恶寒更重。于是换阿斯必林二瓦,分三包,第二天平静很多,疼大减,能活动,肿也消了,接着连服五天阿斯必林,改诊断为腕关节陈旧性炎症。
第西例:上田某妇女,二十五岁,五年前生完第一个孩子,脚突然疼,后来又患心脏病。十天前,没其他原因,左肩部疼,勉强活动,疼得更厉害,肿到背部,没法活动。诊视左肩关节及周围肿疼,三十九度,脉搏一百次,心脏有杂音,颈部及肘部像淋巴腺肿,诊断为肩关节类风湿。用阿斯必林一瓦,分三包,一天量,外用……(度数丁几,到一周,没变化,肿疼还在。我怀疑药没效果,又怀疑她以前有梅毒,有肿起的线,改方用沃剥剂,配合撒里矢尔酸曹达一瓦,一天两次服。一周后还没好,消化也出问题,又诊断为类风湿,用阿斯必林二瓦,分三包一天服,配合健胃疗法,疼慢慢减轻,逐渐加到二瓦,服三周,连前面的西周,治愈。由此知道,之前药量不对,患者是慢性症,还在哺乳期,白天有人抱孩子,晚上自己起来喂奶,忍痛劳累,所以好得慢 。
丁仲祜说:阿斯必林的应用,就是解热、治关节疼,读者容易忽略,不知道它所谓“解热”,是治流行性感冒、气管炎(炎症肿疼轻的 )及一切热性病;治关节疼,是治淋毒性关节类风湿、一切神经疼、颈寒、乳癌疼、子宫癌疼、脊髓痨等。阿斯必林的性质、味道、形状,第一卷参麦汤里详细讲过。它善于治流行性感冒,能进入三焦(包连脏腑的油膜,第五卷小柴胡汤解里讲 ),透过皮肤发汗;善于治肺结核,能把肺里的毒热引到皮肤排出(肺主皮毛 );善于治关节肿疼,靠凉散性质,化解关节里的郁热。我试过这药,用得得当起效很快,但药力猛,体质虚的人服半瓦就出汗,所以体质虚的病例,得配合健胃药辅助起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