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寒通汤】

2025-08-22 1912字 4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治疗下焦积蓄实热,膀胱,尿道闭塞,小便滴滴答答排不出来的病症。

配方:滑石一两、生杭芍一两、知母八钱、黄柏八钱 。

有一个六十多岁的人,尿血好几天,后来小便突然不通,两天里一点尿液都滴不出来。病人实在受不了,自己用手揉挤,挤出一点血水,稍微轻松些。揉挤几次后,疼得没法再揉。焦急无助之下,求我诊治。他脉象沉而有力,当时是仲夏,却盖着厚被子,还觉得冷,我知道是实热郁积在下焦,尿道因为热而堵塞了。给他开了这个汤,喝一剂后小便稍微通了些,又加了木通、海金沙各二钱,喝两剂就全好了。

【升麻黄芪汤】

治疗小便滴滴答答不通,偶尔因为呕吐、咳嗽气逆,或者侧着躺、打盹时,能通一点,这是 “转胞”(胞宫位置转移 )导致的。用升提的药,把移位的胞宫提回去转正,解除对尿道的压迫,小便自然就通了。

配方:生黄耆五钱、当归西钱、升麻二钱、柴胡二钱 。

有个妇女,产后小便不利,让人找药方。我让她用生化汤加白芍治疗,没效果。又来找药方,说有时候恶心呕吐,小便能通一点。我猛然醒悟:这肯定是生产时用力太猛,或者揉挤过度,导致 “胞系了戾”(胞宫系带扭转 ),所以小便不通。恶心呕吐,是气机向上逆,胞宫系带刚有转回来的趋势,所以小便能稍微通点。于是给她开了这个汤,一剂就好了。

三焦气化,往上能宣发,往下能通降。小便不利,往往是因为三焦之气不顺畅,郁结在下焦,妨碍了它升降流通的功能。所以用各种利小便的药没效果,用升提的药却往往有效。因此拟定这个汤,不但能治 “转胞”,还能治小便癃闭(完全不通 )。

古方有专门重用黄芪治疗小便不利,积成的例子。《冷庐医话》记载:“海宁许珊林观察,精通医理。在平度州做官时,幕僚友杜某的亲戚王某,是山东人。夏秋之间,突然患病,从头顶到脚,大得离谱,气喘声嘶,大小便不通,命在旦夕。因求珊林诊治,用生黄耆西两、糯米一酒盅,煎一大碗。让仆人抱着病人喝,喝了一盅左右,气喘稍平。就在一天内喝完,过一会儿,小便大通,溺器换了三次,也渐渐消了,只是脚面还没全消。后来仍用此方,黄耆自西两减至一两,随服随减。以此法治平邑的翟某,两月痊愈,只有脚面有铜钱大一块没消。担心次年复发,劝他回家,到期果然患病。召任城医生诊治,痛诋前药,认为用了大毒之剂。将要用猛剂攻伐,病人气息微弱,己到濒危地步。适珊林到郡,其家人夜间叩门求救,珊林用前方,病人两目微动,招呼众人环立,连动数次。又用糯米汤灌下,至满口不能下,少顷服下一钵,米汤渐咽,至此小便出声。观察服黄耆至数斤,脚面肿全消而愈。珊林说,此方治好多人。先是嫂嫂吴氏,患子死腹中,浑身,气塞身首,危在顷刻。珊林诊查,因得此证,得此猛方,便大胆用,随即产下死胎,没受痛苦。后来在平度有个短颈妇女,患、胞胎下坠,用此方数服而愈。后又治愈数人,王某更在其后。” 黄耆能补表,表虚则水液停在皮里膜外,形成,黄耆能开通水道,让水液排出,消除。

水肿病,有虚有实,实症看似能用 “攻逐” 法,实际实证很少,虚证居多。到了虚证阶段,又得详细辨别是阴虚、阳虚,还是阴阳两虚。阳虚是气分亏损,可单独重用黄耆,像医书中说的那样。阴虚是血分耗损,宜重用滋阴药,兼顾 “阳生阴长”,用黄耆辅助。阴阳两虚的,黄芪和滋阴药,可各用一半。医生不究病因,痛斥黄耆不可用,实属固执,其实用除湿猛剂,伤气耗血更厉害。因病因湿热成水肿,用除湿剂,正气己虚,也有亏损。用猛药,用一两次还行,不得己用多次,也该用补气血的药辅助。何况原本就是重用黄耆治好的证型。现在的医生,对此症,不用除湿猛剂,就多用利水药,不知阴虚者多用利水药会伤阴,阳虚者多用利水药会伤阳。利水伤阴、伤阳的药不是不能用,得深究病因,做根本调理,利水药不过用作向导。

附方

葛稚川《肘后方》治小便不通,用大蝼蛄二枚,去掉肚子,以水一升渍泡,一会儿就通。又《寿域方》用土狗后半截,焙干研末调服半钱,小便即通,生用也可。又《唐氏经验方》用土狗后截和麝香捣匀,纳入肚脐中缚定,即通。

土狗就是蝼蛄,《日华本草》说它治水肿、头面肿。李时珍说它通大小便,治石淋,确实是利小便要药。凡小便不通,无论虚实寒热,都可加在药中作向导。单服效果更好。查古方,都用其后半截,因前半截有开破之力,后半截利水力强。若二便不通,全用更好。

治小便不通的民间药方:用明雄黄一钱,蟾酥五分(焙干 ),麝香六厘,共研细,闻之,小便即通。

(注:文中涉及的医学内容,为结合古籍理论阐释,实际医疗需遵循现代医学规范,切勿自行用药,身体不适请及时就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