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电视里的宣战演说

2025-08-23 2937字 1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警报声不知何时偃旗息鼓,留下的寂静比尖啸更让人窒息。何成摸索着按下开关,客厅的顶灯闪烁了两下,暖黄的光线勉强驱散暮色,却照不亮每个人脸上的凝重。张云飞把哭累的何小宇放在沙发上,小家伙还在抽噎,小手紧紧抓着沙发巾的边角。

“开电视看看。”公公突然开口,声音打破了沉默。这个老式液晶电视是五年前换的,平时总被何小宇霸占着放动画片,此刻屏幕亮起来的瞬间,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画面没有停在熟悉的少儿频道,而是一片刺目的红色背景,上面滚动着一行黑体字:紧急插播重要新闻。张云飞的心猛地一沉,这种画面她只在灾难纪录片里见过,那些黑白影像里的历史,好像突然从屏幕里渗了出来,缠上了他们的生活。

主播的脸出现在屏幕上,平日里总是带着温和微笑的女主播,此刻面色苍白,嘴角紧绷,连声音都带着难以掩饰的颤抖。“……根据最新消息,我国于今日18时30分遭受不明武装袭击,国家主席发表紧急电视演说……”

电视里传来电流的杂音,滋滋啦啦地搅着人心。张云飞下意识地攥紧了衣角,指尖掐进掌心——18时30分,正是防空警报响起的时间。她瞟了一眼墙上的石英钟,时针刚过七点,可这一个小时里发生的事,却像把她三十多年的人生劈成了两半。前半段是超市促销的优惠券、儿子的家长会通知、何成升职后的庆祝晚餐;后半段是刺耳的警报、远处的轰鸣,和电视里越来越清晰的“战争”两个字。

国家主席出现在屏幕上时,何成下意识地挺首了脊背。领导人的声音透过扬声器传来,每一个字都带着千钧之力,从“捍卫主权”到“全民动员”,从“紧急状态”到“坚守家园”。那些在新闻里听过无数次的政治术语,此刻变得无比具体,像冰雹一样砸在每个人的心上。

“战争……”婆婆喃喃自语,突然捂住了嘴,眼泪顺着指缝往下掉,“怎么会打仗呢?我们好好过日子,招谁惹谁了……”她的声音里满是委屈和不解,像个受了欺负的孩子。张云飞看着婆婆颤抖的肩膀,突然想起自己小时候,奶奶总说“现在日子多好,再也不用躲炮弹了”,那时她只当是老人的唠叨,从未想过“炮弹”这两个字会有一天离自己这么近。

何成一首没说话,只是盯着屏幕,眉头拧成一个深深的川字。他的手指无意识地着沙发扶手,那里还留着何小宇小时候画的蜡笔印。张云飞知道他在想什么——作为家里唯一的男人,他得撑起这片天。可他们这代人,从小在和平年代长大,学的是数理化,谈的是升职加薪,谁也没学过怎么在战争里保护家人。

电视里的演说还在继续,窗外的天色彻底黑透了,平时这个时间,小区里应该亮起点点灯火,夹杂着孩子们的嬉笑声。可现在,只有零星几户人家亮着灯,大部分窗户都黑沉沉的,像一只只闭上的眼睛。

“爸爸,他们在说什么?”何小宇不知什么时候醒了,揉着哭红的眼睛坐起来。他看不懂电视里严肃的画面,也听不懂那些沉重的词语,只是感觉到气氛不对,小心翼翼地拽了拽何成的胳膊。

何成回过神,脸上瞬间挤出一个僵硬的笑容,他把儿子抱到腿上:“没什么,叔叔在说要大家注意安全。”

“为什么要注意安全?”何小宇追问,清澈的眼睛里满是困惑,“是不是有坏人?就像奥特曼里的怪兽吗?”

这个问题像一根针,刺破了大人们强装的镇定。张云飞别过头,看着窗外漆黑的夜空,喉咙发堵。她想起自己八岁那年,也问过类似的问题。那时爷爷给她讲战争年代的故事,她指着历史书上的黑白照片问“为什么他们要躲在防空洞里”,爷爷只是叹了口气,摸了摸她的头。现在轮到她的儿子问出同样的问题,她却和当年的爷爷一样,不知道该怎么回答。

“不是怪兽,是……一些不好的事情。”何成的声音有些干涩,他笨拙地组织着语言,“就像下雨天要带伞,现在我们也要做好准备,保护好自己。”

“那什么时候才能好?我明天还要去幼儿园玩滑梯。”何小宇的声音带着孩童特有的执着,他还惦记着老师说的“明天带小红花”,惦记着放学后要吃的草莓冰淇淋,这些细碎的期待,在战争的阴影下显得格外脆弱。

电视里的演说结束了,开始播放紧急通知:关闭娱乐场所、暂停公共交通、居民非必要不外出、储备生活物资……一条接一条的消息滚动着,像一张无形的网,把整个城市罩了起来。

“得去买东西。”公公突然站起来,语气斩钉截铁,“米缸里的米不够吃太久,水也得多囤点,还有蜡烛、电池,都得备着。”他年轻时经历过物资匮乏的日子,对“储备”有着近乎本能的执着。

“现在外面太危险了,还是等明天再说吧。”张云飞下意识地反对,刚才的警报和轰鸣还在耳边回响,她不敢想象现在出门会遇到什么。

“等明天就晚了!”婆婆也反应过来,急忙站起身,“电视里都说要储备物资,大家肯定都去抢了,去晚了什么都剩不下!”她开始翻箱倒柜找钱包,手指因为紧张而有些不听使唤。

何成看着争执的婆媳,又看了看怀里一脸茫然的儿子,深吸了一口气:“我去。”他站起身,把儿子交给张云飞,“你们在家锁好门窗,谁敲门都别开,我速去速回。”

“我跟你一起去!”公公也拿起外套,“多个人多个照应,我知道哪里有小卖部,说不定还能买到东西。”

“爸您年纪大了,在家等着。”何成按住公公的肩膀,眼神坚定,“我一个人去就行,很快回来。”他走到门口换鞋,动作麻利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慌乱。张云飞看着他的背影,突然想起他们刚结婚那年,何成第一次独自出差,她也是这样站在门口,心里七上八下。可这次不一样,他要去的不是灯火通明的高铁站,而是一个刚刚拉响防空警报的城市黑夜。

“带上这个。”公公把门口的手电筒塞给何成,又从抽屉里翻出一把折叠伞,“拿着,以防万一。”

何成点点头,拉开门的瞬间,楼道里传来邻居急促的脚步声和说话声,都是要出去抢购物资的。他回头看了张云飞一眼,眼神里有担忧,有坚定,还有一丝他们这个年纪从未有过的沉重。“看好小宇,锁好门。”

门“咔哒”一声关上,隔绝了外面的嘈杂,也把张云飞的心揪了起来。她走到窗边,看着何成的身影消失在楼道口,路灯下,他的脚步匆忙却坚定。电视还在播放着紧急通知,婆婆在厨房和客厅之间来回踱步,嘴里念叨着该买什么东西,公公坐在沙发上,手指无意识地敲着膝盖,眉头紧锁。

“妈妈,爸爸什么时候回来?我想看《奥特曼》。”何小宇拉着张云飞的衣角,仰着小脸问。他还不知道,电视里的动画片己经停播了,他熟悉的世界正在一点点崩塌。

张云飞蹲下身,把儿子紧紧抱在怀里,下巴抵着他柔软的头发。“爸爸很快就回来,”她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我们先不看动画片,妈妈给你讲故事好不好?讲爷爷以前的故事。”

窗外,夜色越来越浓,偶尔有汽车急驰而过的声音,打破短暂的寂静。张云飞抱着儿子坐在沙发上,听着婆婆在厨房清点物资的声音,听着公公沉重的呼吸声,心里默默数着秒。她知道,从防空警报响起的那一刻起,从电视里传出“战争”两个字开始,他们的生活己经彻底改变了。而她八岁的儿子,或许要在一夜之间,明白和平有多珍贵,生存有多不易。

客厅的挂钟“当”地敲了八下,何成还没有回来。张云飞的心,随着秒针的跳动,一点点往下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