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疏影斋温情

2025-08-21 2631字 2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疏影斋内,暖风无声地吐纳着融融暖意,将窗外残留的寒意彻底驱散。

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令人心安的陈年书卷气和若有似无的药香。

窗边小几上,一只素净的白瓷瓶里斜斜插着几枝疏朗的梅枝,正是诗涵前日修剪的,暗香浮动,无声地涤荡着方才餐厅带来的浊气。

老夫人被庄诗涵小心翼翼地搀扶着在铺着厚软锦垫的圈椅上坐下。

脱离了那令人窒息的环境,她剧烈起伏的胸口终于渐渐平复,脸上那抹病态的红潮也褪去,只余下深深的疲惫,但眼神却比在餐厅时清亮柔和了许多。

她长长地、轻轻地吁出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这才真正放松下来。

她抬起眼,目光慈和地落在侍立一旁的庄诗涵身上,看着她略显单薄的身形和依旧平静却掩不住一丝苍白的脸颊,心中涌起无限怜惜。

“诗涵啊,”

老夫人声音温和,带着经历风波后的疲惫,却更添了几分真切的关怀,

“早上在那边,光顾着生气,也没见你吃几口东西。怕是饿着了吧?”

庄诗涵轻轻摇头,唇角弯起柔和的弧度:“姥姥,我不饿的。您别担心。”

“傻孩子,怎么会不饿?”

老夫人嗔怪地看了她一眼,枯瘦的手轻轻拍了拍圈椅的扶手,

“年轻人,饿得快。姥姥这里昨天才刚得了两盒上好的八珍糕,用料实在,火候也足,最是养脾胃。你去里间那个雕着梅花的紫檀小柜里,给姥姥拿一盒出来。”

诗涵依言,轻步走进里间。疏影斋的陈设比餐厅更为简朴雅致,处处透着主人的品味与沉淀。

她很快找到了那个精致的小柜,打开柜门,一股清甜的糕点香气混合着檀木的幽香便飘散出来。她取出一盒用素净油纸包着、系着红绳的糕点。

老夫人见她拿着糕点出来,脸上露出由衷的笑意,像个急于分享好东西的孩子:

“快,快打开。你也尝尝。这家的八珍糕,茯苓、莲子、芡实…样样都是好东西,吃着不腻口,还有股子清甜气儿,正合你的脾胃。”她示意诗涵坐在自己旁边的绣墩上。

庄诗涵小心地解开红绳,打开油纸。

果然,八块方方正正、色泽温润如玉的糕点整齐排列着,散发着的谷物与果仁混合的香气。她捻起一块,却先递到老夫人嘴边:“姥姥,您也吃一块。”

老夫人笑着微微侧头避开,眼中是化不开的慈爱:“姥姥刚用过粥,还不饿。这是专门给你留的。快吃,垫垫肚子。看你瘦的,风一吹都要倒了似的。”她催促着,目光殷切。

诗涵不再推辞,将糕点送到唇边,小口咬下。糕体松软细腻,入口即化,

茯苓的清香、莲子的微苦回甘、核桃仁的酥脆…各种滋味层次分明却又和谐交融,果然清甜不腻,温润适口一股暖意顺着喉咙滑下,驱散了身体里最后一丝寒意和紧绷。

“嗯,真好吃。”诗涵由衷地赞叹,眉眼舒展,露出难得一见的、纯粹属于少女的满足笑意,

“清甜可口,又不失本味,就像…就像咱们院子里的梅花香。”

老夫人看着她吃得香甜,比自己吃了还高兴,脸上的疲惫仿佛都被这笑容驱散了几分。

她伸手,用指腹极其轻柔地拂去诗涵唇角沾上的一点糕屑,动作充满了珍视与宠溺。

“你喜欢就好。”老夫人的声音低沉而温暖,目光深深地看着诗涵,仿佛透过她看到了更久远的时光,

“诗涵啊…今天早上,你受委屈了。那些人…唉…”她轻轻叹了口气,带着深深的无奈与失望,但随即眼神又变得坚定,“不过,你做得对。很好。姥姥…很欣慰。”

诗涵放下半块糕点,轻轻握住老夫人那只布满岁月痕迹的手。

那手枯瘦微凉,她却觉得无比温暖有力。

她抬起清澈的眼眸,里面没有委屈,只有理解和坚定:“姥姥,我不委屈。

有您懂我,护着我,诗涵心里就很踏实,很暖和。就像这八珍糕,暖到心里去了。”

老夫人低头凝视着怀中孙女沉静的侧颜,那双清亮的眼眸此刻闭着,长睫在眼下投下一小片阴影。

她心中翻涌着复杂的情绪,既有对诗涵今日挺身维护梅魂的骄傲,更有深沉的忧虑。

良久,她发出一声悠长的叹息,声音低沉而充满疼惜:

“你这孩子啊…” 指尖的动作愈发轻柔,

“向来懂得藏锋敛芒,今日却为了这‘梅’字,露了真章,展了锋芒……姥姥知道你的心意,可往后啊,只怕更要被他们视作眼中钉、肉中刺了。”

她的话语里浸满了历经世事的洞察与浓浓的忧心,“你要处处小心才是。”

庄诗涵在老夫人温暖的怀抱里蹭了蹭,像只寻求安慰的小兽。

她抬起脸,清澈的眼眸望向姥姥布满岁月痕迹却依旧清亮的眼睛,那里盛满了担忧。

她绽开一个纯粹而依赖的笑容,声音带着全然的信任,如同雏鸟归巢般安稳:

“有姥姥在,诗涵不怕的。”

老夫人心头一暖,随即又被更深的感慨淹没。

她揽紧怀中的外孙女,目光仿佛穿透了疏影斋的窗棂,投向庭院中那几株在寒风中傲然挺立的老梅。她的声音变得深沉而悠远,带着一种洞悉天地的智慧:

她手指点了点诗涵的额头,

“风霜刀剑,本是天地间的常理。那梅花之所以为世人所敬重,世人只道它凌寒绽放的姿态傲然,却常常忘了……”

她顿了顿,语气陡然转重,带着金石般的铿锵,“它那‘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的筋骨!这彻骨的严寒,是磨刀石,是熔炉!”

老夫人的目光重新落回庄诗涵脸上,眼神锐利而充满期许:“他们今日嫌你弱,笑你‘单薄’,殊不知这凛冽的风雪,正是砥砺梅骨、淬炼梅魂的机缘!避不得,也无需避!”

庄诗涵的心被姥姥的话语深深震撼。那字字句句,她感到一股暖流混合着坚定的力量从心底升起。

她轻轻从老夫人怀中起身,整理了一下素雅的衣襟,然后,面向老夫人,郑重其事地行了一个标准的晚辈礼。

她的动作优雅而庄重,脊背挺首如松,眼神清澈明亮,充满了领悟后的坚毅:

“姥姥教诲,字字珠玑,诗涵谨记于心!” 声音清越,带着不容置疑的郑重承诺。

看着外孙女瞬间挺拔如修竹的身姿和眼中燃烧的信念之火,老夫人心中既欣慰又涌上难以言喻的心酸。

她伸出手,再次将诗涵微凉的手握在自己温暖粗糙的掌心,深深凝视着她年轻却己显坚韧的脸庞,最终化作一声饱含了千般怜惜、万般不舍的沉重叹息:

“只是……苦了你了,我的好孩子……” 那叹息声在温暖的室内低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