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7章 玄级二代星舰

2025-08-18 2797字 3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两个月后。

研发中心的核心实验区,气氛凝重而炽热。

巨大的真空管道内。

幽蓝色的粒子流在多重引力场约束下,发出低沉的咆哮。

沈渊额角挂着汗珠,精神力高度集中。

感知着那狂暴能量流最细微的变化。

“单元七号引力场,频率再上调0.5%……

对!就是这里!压缩峰值稳定!”

他低吼着,手指在虚拟键盘上快如闪电。

嗡——!实验台中央。

一个结构更加复杂精密的曲率引擎核心原型爆发出前所未有的稳定幽光。

周围的空间涟漪呈现出一种奇异的、高度可控的流线型扭曲。

“成功了!”

沈渊长舒一口气,疲惫的脸上难掩狂喜。

“星海!记录数据!‘曙光II型’曲率引擎原型机。

稳定曲速提升至150C!极限曲速突破200C!

启动时间压缩至10秒!能量利用效率提升95%!”

几乎同时。

隔壁能源实验室传来星海的同步汇报:“‘烛龙II型’热核聚变反应堆原型机。

全功率测试通过!输出功率稳定在90TW!

体积仅比30TW型号增大50%!材料应力处于安全阈值!”

“好!双喜临门!”

沈渊用力一挥拳。

这两个月的废寝忘食,无数次失败重来,终于结出了硕果!

曲率速度翻了几番,能源供应也翻2倍。

这为二代星舰奠定了最强大的心脏和双腿!

他立刻投入下一代主力武器的攻坚。

基于“破军”重粒子炮的框架。

结合新引擎的能源接口和更强大的约束力场。

一门口径达到惊人的3000毫米,炮口更加狰狞,

内部流转着暗金色能量流的巨炮雏形在虚拟工作台上迅速成型。

“‘破军II型’重粒子主炮,理论威力再提升200%!

射程增加100%!充能速度加快50%!”

星海同步推演出结果。

护盾系统同样迎来升级。

“玄武II型”全频能量护盾,采用更先进的动态力场耦合算法和能量分流结构。

在“烛龙II型”澎湃能源的支撑下,防御系数再翻一倍!

对能量冲击和动能弹的瞬间抗性达到惊人水平。

“星流II型”推进引擎的推力也翻了一倍,达到了200万吨。

让常规巡航速度提升到0.95C,极限速度更是无限接近光速。

同时,加速度更快,10分钟内就能进入到巡航状态。

有了更强大的“心脏”、“双腿”、“拳头”和“盾牌”。

舰体本身的升级水到渠成。

沈渊的目标很明确:尺寸!

他要让二代星舰,也就是玄级星舰,从视觉上就碾压比邻星舰队!

“星海,以现有最坚韧的三号振金合金II型(强度提升100%)骨架为基础。

结合最新型的缓冲结构,计算在不影响整体结构强度和机动性的前提下。

各舰种的最大合理放大尺寸!”

星海眼中数据流奔涌:“计算完成。

综合引擎推力、护盾覆盖范围、武器平台需求及内部空间利用率:

天工仲裁者II(主力多用途舰):长度提升至3.5公里。

磐山级II(重装护盾舰):长度提升至4公里(更厚的复合振金和生物合金装甲层)。

雷殛级II(火力投射舰):长度提升至3.5公里(容纳更多、更大口径主炮)。

共鸣者级II(中枢指挥舰):长度提升至3.2公里(容纳更庞大探测指挥阵列)。

天梭级II(高速突击舰):长度提升至3.2公里(保证高速机动性前提下最大化)。

洞察者级II(极速侦察星舰):长度提升至3公里(保证极速与探测阵列前提下最大化)。

星辎补给舰II(后勤):长度提升至4.2公里(最大化仓储空间和提升补给速度)。

玄鲸级II(运输):长度提升至4.2公里(增强运载和仓储空间)。

提示:以上二代星舰吨位己超越现有船坞500万吨的建造极限。

最重的是星辎补给舰II型,重达1500万吨。”

“3.5公里……”

苏瑶看着星海投影出的庞然大物轮廓,倒吸一口凉气。

“这体型,光是停在那里就够吓人了!

比惩戒舰队最大的‘巨岩级’还要大出一大截!”

沈渊眼中闪烁着光芒:“这就是我们要的效果!

高等文明的‘肌肉’就得这么秀!

虽然离卡拉克森联邦的5公里还有一些差距。

但这是目前技术,包括材料强度、引擎推力、内部管线布局等,能做到的极限。

再大,结构会脆弱,机动性会暴跌,得不偿失。

3-4公里的级别,配上我们的新科技,足够形成压倒性的视觉和技术双重震慑!”

他果断拍板:“星海,立刻以此为基础,完成八款星舰的二代设计方案!

它们将是我们执行‘空城’计划,乃至未来对抗潜在威胁的主力!”

一个月后。

火星基地几座升级后达到5000万吨位船坞工厂庞大的装配平台上。

八艘形态各异、但都散发着冰冷金属光泽与磅礴气势的钢铁巨兽静静矗立。

最低都长达3公里以上的庞大舰体在强光灯下投下深沉的阴影。

新安装的“曙光II型”曲率引擎、“破军II型”主炮基座、“星流II型”推进引擎、

“玄武II型”护盾发生器阵列,无不彰显着其内蕴的恐怖力量。

这些就是刚刚下线的玄级星舰试验型号!

沈渊和苏瑶站在蓝星指挥中心。

通过全息投影凝视着这七艘庞然大物。

沈渊的眼神中充满期待也带着一丝紧张。

这是集三个月心血之大成,不容有失。

“星海,开始全面测试!一项一项来,给我盯紧每一个数据!”

沈渊沉声下令。

接下来的24小时,是整个基地神经紧绷的时刻。

“天梭级II型,常规空间机动测试通过,磁场操控系统响应优于设计指标!”

“‘曙光II型’引擎启动,曲率泡稳定形成,进入150C巡航……

坐标跳跃准确!误差小于50米!”

“‘烛龙II型’反应堆全功率输出,供能稳定!

同时驱动主炮、护盾、引擎,峰值负载下无过载报警!”

“‘破军II型’主炮充能完毕……发射!”

金属标靶上,一道凝练到极致的暗红色光束瞬间跨越虚空。

将十块从“巨石级”拆下来的装甲叠加起来复合靶标彻底气化!威力读数爆表!

“‘玄武II型’护盾全开!承受‘破军II型’攻击……

护盾强度下降80%!正在快速回充!未击穿!”

星海冷静的声音一次次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