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六章 收柿子

2025-08-19 2699字 4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第三百一十六章 收柿子

种完菜回家,在楼下碰见了拎着水桶的沈红梅。她的衣服也被汗水浸透了,头发散乱地贴在脸上。

“妈,您这是......”钱婷婷赶紧接过水桶。

“搪瓷厂也搞起了集体种菜运动,不光是各部门,连家属院的每栋老工房都参与进来了。”沈红梅喘着气说,“可把人累死了。”

沈红梅和钱宁冬直到天黑才回来,两人都累得瘫在沙发上。

“这帮老娘们,抢地盘抢得跟打仗似的。”沈红梅抱怨道,揉着酸痛的腰,“现在吃肉难,连菜都买不着,唉。”

钱婷婷心虚地低下头,暗自祈祷她妈千万别知道这主意是自己出的。她悄悄瞥了眼妈妈心里有些愧疚。

“妈,小婶说明早带我去河西道挖野菜。”钱宁秋突然说道,声音里带着几分兴奋。

沈红梅想都没想:“把老五老六也带上。”她瞪了眼正在看连环画的两个小子。

两个臭小子最近放假在家闲得发慌,整天疯玩,这下可有活干了。

“啊!”钱老五和钱老六立刻装出半死不活的样子瘫在沙发上,夸张的表情逗得钱婷婷忍俊不禁。

沈红梅懒得理会这两个捣蛋鬼,转头问钱婷婷:“今天不是该出门跑业务吗?”

钱婷婷得意地晃了晃脑袋:“项目总算搞定了,出差自然就取消啦。”她故意没提种菜的事,生怕妈妈追问起来。

这场轰轰烈烈的集体种菜运动虽然打乱了盐市人民的生活节奏,但既然是市里的号召,大家也只能积极配合了。街道上,工厂里,机关单位里,到处都能看到人们忙着种菜的身影。

招工笔试这天,会议室里挤满了七八十号人,但最终只招6个。考生们低着头,笔尖在试卷上沙沙作响。

钱婷婷坐在监考席上,目光扫过那些年轻的面孔。有几个供销社职工的子弟正在奋笔疾书,眼圈都红了。她心里暗叹一声,新时代新规矩,一切都要重新开始,谁也不能再靠关系走后门了。

考试结束后,钱婷婷本想留下来盯着,但柳家村的柿子可等不及了。那可是两万斤山柿子,要是耽误了收购时间,不知道要造成多大的损失。

一大早,她就和彭副科长坐上了去柳家村的货车。开车的是李冬梅男人龚鹏,钱婷婷坐在副驾驶上。晨光熹微,道路两旁的树木在晨风中轻轻摇曳。

“小钱,听说要拉两万斤山柿子,是真的不?”龚鹏一边开车一边好奇地问,眼睛还是直视前方。

钱婷婷点点头:“当然是真的,姐夫你也来帮忙搬运东西了,领导没通知到位啊?”

龚鹏笑道:“你们物资科的大事,哪能跟我们司机说。领导已经发话让我们跟着你干。”说这话时,他语气里还带着几分骄傲。毕竟旁边这位供销社的红人可是他媳妇的徒弟。

后座的彭副科长听着两人的对话,忍不住翻了个白眼。但想到待会要面对的工作量,他又叹了口气。

一路上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听说菜站的人最近闲得抠脚,钱婷婷不好意思地摸了摸鼻子:“马上就能接新单子了,这么多柿子要打包配送,有他们忙的。”

车子颠簸着驶过乡间小路,扬起阵阵尘土。在路上颠簸了六十多分钟,终于到了柳家村。生产队队长杨大爷早就让人在村口守着,一见车来就激动地迎了上来。

村民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不时往村口张望。寒风吹得他们缩着脖子,却没人愿意回家。大家脸上都带着期待和忐忑,时不时交头接耳地讨论着。

“你说那个钱科长真的会来吗?”一个老大娘搓着冻得通红的手,低声问身边的人。

“肯定来!杨大爷可是拍着胸脯保证的。”旁边有人答道,语气却也带着几分不确定。

杨大爷站在最前面,不停地往远处张望。虽然这几天在村民面前他一直信誓旦旦,但此刻的心情却比谁都忐忑。他知道,要是钱婷婷今天不来,自己这张老脸可就丢大了。

远处传来发动机的轰鸣声,所有人的目光都投了过去。

“来了来了!”不知谁喊了一声,人群顿时骚动起来。

杨大爷眯着眼睛仔细看了看,果然看到一辆小汽车正朝村里开来。他激动得差点跳起来,连忙整了整身上的棉袄。

车子缓缓停在村口,车门打开,钱婷婷裹着厚实的围巾走了下来。她今天戴着一顶白色渔夫帽,显得整个人更加精神。

“婷婷来啦!”杨大爷快步迎上去,一把握住钱婷婷的手,激动得声音都有些发颤,“可把你盼来了!”

钱婷婷笑着把被风吹乱的碎发塞进帽子里,“大爷,我不是说过一定来的吗?您这是不相信我?”

杨大爷连连摆手,“怎么会不信?就是、就是...”他支支吾吾地说不下去,脸上露出几分不好意思。

这时,又有两辆货车开了过来,停在小汽车后面。村民们看到货车,眼睛都亮了。有货车来,就说明钱婷婷是真的要收购他们的山柿子!

钱婷婷看了看表,直接切入正题:“大爷,咱们现在就去称重吧?这么多村民等着呢。”

“好好好!”杨大爷连连点头,激动地搓着手,“都在仓库里放着呢,我这就带你们去。”

一大群村民跟在后面,脸上的笑容就没断过。三天前钱婷婷来村里说要收购山柿子时,大家还将信将疑。但看到她给的收购价格后,全村人都疯了似的上山摘柿子。

走在钱婷婷身边的彭副科长却一直皱着眉头。作为县里派来监督的干部,他实在想不通一个小山村怎么可能在三天内凑出两万斤山柿子。

“我看啊,这事有蹊跷。”他小声对钱婷婷说,“你可别被他们骗了。”

钱婷婷笑而不语,只是加快了脚步。

仓库的大门被打开的那一刻,所有人都愣住了。

密密麻麻的箩筐堆得几乎顶到房顶,每个筐里都装着金黄的山柿子,整整齐齐地码放着。阳光从门口照进来,柿子表面泛着的光泽。

彭副科长瞪大了眼睛,这阵仗,他还真是第一次见。

钱婷婷蹲下身仔细检查箩筐里的柿子,发现每层之间都细心地垫着干草,防止柿子碰伤。她不由得感叹村民们的用心。

“都是按你说的要求摘的,七成熟。”杨大爷在一旁骄傲地说,“我们可是挨个检查过的。”

钱婷婷摸了摸柿子,满意地点头,“硬度刚好,这箩筐也做得好,一起算钱。”

“真的?”杨大爷惊喜地问,“这箩筐也能卖钱?”

“当然,这手艺不错,编得结实又不扎手。”钱婷婷站起身,“是谁编的?”

人群中传来一阵骚动,一个跛脚的男人被推了出来。他低着头,有些局促地搓着手。

“是老杨啊。”杨大爷笑着说,“他可是咱们村的编筐能手。”

杨拐子抬起头,脸上露出腼腆的笑容。往日里,村里人都因为他的腿脚不便而可怜他,没想到今天他的手艺竟然派上了用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