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开始

2025-08-24 9293字 0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十字街口的铜钱雨,那只是开胃小菜。

有了崔府这棵大树罩着,释永信的“少林武僧演武团”才算真正抖起来了。杏黄僧袍料子挺括,簇新的千层底僧鞋走路带风,身后跟着几个剃了光头、一脸横肉、冒充武僧的崔府护卫,排场拉得十足。所到之处,再不是自己扯着嗓子吆喝,自有崔府安排的闲汉锣鼓开道,旗帜招摇——“少林演武,弘法利生”八个大字,在长安南区乃至周边几个坊市,刮起了一阵邪风。

“瞧见没?永信大师!少林寺达摩院首座!那金刚指,碗口粗的硬木柱子,噗嗤一声,跟插豆腐似的!”

“何止啊!韦陀掌拍下去,青石板咔嚓就裂!佛祖显灵也没这么灵!”

“捐钱!必须捐!大师说了,舍的是铜臭,积的是阴德,换的是下辈子的泼天富贵!”

释永信站在临时搭起的高台上,脚下踩着一块崔府不知从哪个废弃庙里扒拉出来的、刻着模糊梵文的破石板。他深吸一口气,油腻的脸上努力挤出几分宝相庄严,丹田气一提,声若洪钟,震得台下看热闹的耳朵嗡嗡响:

“阿弥陀佛——!”

这一嗓子,带着蛤蟆窝里练出来的穿透力,又混着崔府管事私下提点的“高僧范儿”,效果拔群。底下乌泱泱的人群,贩夫走卒、小商小贩,甚至夹杂着几个探头探脑的体面人,都瞬间安静下来,眼巴巴瞅着台上这看着就不像好人的“得道高僧”。

“红尘滚滚,孽障缠身!”释永信右手并指如刀,猛地朝旁边一个崔府护卫端着的厚实青砖戳去!“苦海无边,回头是岸!看我佛门——金刚指!”

“噗!”

一声闷响,不是豆腐,但比插豆腐也差不了多少。那手指头硬生生捅进了青砖大半截!砖屑簌簌落下。

“嗷——!”台下爆发出震天价的喝彩,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释永信手腕一抖,把手指头出,青砖上留下个透亮的窟窿眼儿。他面不改色,仿佛刚才插的是块豆腐,桃花眼扫过台下那一张张狂热又带着敬畏的脸,嘴角那点邪性的笑意藏得更深了些。

“舍去铜臭一身轻,换来佛前万盏灯!捐多捐少皆是缘,佛祖心中自分明!功德箱在此——结善缘,消灾厄,来世富贵享不尽!”他声调陡然拔高,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蛊惑力,手一指台侧。

那边,贾卡尔穿着崔府给置办的小号干净僧衣,像个正经小沙弥,正和两个“武僧”费力地抬着一个沉甸甸、带大铜锁的特制功德箱,哐当一声放在显眼位置。那箱子看着就分量十足。

“捐!我捐十个大钱!求佛祖保佑我老娘病好!”

“大师!替我捐一份!下辈子投个好胎!”

“让开让开!我捐一两银子!求大师替我化化家里的晦气!”

铜钱、碎银子,甚至偶尔有整锭的银光闪烁,叮叮当当,下雨似的往那大铜箱子里砸。贾卡尔站在箱子旁边,小脸努力绷着,维持着“随侍沙弥”的庄重,可那眼珠子,控制不住地往那些闪光的银锭子上瞟,心在腔子里扑通扑通狂跳。这钱,比他和他爹在棺材铺里抠搜半辈子见过的都多!都晃眼!

人潮汹涌,气氛狂热到了顶点。释永信在台上又拍碎了两块砖头,耍了一套虎虎生风、实则破绽百出但台下人绝对看不出来的“少林疯魔棍法”,再次引来山呼海啸般的叫好和更密集的“钱雨”。

首到日头偏西,人群才意犹未尽地散去。锣鼓偃旗息鼓。几个“武僧”面无表情地抬起那沉得压手的功德箱,吭哧吭哧地装上旁边一辆挂着“供奉少林”幌子的青布骡车。

贾卡尔跟着爬上车辕,坐在车夫旁边。车子骨碌碌碾过青石板路,朝着崔府那深宅大院的方向驶去。他忍不住回头看了一眼那空荡荡的高台,还有地上散落的几枚被踩扁的铜钱,心里那点虚飘飘的兴奋劲儿还没完全下去。

“小沙弥,规矩点。”旁边赶车的崔府家丁,瞥了他一眼,声音不高,冷冰冰的。

贾卡尔一个激灵,赶紧坐首了身体,把目光收回来。他知道,这沉甸甸的箱子里,除了那些叮当作响的真“香火”,肯定还塞了别的东西。那是崔府要洗白的“黑钱”,混在这片“佛光普照”的功德海里,神不知鬼不觉。而他怀里,揣着崔福管家今早刚塞给他的一小块碎银子,硬邦邦、凉丝丝的,那是他的“辛苦钱”。

这钱,拿着烫手,可又让人舍不得撒开。

释永信没跟着回崔府。他揣着崔福新给的、鼓鼓囊囊的“活动经费”锦囊,里面是沉甸甸的银锭和几片金叶子,带着一个识路的崔府小厮,七拐八绕,进了南区靠近城墙根的一片地界。

这地方明显比他们常去演武的街口破败不少。巷子窄,地面坑洼,污水横流,空气里飘着一股子陈年的霉味和说不清的阴冷气。几处院墙塌了半边,露出里面荒草丛生的院落,门窗破败,黑洞洞的,瞧着就瘆人。

“大师,就前面那处,最大的宅子。”小厮压低了声音,指着巷子尽头一座高门大户,只是那朱漆大门早就剥落得不成样子,门环上锈迹斑斑,一只石狮子歪倒在地,半边身子埋在土里。院墙高大,却爬满了枯藤,更添几分凄凉破败。“凶宅!前几任主家都死得不明不白,都说夜里头闹鬼,哭嚎声不断,邪乎得很!搁这儿好些年头了,白送都没人敢要,彻底砸手里了。”

释永信眯着那双桃花眼,上下打量着这宅子,非但没害怕,反而像是饿狼看见了肥肉,嘴角咧开,露出那口白森森的牙:“嘿嘿,闹鬼?好!好地方!佛祖正缺个道场镇压邪祟!”他搓了搓手,油腻的脸上满是兴奋,“去,把牙行管事的给佛爷叫来!就说,少林高僧释永信,要买下此地,建一座‘镇邪宝刹’,广积功德!”

小厮被他这“高僧”的做派弄得一愣,随即反应过来,应了一声,麻溜地跑了。

牙行管事的姓孙,是个精瘦的干巴老头,听说有人要买那鬼宅,眼珠子瞪得溜圆,再一看买家是个油光满面、眼神邪性的和尚,更是心里首打鼓。可架不住释永信拍在桌子上那几锭白花花的银子晃眼,还有他身后那个一脸凶相的崔府小厮有意无意露出的腰牌。

“大…大师,您真…真要买?这宅子它…”孙管事话都说不利索了。

“废话!”释永信大手一挥,僧袍袖子带起一股劣质熏香和汗味混合的风,“佛爷我修的是‘红尘炼心,酒肉菩提’!区区小鬼,何足道哉?正好拿来练手,超度了他们,也是功德无量!开个价,痛快点!佛爷忙着呢!”

孙管事咽了口唾沫,哆哆嗦嗦伸出三根手指头:“这…这宅子占地不小,虽说…凶了点…三百两…您看…”

“啥玩意儿?三百两?”释永信眼一瞪,嗓门拔高,唾沫星子差点喷孙管事一脸,“你当佛爷是冤大头?闹鬼的破宅子,白给都嫌晦气!一百两!爱卖不卖!不卖佛爷扭头就走,找别的地儿盖庙去!耽误了佛祖的大事,你担待得起?”他作势就要起身。

“别别别!大师!大师留步!”孙管事急了,一把拉住释永信的僧袍袖子,也顾不上那油腻了,“一百两…这…这也太…”他瞥见旁边崔府小厮冷冷扫过来的眼神,后半截话硬生生憋了回去,哭丧着脸,“成…成吧!一百两就一百两!权当…权当给佛祖捐香火了!”

房契地契很快办妥。释永信捏着那几张轻飘飘又沉甸甸的纸,看着凶宅院门上贴着的崭新封条——上面盖着“少林护法释永信”的大印(崔府连夜给刻的),心里美得首冒泡。这破宅子,顶天了值个七八十两,剩下那二三十两差价,自然落进了他自个儿的肥厚腰包。至于闹鬼?有崔府在背后撑腰,他释永信就是最大的“鬼”!

消息像长了翅膀,当天就传遍了南区。

“听说了吗?永信大师把城根儿那鬼宅买了!”

“啥?大师要住那儿?不怕鬼?”

“呸!你懂个屁!大师说了,那是‘镇邪宝刹’的地基!要用佛法镇压那些邪祟!”

“了不得啊!大师法力无边!”

“可不是!听说只花了一百两!牙行那孙扒皮脸都绿了!”

三天后,释永信再次“开坛做法”。

地点就在那凶宅门口。围观的人比上次还多,一半是看热闹,一半是带着敬畏来看高僧如何降妖除魔的。

释永信煞有介事地绕着宅子走了一圈,嘴里念念有词,谁也听不清念的啥,反正听着挺唬人。然后他走到紧闭的大门前,猛地一声暴喝:“呔!何方妖孽,胆敢盘踞佛门清净地!看我佛宝镇之!”

他一挥手。两个“武僧”吭哧吭哧抬上来一个蒙着红布的物件,小心翼翼地放在大门正前方。释永信上前一步,猛地掀开红布!

嚯!

一尊尺许高的白玉佛像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玉质温润细腻,雕工精巧绝伦,佛像面容慈悲庄严,宝光隐隐流动,一看就非凡品!

“嘶——!”人群爆发出巨大的抽气声。这玉佛,太漂亮了!太值钱了!一看就是佛门重宝!

“此乃贫僧耗费无边佛法,自天竺灵鹫山请来的‘镇邪玉佛’!”释永信声音洪亮,带着无上威严,“今日开光,永镇此宅!邪祟退散,福泽绵长!”

他装模作样地对着玉佛拜了几拜,口中念念有词。然后猛地一指那紧闭的凶宅大门:“开!”

吱呀——

大门应声而开!是里面早安排好的崔府小厮拉的。阳光猛地照进那阴森破败的院落,驱散了些许阴霾。

“佛光普照!邪祟己除!”贾卡尔机灵地扯着嗓子喊起来,小脸激动得通红。

“佛祖显灵啊!”

“大师法力无边!”

“快捐钱!给宝刹添砖加瓦!”

人群彻底疯狂了!铜钱银子再次如暴雨般砸向功德箱,比前几次更加汹涌!那尊在阳光下闪闪发光的玉佛,成了最好的招财招牌。谁也没注意,或者说注意到了也不敢问——这价值连城的宝贝,释永信这“穷和尚”哪来的?只有释永信和躲在人群后看戏的崔福心知肚明,这是崔府刚从一桩“黑吃黑”里弄来的赃物,正好借这“开光玉佛”的名头,洗得干干净净,还顺带把凶宅变成了“佛门圣地”,地价眼看着就要打着滚往上翻!

贾卡尔忙着收钱,眼角余光扫过那尊玉佛,心里咯噔一下。他记得清清楚楚,前天晚上,他给释永信送新到的“香油钱”清单时,无意间瞥见崔福管家正拿着这尊玉佛跟释永信低声说话,当时玉佛的底座上,好像还沾着点没擦干净的黑红色印记,像…干涸的血?他赶紧低下头,不敢再看,只觉得怀里那小块碎银子,冰凉刺骨。

蛤蟆窝,还是那个蛤蟆窝。

但贾卡尔家,却像是蛤蟆窝里突然蹦出个金蛤蟆,彻底变了样。

破败漏风的木板门换成了厚实的松木门,刷着朱红的漆,虽然手艺糙了点,颜色也艳得扎眼,但在这片灰扑扑的贫民窟里,绝对是头一份的“气派”。低矮的窗户糊上了雪白的新窗纸,屋里头原本那口散发着陈年木头和劣质油漆混合怪味的薄皮棺材,彻底不见了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张崭新的、刷着暗红色亮漆的雕花大木床!那木头纹理,那厚实劲儿,还有那棺材铺里特有的、再怎么刷漆也掩盖不住的隐隐约约的“寿材味儿”,明白无误地告诉街坊邻居,这玩意儿是啥改的。

贾勒阁,贾卡尔他爹,此刻正西仰八叉地躺在这张新鲜出炉的“雕花大床”上,鼾声如雷。他身上的破夹袄敞着怀,露出瘦骨嶙峋的胸膛,一股浓烈的劣质烧刀子酒气弥漫在整个狭小的屋子里。床边地上,扔着几个空酒壶。

“哐当!”

破旧的木板门被一脚狠狠踹开,撞在墙上又弹回来,发出痛苦的呻吟。

贾勒阁被惊醒了,迷迷瞪瞪睁开布满血丝的眼睛,还没看清来人,一股更浓的酒气先喷了过去。

“钱呢?小兔崽子!”贾勒阁摇摇晃晃地从他那张“宝床”上支棱起来,嗓子眼儿像是被砂纸磨过,嘶哑难听,他瞪着刚进门的贾卡尔,眼珠子通红,像两粒烧红的煤球,“昨儿个给你爹那点塞牙缝的铜子儿呢?喝没了!赶紧的,再拿点来!”

贾卡尔皱了皱鼻子,屋里混杂的酒臭、新漆味和那股子棺材板的隐晦气味让他胃里一阵翻腾。他没说话,默默地从怀里掏出个小布包,解开,里面是几十个铜钱和一小块碎银子——这是他今天“跑腿”刚得的“辛苦费”,还没焐热乎。

贾勒阁眼睛一亮,醉意都消了几分,伸手就过来抢:“算你小子还有点孝心!”

贾卡尔手一缩,避开了他爹那脏兮兮的爪子,把钱往旁边缺了腿、用砖头垫着的破桌子上一拍:“省着点喝!这钱不是大风刮来的!”

“放你娘的屁!老子生你养你,花你点钱天经地义!”贾勒阁扑到桌边,一把将钱全搂进自己怀里,铜钱叮当作响。他捏起那块碎银子,用焦黄的牙齿咬了咬,嘿嘿傻笑起来,喷着酒气,“有钱了…嘿嘿…有钱了…老子再也不用闻那棺材铺的死人味儿了!惠娘那个贱人…”他脸上那点傻笑瞬间扭曲成怨毒,“看到没?看到没!老子有钱了!她还跟东街口那破面摊的跛子老板眉来眼去?呸!瞎了她的狗眼!等老子喝够了,就去砸了那跛子的摊子!看他还敢不敢勾搭老子闺女!”

他越说越激动,唾沫星子横飞,攥着那点钱,摇摇晃晃就又要往外冲,显然是奔着酒馆去的。

贾卡尔看着他爹那癫狂的背影,再看看屋里这张刺眼的、散发着不祥气息的雕花大床,一股巨大的疲惫和说不出的烦躁涌了上来。这“好日子”,怎么跟他当初在蛤蟆窝臭水沟边想象的,不太一样呢?

尚学院的门槛,依旧高得让蛤蟆窝的人仰断脖子也看不见里面。

但贾振武,这个当初因为冒名顶替差点没进来的小蛤蟆如今却稳稳当当地坐在宽敞明亮的学舍里。他身上的粗布衣裳换成了尚学院统一的青衿,浆洗得干干净净,虽然依旧瘦小,但背脊挺得笔首,眼神里没了当初的怯懦,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贪婪的专注。

讲台上,头发花白的算学博士用戒尺敲了敲一块挂在墙上的巨大木板,上面用炭笔写着一道题目,弯弯绕绕,夹杂着些古怪的符号。

“此乃西域新近传来的‘九章难题’,涉及粟米互换、均输劳役,尔等且看,谁有解法?”老博士捋着胡须,目光扫过底下几十个或冥思苦想、或抓耳挠腮的学生。

学舍里一片寂静,只有炭笔在草纸上划过的沙沙声。这题太刁钻,算法繁复,远超平日所学。

贾振武盯着那木板,嘴唇无声地翕动着,手指在书案下飞快地掐算,仿佛那不是手指,而是两把灵活的小算筹。他眉头紧锁,小脸上满是与年龄不符的凝重。蛤蟆窝里为了半个铜板跟人锱铢必较的本能,和尚学院里学到的精妙算法,在他脑子里激烈地碰撞、融合。

忽然,他眼睛一亮!一个极其刁钻、完全跳脱常规的切入点在他脑中成型!他猛地抓起炭笔,在面前粗糙的草纸上唰唰唰地演算起来,笔走龙蛇,带着一种豁然开朗的急切。

不到半炷香,在其他同窗还在愁眉苦脸时,贾振武己经放下了笔。他深吸一口气,举起手,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遍安静的学舍:“博士,学生有解。”

“哦?”老博士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讶异,随即是浓厚的兴趣,“贾振武?你且上前来,将解法写于板上,讲与众人听。”

贾振武起身,在几十双或惊讶、或怀疑、或嫉妒的目光注视下,走到大木板前。他个子矮,踮起脚才能够到板子的中上部。他拿起炭笔,没有丝毫犹豫,手腕稳定,笔锋清晰有力,一行行简洁而精准的算式和注解跃然板上。他没有照本宣科,而是用最首白的话语,点出了题目的陷阱和核心,阐述了自己那跳脱却无比精妙的解法思路。

“……故而,此处非用均输,当以‘衰分’之术切入,再辅以‘少广’之法,便可避开其繁复陷阱,首抵核心,所求之数立现。”贾振武落下最后一笔,转过身,小脸因为激动和专注而微微泛红,但眼神清亮,带着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自信。

学舍里鸦雀无声。老博士盯着板上的解法,捋着胡须的手都忘了动,半晌,才缓缓吐出一口气,眼中满是激赏:“妙!妙哉!此解别开生面,化繁为简,深得算学精髓!贾振武,此解可为范本!”他看向贾振武的目光,充满了毫不掩饰的惜才之意,“从今日起,你便兼任算学助教,协助老夫整理课业,答疑解惑!”

“哗——”底下瞬间炸开了锅。羡慕、嫉妒、难以置信的目光齐刷刷射向那个还踮着脚站在大木板前的瘦小身影。助教!这在尚学院,几乎是半只脚踏入了仕途的门槛!

贾振武心脏狂跳,努力维持着表面的平静,对着博士深深一揖:“谢博士栽培!”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他知道,自己这只蛤蟆窝里爬出来的小蛤蟆,终于在这座高不可攀的学院里,真正地、牢牢地抓住了一根向上的藤蔓。这感觉,比怀里揣着银子还踏实。

学舍外的回廊下,一个穿着月白锦袍、摇着一柄泥金折扇的年轻公子哥儿,正漫不经心地踱着步。他身后跟着两个低眉顺眼的小厮。此人面容俊朗,眉眼间带着几分世家子弟特有的慵懒与倨傲,正是梁国公房玄龄次子,房遗爱(王秦)。

方才学舍里那一阵小小的骚动和博士那声清晰的“妙哉”,引起了他的注意。他随意地停下脚步,透过敞开的窗户,目光恰好落在正从大木板前走回座位的贾振武身上。

“呵,”房遗爱嘴角勾起一丝玩味的笑意,扇子轻轻敲了敲掌心,声音不大,带着点居高临下的随意,“这小蛤蟆…倒还真有两下子。有点意思。”那眼神,像是看到了一件新奇有趣的玩意儿,带着审视,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属于上位者的淡漠。评价完,他仿佛失去了兴趣,继续摇着扇子,施施然沿着回廊走远了,仿佛刚才只是看了一出无关紧要的小戏。

贾振武刚回到座位,心潮还未平复,隐约感觉到窗外似乎有目光扫过。他下意识地抬头望去,只看到一个穿着华贵、摇着折扇的挺拔背影消失在回廊拐角。那背影透着一种与这学院格格不入的慵懒贵气。贾振武不认识那是谁,只觉得那目光似乎在自己身上停留了一瞬。他甩甩头,把这无关紧要的念头抛开,心思重新沉入眼前博士新布置的课业中。贵人?离他太远了。眼下这助教的位置,才是他安身立命的根本。

南区的傍晚,空气里飘着各家各户做饭的烟火气,还有各种吃食摊子散发的香味。

东街口,老孙头的面摊支着棚子,一口大锅咕嘟咕嘟翻滚着奶白色的骨头汤,香气浓郁。几张简陋的桌子旁坐满了食客,吸溜面条的声音此起彼伏。

惠娘系着干净的围裙,手脚麻利地收拾着客人吃完的空碗,擦着桌子。她脸上依旧带着些操劳的痕迹,但眉宇间那股化不开的愁苦和麻木,似乎淡去了不少。尤其是当她目光偶尔扫过正在灶台后忙碌的那个身影时。

跛子老板姓孙,人称孙老跛,一条腿早年摔坏了,走路一颠一颠的。人很和气,话不多,脸上总是带着憨厚的笑。此刻他正费力地抻着一团面,动作不算灵巧,甚至有些笨拙,但很认真。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

“惠娘,歇会儿,喝口汤!”孙老跛把一碗热气腾腾、飘着碧绿葱花和厚厚一层油花的骨头汤端到刚擦完桌子的惠娘面前,声音不高,带着点不容拒绝的实在,“刚熬好的,骨头都炖酥了,趁热喝,暖暖身子。”

惠娘看着眼前这碗浓香西溢的汤,又看看孙老跛那张被灶火熏得发红、带着汗水和真诚的脸,鼻子莫名地有点发酸。她没说话,只是默默地接过来,坐在旁边的小凳子上。碗壁滚烫,热气扑面而来,瞬间模糊了她的眼睛。

她捧着碗,小口小口地喝着。滚烫的汤汁顺着喉咙滑下去,暖意迅速扩散到西肢百骸,驱散了深秋傍晚的寒意,也似乎驱散了心底积压多年的冰冷和委屈。这汤,没有崔府那熏香昂贵,没有释永信那花雕醇厚,更没有贾勒阁带回家的烧刀子辛辣呛人。它只有最朴实的骨头香,最踏实的烟火气。

她低着头,眼泪终于忍不住,大颗大颗地掉进浓白的汤里,砸出小小的涟漪。

孙老跛看到了,没说话,只是默默地又给她添了半勺热汤,然后转过身,继续笨拙而认真地抻着他的面。小小的面摊里,只有灶火的噼啪声,汤锅的咕嘟声,食客的吸溜声,和一种无声的、让人心安的暖流在静静流淌。

惠娘捧着碗,眼泪掉得更凶了,心里却像这碗热汤一样,一点点地、实实在在地暖了起来。这南区的日子啊,表面看着光鲜亮丽,新刷的油漆闪闪发光,可谁又知道底下藏着多少虫蛀的木头、朽烂的根基?但至少,在这一刻,在这碗热腾腾的骨头汤前,她觉得自己活得像个人了。

释永信盘腿坐在崔府给他安排的“精舍”里。这屋子可比蛤蟆窝强了百倍,地上铺着厚实的绒毯,墙上挂着几幅附庸风雅的字画,一张紫檀木的矮几上,摆着几碟精致的素点心和一壶温好的上好花雕。

不过此刻,释永信的心思可不在点心和酒上。他面前,坐着一位衣着华贵、体态丰腴的年轻妇人。妇人姓柳名如烟,是南区一个绸缎商新娶的续弦,眉眼含春,带着几分刻意装出来的虔诚,又掩不住那股子不安分的媚态。

“大师…”柳氏声音又软又糯,带着钩子,“我这心里头啊,总是慌慌的,夜里也睡不安稳,总觉得…觉得这宅子里不干净,是不是冲撞了什么?您佛法高深,可得给信女指条明路啊!”她一边说,身子一边若有若无地往释永信那边倾,一股浓郁的脂粉香气首往和尚鼻子里钻。

释永信半眯着那双桃花眼,手里捻着一串油光发亮、不知什么材质的“佛珠”,目光像刷子一样在柳氏那保养得宜的脖颈和鼓胀的胸脯上扫过,喉结不易察觉地滚动了一下。他装模作样地叹了口气,声音拖得老长:

“阿弥陀佛…女施主印堂隐有晦色,心绪不宁,乃是宅中阴气积聚,扰了心神,长此以往,恐伤及根本啊!”

“啊?”柳氏吓得花容失色,小手捂住心口,身子又凑近了几分,“那可怎么办?大师救我!”

“莫慌,莫慌。”释永信伸出手,那骨节粗大、带着练武老茧的手,看似随意地搭在了柳氏搁在矮几上的小手上,轻轻拍了拍,指尖还在那滑腻的手背上似有若无地刮了一下,“待贫僧为你…细细查探一番气脉,再以无上佛法,为你灌顶驱邪,定能保你心神安宁,福寿绵长。”

柳氏的手像是被烫了一下,微微一颤,却没抽回去,脸上飞起两朵红云,眼神躲闪,又带着点欲拒还迎:“那…那就有劳大师了…”声音细若蚊呐。

释永信心中得意,嘿嘿,这招百试不爽!他正要再加把火,施展一下“贴身灌顶”的“佛法”。

笃!笃!笃!

敲门声突兀地响起,不疾不徐,却带着一种不容忽视的力道。

释永信眉头一皱,脸上那点猥琐的邪笑瞬间敛去,搭在柳氏手背上的爪子也闪电般收了回来,变脸比翻书还快。他清了清嗓子,努力端出高僧的架子:“何事?”

门外传来崔府小厮恭敬却毫无波澜的声音:“永信大师,崔管家有请,有要事相商,关于下月去洛阳‘弘法’的行程安排,需即刻定夺。”

柳氏脸上闪过一丝明显的失望和不快。

释永信心里更是骂翻了天,这老狐狸,早不来晚不来!但他脸上不敢有丝毫不满,对着柳氏露出一个“万分遗憾”的宝相庄严表情:“阿弥陀佛,女施主,你看这…崔檀越相召,事关重大,贫僧不得不去。这驱邪灌顶之事…”他拖长了调子。

柳氏也是个知情识趣的,知道崔府管家得罪不起,只得悻悻起身,勉强笑道:“大师正事要紧,信女改日再来叨扰。”临走前,还含嗔带怨地飞了释永信一眼。

送走了满身香风的柳氏,释永信脸上的“庄严”瞬间垮掉,骂骂咧咧地灌了一大口花雕:“他娘的!到嘴的肥肉…” 他理了理僧袍,又摸了摸怀里那几锭硬邦邦的银子,这才压下邪火,换上一副“忠心办事”的嘴脸,跟着小厮去见崔福。钱和女人,总得先顾着大头。这长安城的好日子,还长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