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斗愈发激烈,朱棣与圆德的身影在千佛壁前交织。朱棣通背拳攻势如潮,每一次出拳都带着破竹之势,试图在这凌厉的攻击中逼圆德说出姚广孝的下落。而圆德的少林长拳沉稳刚健,防守得滴水不漏,偶尔的反击也让朱棣不敢有丝毫大意。
脱脱与圆寂这边也是战况胶着。脱脱手中的蛇鳞软剑如灵动的毒蛇,在圆寂周身游走,寻找着进攻的破绽。圆寂则凭借着龙爪手的刚猛,一次次将脱脱的剑招挡开。突然,脱脱瞅准圆寂防守的一个小空当,手腕一抖,软剑如闪电般刺向圆寂的胸口。圆寂反应极快,侧身一闪,同时伸出右手,以龙爪手去抓脱脱的剑身。只听“嘶啦”一声,圆寂的僧袍被划破一道口子,但他的龙爪手也稳稳地抓住了剑身。
就在这时,朱棣瞅准圆德防守的一个间隙,施展出通背拳中的“黑虎偷心”,右拳如猛虎出笼,带着强劲的力量朝着圆德的胸口轰去。圆德心中一惊,急忙收腹提气,身体向后仰去,堪堪躲过这致命的一击。然而,朱棣的这一拳气势太猛,拳风带起的气流吹得圆德脸颊生疼。
圆德稳住身形后,眼中闪过一丝决然。他大喝一声,施展出少林长拳中的绝招“罗汉降龙”。只见他双掌快速挥舞,如同两条蛟龙在翻腾,朝着朱棣扑去。这一招刚猛无比,掌风呼啸,带着排山倒海的气势。朱棣感受到这股强大的压力,不敢硬接,连忙向后退去。
就在朱棣后退的瞬间,圆德趁机向前一步,双手成掌,朝着朱棣的双肩拍去。朱棣反应迅速,双手交叉格挡,挡住了圆德的攻击。但圆德这一击力量极大,震得朱棣双臂发麻。
朱棣心中暗忖,这样僵持下去不是办法,必须想个计策。他灵机一动,故意露出一个破绽,假装被圆德的攻击逼得手忙脚乱。圆德见状,以为有机可乘,加快了攻击的节奏。当圆德再次出拳时,朱棣突然侧身一闪,同时伸出左手,抓住圆德的右臂,然后用通背拳中的“靠打”技巧,将身体的力量全部集中在肩膀上,猛地朝着圆德撞去。
圆德猝不及防,被朱棣撞得身体一晃。朱棣趁势追击,又是一连串的通背拳招式打出。圆德一时间有些手忙脚乱,防守出现了一些漏洞。
脱脱那边,看到朱棣占了上风,也更加勇猛起来。他用力一扯被圆寂抓住的软剑,同时飞起一脚踢向圆寂的腹部。圆寂被踢得松开了手,向后退了几步。脱脱趁机挥舞着软剑,朝着圆寂发起更猛烈的攻击。
就在朱棣以为即将拿下圆德的时候,圆德突然深吸一口气,稳住身形。他双眼紧闭,口中念念有词,仿佛在凝聚着某种力量。片刻之后,他睁开双眼,眼中闪过一道精光。只见他再次施展出少林长拳,这一次的拳法比之前更加刚猛,每一招都带着强大的气场。
圆德快速地朝着朱棣攻去,一拳接着一拳,招招相连,不给朱棣丝毫喘息的机会。朱棣被圆德这突然的爆发打得有些招架不住,连连后退。圆德乘胜追击,双手成拳,如流星般朝着朱棣的头部和胸部打去。朱棣急忙用手臂护住要害,勉强抵挡着圆德的攻击。
此时,山林中突然传来一阵悠扬的钟声。这钟声清脆悦耳,仿佛有一种神奇的魔力,让正在战斗的众人都不由自主地停了下来。那钟声在山林间回荡,宛如一首神秘的乐章,穿透了每个人的心灵,驱散了战斗带来的紧张与戾气。
圆德听到钟声后,双手合十,对着朱棣说道:“燕王殿下,今日暂且罢手。”他的声音平和而沉稳,仿佛这钟声赋予了他更深的宁静与智慧。他低垂的眼眸中透着慈悲。
朱棣喘着粗气,看着圆德,心中虽然不甘,但也知道不能再继续打下去了。刚刚那一番激烈的打斗,让他的体力有所消耗,胸膛剧烈地起伏着。他整理了一下衣衫,试图让自己看起来更有威严,说道:“那行啊,送我们进去,不然咱继续!”说完,朱棣撸起袖子就想接着打。
圆德摇了摇头,慢慢说道:“燕王殿下,不是贫僧不愿,而是不能。此千佛壁,每次打开都会沉寂许久,除非里面的人……”话说一半,圆德还是没有继续说下去。他微微叹了口气,眼神中流露出一丝无奈。但是在场的谁都不是傻子,这话外音谁都懂,似乎只有里面的人主动开启或者死干净了,千佛壁才会再次打开。
“我还就不信了。”朱棣懒得搭理他,在他看来,圆德不过是在找借口阻拦自己。谁知道这秃驴是不是骗自己的。他心中充满了疑惑和好奇,更加坚定了要探寻千佛壁背后秘密的决心。
朱棣慢慢来到千佛壁面前,仔细端详着上面的画面。上面画着的是迦叶尊者拈花一笑的故事。只见画面中,世尊释迦牟尼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众人皆不解其意,唯有迦叶尊者破颜微笑。那笑容仿佛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和禅意,让人看了心生敬畏。只不过被有心人在空闲处加上了不曾出现过的佛陀才拼凑出的千佛壁。整个画面显得有些繁杂,但又有一种神秘的和谐感。
“啧,这么多佛陀,这谁能数得清啊?”朱棣随口说了一句。他的目光在千佛壁上扫视着,那些形态各异的佛陀仿佛都在诉说着不同的故事。身后跟上来的圆德说道:“燕王殿下,这千佛壁上一共刻有一千零二十西个佛陀。除了明确有过记载的佛陀以外,被故意刻上去的佛陀共有七百一十二位。最明显的就是最上方的过去佛燃灯法祖和未来佛弥勒法祖。只不过那中间的一位,不知道是谁罢了。”圆德的声音低沉而平静,仿佛对这千佛壁的每一处细节都了如指掌。
朱棣顺着圆德手指的方向看去。在释迦牟尼佛身后,确实出现了三个格外巨大的佛像。一个是过去佛燃灯古佛,他的形象庄严肃穆,手持如意,仿佛在照亮过去的时光;一个是未来佛弥勒尊者,他大肚便便,笑容可掬,给人一种祥和的感觉;至于中间那个,只留下了个印记,并不能猜出个大概。那个空白的位置仿佛是一个巨大的谜团,吸引着朱棣的注意力。
“过去,现在,将来,三佛齐聚。不过既然是释迦牟尼为尊,那肯定就不是那俩老不死的。那个位置会是谁呢?”朱棣挠了挠头,他的目光落在空出来的那个位置上。看了一会,朱棣有些迷茫了。他试图从自己的记忆中寻找线索,但却一无所获。在他曾经经历过的一生中,并没有出现过这样的事情,但是在另一个朱棣的人生中,让三世佛一个圆寂,一个转世,另一个销声匿迹的好像是另一个佛祖。
虽然整个千佛壁讲的是迦叶尊者拈花一笑的故事,但是单看三世佛,却仿佛是有一种戒备的架势。过去佛燃灯古佛微微眯着眼睛,仿佛在警惕着什么;未来佛弥勒尊者虽然依旧面带笑容,但那笑容中似乎也隐藏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忧虑;而释迦牟尼佛则端坐在中间,双手结印,仿佛在守护着什么秘密。
“难道那位无名的佛并不是正佛?”顺着这个思路走,朱棣感觉自己的脑子有些乱。他的脑海中不断浮现出各种猜测和疑问,仿佛陷入了一个巨大的迷宫。他试图理清思绪,但却越想越复杂。在这个神秘的千佛壁面前,他仿佛变成了一个懵懂的孩童,对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敬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