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追击瓦剌残部

2025-08-24 2434字 8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回到中军大帐之后,阳光透过缝隙照了进来,光影在墙壁上不断晃动。朱棣坐在主位上,神色凝重,他抬手轻轻摆了摆,让人叫来了朱珪。不一会儿,朱珪匆匆赶来,抱拳行礼后站在一旁,等候朱棣的吩咐。

朱棣目光深沉,缓缓开口道:“朱珪,你暂时遮掩军队伤亡过半的事情,切不可让消息外传,以免扰乱军心。”

朱珪连忙点头,应道:“王爷放心,我定会安排妥当,不会让消息走漏分毫。”

朱棣接着又看向图凌,说道:“图凌,你立刻去集结新军,将他们整编进燕王军。要尽快提升他们的战斗力,以备后续之需。”图凌领命后,快步离去。

待图凌走远,帐内只剩下朱棣和朱珪。朱棣沉默了片刻,似乎在组织着语言。然后,他第一次向朱珪袒露了自己的心声。他微微皱眉,看着朱珪问道:“朱珪,如果有一天我真当皇帝了,那你认为我会是什么样的皇帝?”

朱珪听后,先是一愣,随即陷入了沉思。他整理了一下思绪,缓缓说道:“王爷,若您真登上那九五之尊之位,定能成为一位名垂青史的圣明君主。就如历史上的汉武帝,他雄才大略,北击匈奴,南平百越,开拓了大汉的广阔疆土,让汉朝声威远扬。而王爷您,在战场上亦是勇猛无畏,指挥若定,带领我军多次取得胜利。若您为帝,定能开疆拓土,让我大明朝的疆域更加辽阔。

再者,唐太宗李世民,他虚心纳谏,任用贤能,开创了贞观之治,使得百姓安居乐业,国家繁荣昌盛。王爷您向来礼贤下士,广纳人才,麾下谋士如云,将领如雨。若您登基,定能像唐太宗一样,任用贤良,治理国家,让天下百姓过上富足安稳的生活。

还有那宋太祖赵匡胤,他杯酒释兵权,加强中央集权,稳定了国家的统治。王爷您推行新型军制,让军队更具凝聚力和战斗力,若您成为皇帝,定能进一步完善国家的制度,让朝廷更加稳固。

王爷,您心怀天下,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成为皇帝之后,您定能像这些千古明君一样,文治武功,开创一番伟大的事业,成为百姓敬仰、后世传颂的圣君。”

朱珪说完,目光坚定地看着朱棣,眼神中充满了信任和期待。朱棣听着朱珪的一番话,陷入了深深的思索,他的眼神逐渐变得明亮而坚定,仿佛在心中勾勒出了一幅宏伟的蓝图。

朱棣一挥手,那动作干脆而果决,仿佛要斩断所有不必要的言语。他打断了朱珪想继续说下去的念头,微微叹气,感慨道:“朱珪啊,我原以为你是个首臣,什么时候你也学会说这样的轱辘话了?”他的眼神中带着一丝审视,却也并无太多责怪之意。

朱珪嘴角一扬,脸上带着自信而真诚的笑容,说道:“这并非是什么车轱辘话,而是臣内心的真实想法。王爷您的才能、抱负,皆有目共睹,若能君临天下,必然是万民之幸。”他的语气坚定,眼神中满是对朱棣的敬仰。

朱棣微微皱眉,没有在这个话题上继续纠缠,转而问道:“如今营寨之内能战之兵还有多少?”他的声音低沉而有力,透露出对当前局势的关切。

朱珪没有丝毫犹豫,立刻回答道:“如果刨去警戒的部队,大概只有一万五千余人。”他的语气沉稳,对军队的情况了如指掌。

朱棣的目光缓缓落在一旁己经快碎成沫的方天画戟上,那戟身虽然残破,但曾经的锋芒似乎还在闪烁。他的眼神变得锐利起来,说道:“组织五千人,我要骑兵,晚上我亲自带队灭了瓦剌!”他的声音中充满了愤怒和决心,仿佛要将所有的仇恨都倾泻在瓦剌人身上。

自己的部队受到了这么大的伤亡,朱棣的心中充满了怒火。他不相信瓦剌那边能一点破事没有,毕竟那鬼魂大军一出来就是无差别攻击,管你汉人胡人瓦剌人,统统都在他们的攻击范围之内。那些惨死在战场上的士兵,他们的鲜血不能白流,他要让瓦剌人付出惨痛的代价。

“王爷,前往刺探军情的探马还没有回来,现在出兵是不是太仓促了?”朱珪看到朱棣的眼神,自然知道他在想什么。但是作为一个文臣,他深知战争的残酷和不确定性,自然是要为了最大化的利益去争取的。现在追击瓦剌,并不是个理想之举。他的语气中充满了担忧和劝说。

“哼!”朱棣冷笑一声,那笑声中带着一丝不屑和决绝。然后他大步走到营帐门口,微微仰头,对着空旷无垠的天空吹起来鸟哨。那鸟哨声清脆而悠长,在夜空中回荡。

不多时,天空中忽然传来了一阵鹰叫声。那声音尖锐而响亮,仿佛是从遥远的天际传来。朱珪他们还没有反应过来,一道黑影如闪电般从军营中一穿而过,速度之快让人眼花缭乱。紧接着在朱珪和冯双双震惊的眼神中,地面上出现了一个小纸团。

朱珪此时心中都不免有些嘀咕。自己派了将近百人的小团队都没有找到瓦剌残部的行踪,王爷这只老鹰怎么知道的?难道王爷还有其他部队吗?他的心中充满了疑惑,但他还是忍住没有问出口。毕竟作为一个臣子,什么该知道,什么不该知道还要王爷来告诉的话,那是真不如首接抹脖子算了。他只是默默地捡起地上的纸团,递给了朱棣,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敬畏。

朱棣缓缓地展开纸团,目光落在上面的字迹上。他仔细阅读着每一个字,脸上的表情逐渐放松下来。

“向北三十里,有个山谷入口,残存的瓦剌部族全在那里,人数大概在一万六千到三万人,可战兵力不足一万五千人。”朱棣轻声念道,然后如释重负地松了一口气。

他抬起头,看着朱珪,眼中闪过一丝自信和决断:“我带五千骑兵过去,足够了。”

朱珪瞪大了眼睛,满脸惊愕,似乎被朱棣的话震惊得说不出话来。他呆呆地望着朱棣,脑海中飞速闪过各种念头。

这才过了多久?王爷怎么会如此迅速地掌握了这么详细的情报?朱珪不禁对朱棣的能力感到惊叹。

朱棣注意到朱珪的表情,心中不禁涌起一股得意之情。他微微一笑,心想:这成吉思汗果然名不虚传,不愧是草原霸主。这么快就有了结果,看来还是得胡人治胡啊!

朱珪终于回过神来,他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保持平静:“王爷,这……这消息可靠吗?”

朱棣嘴角微扬,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放心吧,这消息绝对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