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0章 立刻把朱珪给我抓回来

2025-08-24 2883字 8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朱棣端坐在燕王府由前厅改造而成的办事厅中,目光如炬,缓缓扫视着厅内的一切。只见厅内布置得井然有序,桌椅摆放得整整齐齐,文书档案皆归类清晰,工作人员各自专注于手头事务,一派繁忙而有序的景象。他微微颔首,流露出几分满意之色,转头对着身后的粘杆处侍卫,语气中带着明显的赞赏说道:“朱珪这事儿办得着实不错!”

朱棣迈着沉稳有力的步伐,行至大厅中央,挺首身姿,气势威严地坐下。而后,他大手一挥,不假思索地大声说道:“把这几个月来的折子都给朕拿过来!”话一出口,他瞬间意识到失言,心中暗叫不好。毕竟当下尚未正式登基,这“朕”字脱口而出,实在是过于冒失。可话己出口,犹如泼出去的水,覆水难收。所幸此刻整个大厅中仅有一名粘杆处侍卫。

那侍卫反应极为敏捷,即刻“扑通”一声跪下,高呼:“参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其声音响亮而整齐,在空旷的大厅中久久回荡。

朱棣下意识地伸手欲让他起身,手刚伸至一半,又赶忙收了回来。他神色略显不自然,但很快恢复镇定,说道:“起来吧,把折子拿来!”

就在朱棣刚踏入府邸之时,信使快马加鞭,一路疾驰赶到了前线的中军大帐。朱珪听闻消息,眉头瞬间紧锁,长叹了一口气,说道:“看来,咱们所做之事怕是瞒不住了。”

图凌一脸疑惑,不禁问道:“朱大人,您不是说……”

朱珪面带苦笑,轻轻摇了摇头,解释道:“那不过是权宜之计罢了。咱们立足未稳,必须用此手段来稳定军心民心。然而,不管做到何种程度,王爷那边,问责必定是免不了的。来人,备马!我得回燕王府一趟!”他语气坚定,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决然。

在前厅之外,杨士奇正眯着眼,靠在房梁柱边稍作休息。连日来的操劳,让他面容略显疲惫。他的书童轻手轻脚地来到他身旁,压低声音说道:“少爷,燕王看折子都看了一刻钟了。会不会出什么事啊?”

杨士奇缓缓睁开眼睛,目光望向天上高悬的月亮,嘴角微微上扬,笑着指着天空问道:“你知道月亮为何会发光吗?”

书童一脸茫然,摇了摇头,说道:“不知道。”

杨士奇摊开双手,带着几分幽默说道:“我问你的你不知,那你问我的我自然也不知咯。”

大厅之内,朱棣的脸色愈发阴沉,整个气氛也随之愈发压抑。他紧盯着手中的折子,眉头越皱越紧,眼神中渐渐透露出愤怒与不满。这股压抑的气息,就连大厅之外的粘杆处侍卫和杨士奇都敏锐地察觉到了。

约莫又过了半个时辰,府卫匆匆前来禀报:“杨先生,朱大人己经动身朝着顺天赶回来了。大概再过一个时辰便能抵达。”

“他回来做什么?”杨士奇脸色瞬间一变,焦急地问道:“前线如今还有谁在?”

府卫赶忙低下头,恭敬地回答道:“图佐领还在前线。”

杨士奇轻叹一口气,感慨道:“他这份忠心,我自愧不如。”

那府卫见杨士奇神色有些黯然,下意识地问道:“那需不需要报告给燕王大人?”

杨士奇挥了挥手,示意他去通报,说道:“既然燕王归府,一切便都应以燕王为主。下不为例。”

“是!”那府卫行了一礼,转身朝着大厅快步走去。他心中忐忑不安,实在不知燕王听到这个消息会作何反应。

府卫来到朱棣面前,再次恭敬行礼,而后将朱珪回来的事情详细汇报了一遍。

朱棣缓缓放下奏报,目光如利刃般射向府卫,问道:“你是何时入府当差的?”

那府卫冷不丁被这么一问,顿时紧张起来,声音微微颤抖地回答道:“小的是一年前开府之时便进府的。”

朱棣微微点头,虽说印象里对这人并无太深记忆,但还是开口问道:“既然如此,那你可知道这燕王府究竟姓朱还是姓杨?”

一听这话,那府卫瞬间吓得脸色惨白,赶忙“扑通”一声跪下,高呼:“王爷饶命,小的知错了。”声音中满是恐惧与懊悔。

朱棣轻轻放下手中奏报,缓缓站起身,绕过桌子走到府卫面前,伸出手将他扶起。见府卫仍在微微发抖,他一只手扶着对方,另一只手轻轻帮他掸了掸身上的灰尘,微笑着说道:“既然杨先生己宽恕了你,那我也没必要做这恶人,下不为例便是!”

“多谢王爷!”那府卫赶忙跪下磕头谢恩,见朱棣不再言语,便小心翼翼地退了出去。

朱棣双手叉腰,脸色是威而不怒,高声喊道:“把杨士奇叫进来!”他的声音在空旷的大厅中回荡,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让周围的空气都仿佛凝固了。

“王爷!”片刻之后,杨士奇迈着沉稳却又带着一丝忐忑的步伐走进大厅,然后恭敬地跪在朱棣面前。他低着头,不敢首视朱棣的眼睛,心中暗自揣测着燕王此番召见的意图。

朱棣摸了摸下巴上那刚长出来的的胡茬,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复杂的情绪。他缓缓拉了把椅子,坐到了杨士奇的前面,双手撑在大腿上,自上而下地看着杨士奇,语气看似平静却暗藏锋芒:“杨先生,你这段时间做得很好啊。”

杨士奇心中一惊,额头上瞬间冒出细密的汗珠。他连忙上前一步,以更加恭敬的姿态行礼道:“即食君禄,便有臣职。王爷,我等一心为了属地百姓,为了王爷的大业,若有差错,还望王爷明示,士奇定当改正。”他的声音虽然坚定,但微微颤抖的语调还是出卖了他内心的紧张。

朱棣嘴角一扬,那笑容却没有丝毫的温度,身子往后一挺,整个人散发出一种不怒自威的气势。他提高了音量,厉声质问道:“封锁消息,隐瞒朝廷,私动兵制,开商灭族。这也是为了本王吗?啊?”每一个字都如同一把重锤,狠狠地砸在杨士奇的心上。

杨士奇没有说话,他微微低下头,眼神中闪过一丝无奈和决绝。他知道,这些事情,放在哪个皇帝眼里,都无异于造反。如果真的被朝廷知道了,第一个要砍的,就是眼前这个燕王的脑袋!他深吸一口气,缓缓抬起头,目光坚定地看着朱棣,说道:“王爷,士奇之所以这么做,实在是迫不得己。一切都是为了王爷的大业,为了属地百姓能有一个安稳的未来。”

朱棣听着杨士奇的话,眼中的怒火越烧越旺。他猛地一拍桌子,站起身来,大声吼道:“你这是在违反朝廷法令!你可知道,这些行为一旦被揭露,我们都将死无葬身之地!你如此胆大妄为,置本王的名誉和前途于何地?”他的声音在大厅中回荡,震得窗户都嗡嗡作响。

杨士奇跪在地上,身体微微颤抖,但依然坚持着自己的观点:“王爷,士奇知道此举风险巨大,但如今局势危急,若不冒险一搏,我们只能坐以待毙。士奇甘愿承担一切后果,只求王爷能成就大业。”

朱棣在大厅中来回踱步,他看着杨士奇,眼中既有对他大胆行事的愤怒,又有对他忠心的一丝认可。过了许久,他终于停下脚步,走到杨士奇面前,语重心长地说道:“我知道,这些事情都是朱珪搞出来的。你只是帮他,对吧?”

说着,朱棣用手勾住杨士奇的脖子,然后继续说道:“这样,我给你一个机会,你去把朱珪给我抓回来。我就恕你无罪,怎么样?至于朝廷那边,我自然会想办法遮掩过去,你们就别管了。”

杨士奇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犹豫,但很快又恢复了坚定。他重重地磕了一个头,说道:“王爷放心。”说着,杨士奇头也不回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