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它来了

2025-08-21 2685字 6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日历一页页翻过,西季更迭。当洛星冉再次站在熟悉的靶场上,听着枪声与飞碟碎裂声交织的乐章,才惊觉又一年光阴悄然流逝。全国赛、青运会、省市邀请赛……大大小小的赛事如同磨刀石,不断砥砺着她的技术和心智。胸前的奖牌记录着汗水与荣光,也沉淀下更深的渴望和对自身极限的认知。

新一年的训练周期开启,队里规划的重头戏依然是——广州外训。只是这一次,出发的底色被蒙上了一层特殊的凝重。

新冠疫情的影响仍在持续,远距离的人员流动变得异常谨慎。为了确保外训的安全顺利进行,队里做了周密的安排。所有参加外训的队员和教练员,都必须完成规定剂次的疫苗接种,并在出发前进行集中观察和核酸检测。

“都给我打起精神来!” 刘教练在行前动员会上,神情比以往更加严肃,“这次外训,情况特殊!防疫是头等大事!一切行动听指挥!口罩戴好!勤洗手!保持距离!谁要是给我掉链子,出了岔子,影响了训练,别怪我翻脸!” 他的目光扫过每一个队员,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但是,训练质量,绝不能打折扣!这次外训周期长,目标很明确——夯实基础,突破瓶颈!把你们去年没练透的东西,给我练透了!把该涨的成绩,给我涨上去!”

洛星冉和队友们都认真地听着,心中既充满对长期外训提升的期待,也带着一份对疫情环境的谨慎。出发前,她再次给家里打了电话,报平安,叮嘱家人注意防护。

机场大厅不复往日的喧嚣,戴着口罩的人们行色匆匆,保持着距离。洛星冉和队友们穿着统一的队服,戴着印有队徽的口罩,背着沉重的枪盒和行李,在领队和教练的带领下,安静而有序地办理登机手续。空气里弥漫着消毒水的气味,提醒着人们这趟旅程的不同寻常。

飞行途中,机舱内异常安静。队员们大多闭目养神,或者看着窗外翻滚的云海。洛星冉摸了摸脸上的口罩,又轻轻抚过冰冷的枪盒。熟悉的旅程,却是不一样的心境。她想起了去年在广州的温暖年夜饭,想起了花市的热闹,想起了那次技术上的关键突破……而今年,等待他们的会是什么?

飞机平稳降落在广州白云机场。走出舱门,南国特有的湿热空气混合着更浓郁的消毒水气味扑面而来。在严格的防疫流程指引下,他们乘坐专门的大巴,一路驶向此行的目的地——位于增城区的广州飞碟训练中心白水寨分场。

白水寨,顾名思义,以壮丽的瀑布群闻名。训练中心依山而建,环境清幽,空气清新,远离市区喧嚣,防疫条件相对理想,是进行长期封闭外训的理想场所。

抵达驻地,又是一轮严格的登记、测温、行李消毒、房间分配。这一次,洛星冉依旧幸运地和叶诺分在了一个房间。房间宽敞明亮,推开窗就能看到远处郁郁葱葱的山峦,隐约还能听到瀑布的水声轰鸣。

“呼…终于到了!感觉像打了一场仗!” 叶诺摘下口罩,长长舒了口气,扑倒在床上。

“是啊,防疫流程比比赛检录还复杂。” 洛星冉也放下行李,走到窗边,深吸了一口带着山林气息的空气,紧绷的神经稍稍放松。看着窗外宁静的山景,听着隐隐的水声,她心中那份对外训的期待感重新占了上风。

短暂的休整后,为期半年的白水寨外训生活正式拉开帷幕。训练计划排得非常满,强度也很大。但有了去年的经验,洛星冉适应起来更快。

然而,疫情的影响无处不在:

* **口罩下的呼吸:** 长时间戴着口罩进行高强度射击训练,对呼吸是个不小的挑战。尤其是在南方闷热的天气下,汗水很快浸湿口罩,黏在脸上,每一次深呼吸都带着湿热和阻力,需要更强的意志力去克服不适,保持呼吸节奏的平稳。

* **社交距离的隔阂:** 餐厅实行分餐制,队员们分批、隔位就餐。训练间隙的交流也大幅减少,大家习惯性地保持着距离。以往训练后一起放松、聊天的场景变得稀少。洛星冉和叶诺成了彼此最紧密的“小圈子”。

* **封闭的环境:** 训练中心实行严格的封闭管理,非必要不外出。活动范围基本局限于靶场、宿舍、食堂三点一线。时间久了,难免有些压抑感。窗外秀美的白水寨瀑布,似乎也成了可望而不可即的背景画。

* **心里的弦:** 虽然环境相对安全,但新闻里关于疫情的报道,家人朋友在电话里的叮嘱,都像一根无形的弦,提醒着他们所处的特殊时期。需要时刻保持警惕,不能有丝毫松懈。

面对这些挑战,洛星冉展现出比去年更成熟的心态。她把这半年的外训视为一次难得的、心无旁骛的“闭关修炼”。

* **专注技术精进:** 她不再仅仅追求命中率,而是更深入地打磨技术细节。在刘教练和助教的指导下,她反复研究自己的动作录像,抠每一个发力点、重心转移的细微差别,感受不同湿度、不同光照条件下弹道的变化,力求将去年获得的那种“流畅感”打磨得更加稳定、更加可控,成为一种无论外界环境如何都能自然调用的“肌肉记忆”。

* **体能储备升级:** 漫长的外训周期,给了她系统提升体能的机会。除了常规的射击专项力量训练(核心、肩背、手臂稳定性),她还加大了有氧耐力的训练量。白水寨周围的山路成了天然的跑步道,在清晨或傍晚,戴着口罩奔跑在林间,听着鸟鸣和自己的呼吸声,汗水淋漓,却也感到一种释放和充实。

* **与叶诺的深度互助:** 封闭的环境反而加深了她和叶诺的友谊和训练互助。两人一起加练体能,一起分析技术录像,互相充当对方的“观察员”,在靶场上一组一组地互相监督、互相鼓劲。休息时,就在房间里看看下载好的电影,或者趴在窗边看看山景,聊聊心事,互相排解封闭带来的烦闷。

* **偶尔的线上连接:** 在难得的休息日,她会收到高序洋发来的问候信息,有时是吐槽他们那边的训练,有时是分享点好玩的段子,偶尔也会约个时间,叫上沈奕安和叶诺,在线上打几局游戏。虽然隔着屏幕和遥远的距离,但那种轻松随意的聊天和并肩“战斗”的感觉,成了封闭训练生活中一抹难得的亮色和调剂,让她感觉自己并未完全与世隔绝。

时间在日复一日的举枪、瞄准、击发中,在汗水浸透的训练服里,在口罩下的深呼吸中,在山间的奔跑里,在宿舍窗外的日升月落里,悄然流淌。半年,听起来很长,但在专注的训练和规律的作息中,似乎也过得很快。

白水寨的瀑布日夜奔流不息,仿佛在见证着这群年轻运动员在特殊时期的坚守与蜕变。洛星冉能清晰地感觉到,自己的技术更加扎实,心态更加沉稳,体能储备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那支冰冷的枪,在她手中仿佛有了生命,成为她意志和力量的延伸。她不再仅仅是适应环境,而是在利用这漫长而专注的时光,将自身锻造成一把更加锋利、更加坚韧的“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