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长风”利刃,与出发前的誓言

2025-08-21 2035字 1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第六十九章 “长风”利刃,与出发前的誓言

命令,一道接着一道,有条不紊地下达。

整个楚营,这座沉寂了许久的战争机器,在这一夜,为了一个共同的、疯狂的目标,开始以前所未有的、高效而又隐秘的方式,高速运转起来!

接下来的五天,是紧张到令人窒息的五天。

刘邦登基的日期,只剩下最后五天。天下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了汜水之阳,仿佛己经看到了一位新皇的冉冉升起。

而在这片被世界遗忘的角落里,一场足以颠覆历史的、疯狂的豪赌,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最后的准备。

“长风”特遣队,被秘密地,转移到了锁龙岛,进行着最后的磨合训练。我,则和公输班大师,以及化工坊的负责人,将自己关在了工坊里,整整三天三夜,没有合眼。

我们在为这次行动,准备真正的“杀手锏”。

第三天,深夜。

锁龙岛,秘密码头。

夜色深沉,海风中带着咸湿的凉意。二十艘经过伪装的、看起来平平无奇的商船,静静地停靠在岸边,像蛰伏在黑暗中的巨兽。

码头上,没有喧哗,只有一种被压抑到极致的、肃杀的静默。

五千二百名“长风”特遣队的将士,己经全员集结完毕。他们分列成一个个整齐的方阵,在微弱的火光下,身影笔首如枪。

一个年轻的、来自江东子弟兵的士卒,正小心翼翼地用一块干净的麻布,反复擦拭着手中的环首刀。

那刀身,由最新冶炼出的“楚钢”锻造,在火光下,反射着幽冷而内敛的寒光。

他听军中的老伙长说,这样一柄神兵,在外面黑市上足以换取他家中一整年的口粮。

而现在,它被二公子免费配发到了自己的手中。

他低头看了看自己身上的装束。外面是粗布的脚夫短衣,方便行动,不易引人注目。但解开衣襟,里面却是一件用细小铁环密密编织而成的锁子甲,轻便、坚韧,足以抵挡流矢和寻常刀剑的劈砍。

在他的背囊里,除了五日份的、硬得能当石块砸人的压缩饼干,几卷用烈酒浸泡过的、据说是二公子发明的“消毒绷带”。

还有一个用油纸和黏土包裹得严严实实、拳头大小的球状物。队正严令,此物名为“震天雷”,遇火即爆,威力无穷,非到关键时刻,绝不可动用。

他握紧了手中的刀,心中没有对死亡的恐惧,只有一种难以言喻的、滚烫的激动。他们是败军,是残兵,是几乎被天下遗忘的人。

但现在,二公子给了他们最好的兵器,最坚固的甲胄,最神奇的“口粮”,还要带领他们,去完成一项足以震惊天下的壮举!

他抬起头,看向不远处的船头。

那里,二公子项牧,正与霸王、亚父、龙帮主等人话别。

码头上,送行的人并不多,却囊括了整个西楚的未来。

项羽一言不发,只是走上前,亲手解下自己身上那件象征着无上荣耀的黑色大氅,为我披上。那厚重的布料上,还残留着他炙热的体温和一股淡淡的血腥与龙涎香混合的味道。

他没有说“马到功成”,也没有说“建功立业”。

他只是伸出布满厚茧的大手,重重地,拍了拍我的肩膀,那双重瞳之中,没有了平日的霸道与张扬,只有一种兄长对弟弟的、最深沉的关切和嘱托。

“阿牧,活着回来。”

范增站在一旁,苍老的脸上,写满了担忧。他将一卷刚刚用快马送来的、绝密的羊皮地图塞进我怀里,沙哑地叮嘱:“这是下邳城最新的防卫图,‘冰台’的兄弟,用命换来的。切记,万事……小心。”

龙啸天则拉着龙葵的手,这个威猛的汉子,此刻眼眶竟有些泛红。

他没有看我,只是反复叮嘱自己的女儿:“阿葵,照顾好自己,也……看好这小子。要是他敢让你掉一根头发,爹就是拼了这条老命,也要把他……”

后面的话,他没说出口,只是重重地哼了一声。

离别的气氛,沉重而压抑,充满了古时征人一去不复还的悲壮。

但我,却从每一个送行者的眼中,看到了一种名为“希望”的火焰。

我整了整身上的大氅,转身面对着船上那五千多双,在黑夜中,亮得惊人的眼睛。他们看到了我身上的大氅,那是霸王的战袍!一股无言的、巨大的荣誉感和使命感,在每一个士兵的心中,轰然炸开!

我没有说太多慷慨激昂的话。

我只是举起了我的右手,用尽全身的力气,高声喊道:

“此行,不为封侯拜将!”

“只为,让这天下,再看一次——”

“我西楚的……战旗!”

“出发!”

一声令下,没有战鼓,没有号角。只有船桨划破水面的、整齐划一的“哗哗”声。二十艘伪装商船,如同二十支离弦的黑箭,悄无声息地,驶入了茫茫的、漆黑的江面,朝着那不可预知的、充满了杀机的千里之外,逆流而上!

码头上,项羽久久伫立,首到那最后一抹船影,消失在夜色之中。

他才缓缓转过身,对范增说道:“亚父,传令下去,三军备战。若阿牧此行功成,我们……便该回家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