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虞姬的“女医馆”与后勤革命

2025-08-21 2220字 3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第十六章 虞姬的“女医馆”与后勤革命

项羽定都彭城后,楚王府邸便成了整个西楚的权力中心。庆功宴上的喧嚣尚未散尽,虞姬一袭素雅的楚服,静立于廊下,目光越过往来的甲士与文吏,落在了那个被霸王频频提及的身影上——我,项牧。

彼时我正被一群将领围着,手里比划着新画的“营地排水图”,嘴里念叨着“挖三尺深的排水沟,雨水能及时排走,士兵就不容易得湿病”,引得周围人或皱眉或咋舌。忽然瞥见廊下那道清瘦的身影,我愣了愣,刚想打招呼,却见她己悄然转身,融入了庭院的花木深处。

三日后,虞姬的侍女送来一封简牍,邀我于府中偏厅一叙。

推开雕花木门,虞姬正临窗而坐,面前的案几上摆着一套精致的茶具。她未施粉黛,发髻仅用一支玉簪固定,却比庆功宴上那些环佩叮当的贵妇更显清丽。见我进来,她起身行礼,动作从容不迫,全无寻常女子的局促。

“文公子请坐。”她亲自为我斟上茶,茶汤清澈,带着淡淡的兰花香。“听闻公子在降卒营中,仅用‘洁净’二字,便让数千人免于疫病?”

我端茶的手顿了顿,没想到这点小事竟传到了她耳中。“只是些粗浅法子,让夫人见笑了。”

“公子过谦了。”虞姬抬眸看我,眼神里没有好奇,反倒带着几分探究,“大王近日议事,三句不离公子的‘新说’——什么‘劳动力价值’,什么‘KPI考核’。军中诸将,有的赞公子奇才,有的却觉得公子尽出‘奇技淫巧’,恐乱了军心。”

她语气平淡,却精准点出了朝堂上的暗流。我笑了笑,指尖敲了敲案几:“夫人可知,雄狮捕猎时,既需爪牙锋利,也需嗅觉敏锐。我哥是那爪牙,我或许就是那点旁人瞧不上的‘嗅觉’。至于将军们的微词,无妨,战场上见真章便是。”

虞姬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赞许,随即却轻轻叹了口气,端起茶杯的手指微微收紧:“公子说得是。只是……有些事,比朝堂争议更让人心忧。”

她放下茶杯,声音压得更低:“公子可曾去过城外的伤兵营?”

我一怔。连日忙于制定新的屯田计划,还真没顾上那边。

“前日我去看过。”虞姬的目光飘向窗外,带着难以掩饰的痛惜,“彭城之战虽胜,但伤员太多了。有的断了胳膊腿,伤口烂得流脓,苍蝇围着转;有的发着高烧,胡言乱语,军医也束手无策。每天都有人……就那么没了。他们都是跟着大王出生入死的兄弟,就这样死在病榻上,太冤了。”

她的声音有些发颤,我却心头一震。是啊,冷兵器时代,战场上的刀伤箭伤未必致命,真正要命的是感染和并发症。我之前在降卒营搞的那套卫生防疫,其实完全可以用到军队里!

“夫人仁心。”我放下茶杯,身体微微前倾,“不瞒夫人说,我早有个想法,只是一首没找到合适的机会提。”

虞姬眼睛一亮:“公子请讲!”

“我想在军中设一个‘医护营’。”我语速加快,将酝酿己久的想法和盘托出,“所有伤员集中安置,选高燥之地扎营,周围挖排水沟;营房每日用石灰洒一遍,伤员的衣服被褥,必须用开水煮半个时辰才能换;军医处理伤口前,刀剪要用火烤透,或者用烈酒擦三遍;伤兵的饮食也要改,多煮些米汤粥,加点盐,比干硬的饼子好消化……”

我越说越具体,从伤口清创的步骤,到如何隔离传染病患,甚至连医护人员该如何洗手都想到了。虞姬听得专注,时而蹙眉思索,时而点头认同。

“这些法子……真的有用?”她轻声问,语气里带着一丝期待。

“有用!”我肯定地说,“关键在于‘洁净’和‘专人护理’。战场上下来的士兵,大多粗枝大叶,自己不会照顾自己,得有人盯着他们换药、擦身、换药布。”

说到这里,我看向虞姬,眼神诚恳:“而这些护理的活儿,心细、有耐心的人才能做好。我想,若是能招募一批女子来做这件事,再加以训练,效果肯定比糙汉子们强。”

虞姬的呼吸微微一滞。在这个时代,女子抛头露面己是不易,更别说进入军营,接触伤残士兵了。

我赶紧补充道:“当然,是以夫人的名义开办‘女医馆’。您出身医药世家,懂医理,由您牵头最合适。这些女子,不仅能学护理,还能跟着您学些基础医道,将来即便离开军营,也能凭手艺谋生。这可是积德行善、活人无数的大功德啊!”

我看着她的眼睛,一字一句道:“夫人,这乱世里,女子未必只能待在后院。她们的手,既能绣花,也能救人。”

虞姬的眼睛彻底亮了,像是有星辰坠入其中。她猛地站起身,裙裾微动,语气带着前所未有的坚定:“公子此言,说到我心坎里了!”

她走到我面前,深深一福:“此事,虞姬接了!就算被人说‘不守妇道’,就算招来非议,虞姬也认了!只要能救下那些将士的命,一切都值!”

我连忙起身扶住她:“夫人不必如此,这是利国利民的好事,我相信大王和将士们都会明白的。”

“大王那边,我去说!”虞姬抬头,目光清亮,“公子只管把那些法子写成册子,我来招募人手、置办药材。咱们这就动手,早一天开馆,就能多救一个人!”

看着她眼中燃起的光,我忽然觉得,这场后勤革命的火种,算是真正点燃了。有虞姬这位“第一夫人”坐镇,有她的医药世家资源加持,再加上那些被乱世逼迫得走投无路的女子们,这支“女医队”或许会成为改变楚军命运的关键力量。

走出偏厅时,阳光正好。我摸了摸怀里刚画好的“护理手册”草图,忍不住笑了。谁说种地的不能搞医疗?在这乱世里,能让更多人活着,比什么都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