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绩效考核”引发的朝堂大地震
项羽的一锤定音,在楚军高层引发了一场八级大地震。
接下来的几天,我和范增成了整个咸阳最忙碌的人。白天,我们在大帐里彻夜争论,将“KPI考核表”的每一个细节敲定;晚上,我回到营地,还要被钟离眜、龙且这些大老粗堵在门口“讲道理”。
“文公子,你跟俺说实话,你是不是瞧不起我们这些武将?”龙且瓮声瓮气地问,他想不通,为什么打了胜仗,封了王,还要像个小兵一样被“考核”。
“龙且将军,我问你,你的部队,是不是打了胜仗要赏,犯了军法要罚?”我反问。
“那当然!”
“那我把天下看作一个大军营,把诸侯王看作镇守各地的将军,军功卓越者,官升一级,赏赐更多封地;治军不力者,降职查办,收回兵权。这有什么问题吗?”
龙且被我问得哑口无言,挠了挠头,觉得好像是这么个理,但又总觉得哪里不对。
最终,在我和范增的联手之下,一份堪称划时代的《诸侯年度绩效考核条例》正式出炉。
条例的核心,就是三项指标:
1. **税赋贡献(权重40%):** 核心指标,首接与各地经济产出挂钩。
2. **人口增长(权重30%):** 以户籍为准,鼓励休养生息,严禁苛政。
3. **边境稳定(权重30%):** 包括清剿盗匪、防止外敌入侵等,由楚国派出“巡察使”评定。
总分一百分,九十分以上为“优”,可获“分红”;六十至八十九分为“良”,正常;六十分以下为“差”,第一次警告,第二次削减封地,第三次首接“末位淘汰”,废除王位!
当这份条例在分封大会的预备会议上被宣读出来时,所有等待分封的各路诸侯、将军,全都炸了锅。
“这……这是把我们当犯人管吗?”
“我等追随霸王,流血拼命,换来的就是这么一纸契约?”
反对声浪,铺天盖地。
项羽坐在帅位之上,面沉如水,一言不发,任由下方吵成一锅粥。
就在场面即将失控之时,我缓缓站了出来。
“各位将军,各位王上,我知道大家心里有疑虑。”我平静地说道,“但大王此举,并非不信任各位,而是为了建立一个真正万世不移的秩序!一个能者上、庸者下的公平秩序!”
我看向其中叫得最凶的申阳王,微笑道:“敢问申阳王,您对自己治理河南的本事,没有信心吗?难道您觉得,在您的治理下,河南之地的人口会流失,经济会倒退?”
申阳王被我一句话噎住,涨红了脸。
我又看向韩王成:“韩王,您觉得您治理韩地,会比不上别人吗?若是有人比您做得更好,您是希望他得到奖赏,还是希望大家一起摆烂,吃大锅饭?”
我的话,如同一把尖刀,精准地剖开了他们各自的心思。
那些真正有能力、有野心的人,眼神开始闪烁。他们从这份看似苛刻的条例中,看到了一条前所未有的上升通道!
而那些只想混日子的人,则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恐慌。
项羽冷眼旁观,将所有人的表情尽收眼底。他终于开口,声音不大,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本王的规矩,就是天下的规矩!”
“谁,有异议?”
全场,鸦雀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