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草原狼啸,谁镇北疆

2025-08-16 1518字 5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匈奴的威胁,谁能抵挡?

天幕上的字刚显出来,蒙恬猛地攥紧了腰间佩剑,指节泛白。作为常年镇守北疆的将领,他比谁都清楚那些草原骑兵的凶悍——他们来时如疾风,去时如闪电,抢了粮草就走,留给边境的永远是烧杀后的废墟。

嬴政看向蒙恬,眼神沉静:“蒙将军,你觉得呢?”

蒙恬单膝跪地,声如洪钟:“陛下!臣愿率三十万大军,北击匈奴,将其赶回漠北,永绝后患!”

话音未落,天幕骤然亮起,黄沙漫天的画面扑面而来。

一队队匈奴骑兵正纵马冲击秦朝的边境哨所,他们个个披发左衽,脸上涂着油彩,手中的弯刀在阳光下闪着寒光。哨所的秦兵虽奋力抵抗,却架不住对方人多势众,很快就被攻破,惨叫声混着马蹄声震耳欲聋。

【匈奴:北方游牧民族,自战国时期便不断南下侵扰。秦始皇统一后,命蒙恬北击匈奴,收复河套地区,并修筑长城防御。但匈奴主力未灭,始终是大秦北疆的心头大患。】

画面一转,出现了一位匈奴单于的身影。他坐在狼皮大帐中,身边围着十几个部落首领,正用沙哑的嗓音嘶吼着:“秦人修筑长城,是怕了我们!等冬天草枯,我们就踏破长城,饮马渭水!”

“饮马渭水!”帐内的匈奴人齐声咆哮,声音里满是贪婪与狂妄。

咸阳宫的众臣看得心头火起,淳于越忍不住斥道:“蛮夷之辈,竟敢如此嚣张!”

嬴政却面不改色,只是盯着天幕:“继续看。”

画面切换到长城之上,蒙恬身披铠甲,手持长戟,正站在烽火台上远眺。他身后的士兵们正在加固城防,搬运滚石,眼神中虽有疲惫,却透着一股悍不畏死的锐气。

【历史线:蒙恬北击匈奴,收复河南地(今河套地区),设九原郡。但因秦二世继位后诛杀蒙恬,长城守军军心涣散,匈奴趁机南下,重新占领河套。】

“岂有此理!”蒙恬猛地拍向身边的廊柱,石屑飞溅,“我蒙氏世代忠良,竟落得如此下场?!”

嬴政抬手示意他稍安勿躁,目光落在天幕新出现的画面上——那里,一支装备奇特的军队正在训练。他们骑着高大的战马,手中握的不是普通长矛,而是带着弯钩的长戟;背上除了弓箭,还背着一个小巧的铜制信号筒。

【假设线:扶苏继位后,命蒙恬继续镇守北疆,并组建“破胡骑”——一支专门针对匈奴的骑兵部队。他们借鉴匈奴的骑术,却配备更精良的甲胄与武器,甚至还有墨家弟子改良的连发弩。】

画面中,蒙恬骑着一匹黑马,正指挥“破胡骑”演练。只见他一声令下,骑兵们迅速分成两队,一队正面冲击,另一队绕到侧翼,手中的弯钩戟精准地勾住了“假人”的马腿,动作干净利落。

“好!”殿内的将领们忍不住喝彩。

更令人振奋的是,天幕展现了一场“破胡骑”与匈奴的实战——在草原上,秦兵利用信号筒传递消息,避开了匈奴的埋伏;改良的连发弩箭如雨下,打得匈奴骑兵人仰马翻;最后,蒙恬亲率主力冲锋,一举斩杀了匈奴单于,余众仓皇北逃。

【假设线:经此一役,匈奴数十年不敢南下,大秦北疆安稳,得以全力发展内政,丝绸之路畅通无阻,西域诸国纷纷遣使来朝。】

看着画面中西域使者向扶苏献上珍宝的场景,蒙恬激动得热泪盈眶,再次跪地:“陛下!只要给臣机会,臣定能让匈奴不敢再犯我大秦疆土!”

嬴政扶起他,眼中闪烁着光芒:“朕信你。传旨,增派十万精兵支援北疆,令墨家弟子即刻前往长城,改良军械。”

“臣遵旨!”蒙恬领命,转身就要出发。

这时,天幕的角落又亮起一行字:

【下一章:徐福东渡,去了哪里?】

( 家里老人生病,帮忙减轻负担,赚个小钱,麻烦各位有爱发电的发个爱发电,中国人不骗中国人,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