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阳宫的晨露还凝在阶前时,博士官们己捧着新修的律法竹简候在殿外。竹简用蓝绳捆着,沉甸甸的,上面的墨字还带着新刻的锋棱——这是嬴政让人根据天幕三十余次示警与启示,第七次修订的秦律,比初时薄了三成,却比任何时候都更有分量。
“陛下,新律定稿了。”李斯捧着最上面一卷,声音里带着难掩的郑重。嬴政正站在窗前,望着国子监里学生们晨读的身影,听见这话,转身时指尖还沾着批注用的朱砂。
“念。”他只说一个字,目光却落在案上那枚海贝上,贝内侧的光泽映着殿外的天光,像藏着无数双眼睛。
李斯展开竹简,清声道:“《秦律·户律》新增:‘民有田产纠纷,先由里正调解,调解不成送县府,县府需三日审结,不得拖延。’”
“《秦律·徭律》改:‘徭役未满而病者,可由家人代役,代役者免当月赋税。’”
“《秦律·市律》增:‘商贩缺斤少两者,罚没三倍货物,赔偿买家,一年内不得入市。’”
一条条念下去,殿内只有竹简翻动的轻响。博士官们垂着头,谁都记得初时的秦律有多严苛——“盗一钱者黥为城旦”“骂父母者弃市”,如今这些酷法都没了,换成了“调解”“代役”“赔偿”,字里行间都是暖意。
就在这时,天边忽然亮起。学生们停了晨读,官吏们走出衙署,连市井里的商贩都抬头望——这天幕,像是专为见证新律而来。
光里浮出的画,是一间庄严肃穆的屋子,里面摆着长桌,穿黑袍的人坐在上首,原告被告分坐两边,说着什么。旁边有人记录,有人递证物,没有惊堂木,却比任何威胁都让人不敢说谎。
【公元2024年,法庭庭审现场。被告有权辩解,原告需出证据,法官依律判决,不偏不倚。所谓法治,不是官府用律法管人,是律法管住所有人,包括官府自己。】
“管住所有人,包括官府自己……”淳于越站在博士馆中,忽然老泪纵横。他想起当年因反对郡县制差点被治罪,那时的律法像官吏手里的鞭子,想抽谁就抽谁,如今听天幕这么说,握着《周礼》的手都在抖。
天幕上的画继续动,镜头转到一个档案室,架子上摆满了卷宗,有人在电脑上查询案例,说“同样的案子,得同样判,不能今天轻明天重”。还有人在讲“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哪怕是王侯将相犯了法,也得受罚。
【秦律之弊,不在“严”,在“不公”:贵族犯法可赎,百姓犯法难饶;官吏可随意曲解律文,百姓不知律文为何物。后世法治,先让百姓知法,再让官吏守法,最后让律法护民——知法则不犯,守法则不乱,护民则心安。】
“让百姓知法……”石老三背着土豆刚进咸阳城,听见这话,赶紧凑到街角的“律法公示牌”前。牌上用朱砂写着新律,小吏正站在旁边讲解,围了一圈人,有问“夫妻吵架算犯法吗”的,有问“丢了牛能让官府帮忙找吗”的,小吏都一一答了,声音不大,却听得清清楚楚。
“俺以前只知道犯法要挨打,哪知道律法还能帮俺找牛?”石老三摸着公示牌上的字,心里忽然亮堂了——原来这律法不是专门管人的,还是给人撑腰的。
此时的咸阳宫,嬴政正对着天幕出神。案上摆着博士官们编的《律法通俗本》,把条文译成大白话,还配着图画:“偷鸡者赔鸡,再罚钱”画着一只鸡和几枚铜钱;“孝敬父母者奖”画着老人笑,儿女跪,连不识字的人都能看明白。
“陛下,各郡都立了‘律法公示牌’,还请了先生教百姓念律文。”李斯捧着《普法名册》进来,“胶东郡报说,百姓学了律法,吵架的少了,找官府评理的多了。”
嬴政指着天幕里的庭审现场:“你看,他们的被告能说话,咱们的百姓也该能说话。传朕旨意,让县府设‘诉冤鼓’,百姓有冤,可击鼓鸣冤,官吏若不受理,罚俸三月——律法护民,先得让民能找着法。”
李斯应下,目光落在天幕的新画面上:画里的人正在给孩子讲“秦律的进步”,说虽然秦律初始严苛,但能根据民心修改,能让律法从“治民工具”变成“护民屏障”,这种“知错就改”的勇气,比任何完美的律法都珍贵。
【评价律法好坏,不光看条文多完善,更看执行多公正,修改多及时。秦能七改律法,可见非顽冥不化;嬴政能听天幕之言、顺民心之意,可见非独断专行。所谓明君,不是不犯错,是知错能改;所谓善法,不是不变通,是应时而变。】
“应时而变……”嬴政拿起笔,在《律法通俗本》的扉页写下:“律法如渠,需常疏浚,方能水流畅通;民心如水,需法来护,方能载舟行远。”
他忽然对李斯道:“把新律刻在石碑上,立在各郡的城门口,让日晒雨淋都磨不掉——朕要让百姓知道,这律法不是写在竹简上的空话,是刻在石头上的承诺。”
天幕的画最后停在一片农田里,百姓们在田里劳作,远处的城门口立着律法石碑,碑上的字在阳光下闪闪发亮。一行字浮出来,像春雨落在田里:
【最好的律法,是百姓心里的秤。这秤不偏不倚,称得出是非,量得出公道。秦之新律,若能让百姓信这秤、用这秤,便是比长城更坚实的江山根基。】
光散去时,咸阳城的“诉冤鼓”第一次被敲响。敲鼓的是个老妇人,说儿子被冤枉偷了东西,县尉当即升堂,当着百姓的面查案,最后证明是误会,还了她儿子清白。老妇人对着县府磕头,说:“这律法,真能给俺们做主啊!”
石老三站在人群里看着,忽然觉得今天的土豆都比往常重——重的不是分量,是心里的踏实。他想起石丫在学堂学的“法”字,说“法”是“水”边有“去”,是要像水一样,去掉不公,流到该去的地方。
嬴政站在咸阳宫的高台上,望着城门口新立的律法石碑,碑上的字被夕阳镀成金色,像无数双眼睛在看着。他知道,这石碑立起来容易,让百姓信这石碑难,但只要每一条律法都护着百姓,每一次修改都顺着民心,总有一天,这石碑会比任何鼎彝都更能镇住江山。
暮色里,博士官们还在国子监教学生念新律,琅琅的读书声混着市井的吆喝,像一首刚谱成的歌。歌里有竹简翻动的轻响,有诉冤鼓的咚咚声,有百姓笑出声的踏实,更有这江山正在慢慢变好的、稳稳的脚步声。
(家里老人生病,急用钱,赚个小钱减轻负担,麻烦各位有爱发电的发个爱发,中国人不骗中国人,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