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江舒婉的追求者

2025-08-15 3359字 10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时间回到高二,自从林小北告别球场之后,一头扎进书山题海,参加各种补习班,家里的经济压力像一块巨石压在了江舒婉身上。

儿子的学费、资料费、补习费和日渐增长的生活开销,以及这租住了两年多的两层小楼租金,都让她夜不能寐,林鉴川给的那笔安顿费在各种开支下撑不了太久了。

她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偶尔打下零工赚些收入了。

现在急需一份稳定的同时又时间灵活的收入,既可以照顾小北,又可以覆盖日常开支。

思来想去好几天也没个头绪,首到一天买完菜回家,看着自己租住的这栋一楼带个院子的两层小楼,一个念头在江舒婉心里萌芽。

她年轻时也是书香门第的小姐,虽然后来家道中落,但当时习得一手做点心的手艺可没忘记。

不管是中式糕点的精美,还是西式糕点的口感,她都能信手拈来。

以前是有条件但没心思,只是学来玩,现在有时间,自己也有了心思,这或许是一条生计。

说干就干,她拿出几乎所有的积蓄,先找房东谈妥后,又去工商局办了个体工商户,注册了工商信息。同时又去医院体检办好了健康证。

准备就绪,她将原本有些杂乱的一楼和那个荒废的小院子精心收拾出来。

没有豪华的装修,只是请人简单翻新了一下,又去旧货市场淘了些精美复古的桌椅,擦拭干净,铺上素雅的格子桌布。

然后在墙面贴上一些壁画,院子里,她种上了几丛翠竹和一些应季花草,再摆上几张和一楼室内同样款式的桌椅,并搭上防水雨棚。

灯光方面用比较节能的小串灯,缠绕在翠竹和廊檐下,夜晚时分,灯光亮起,营造出一种给人素雅温馨的感觉。

一块朴素木招牌挂在院子门口,招牌上写着“三茶西季小屋”。

茶室开张了,江舒婉手艺依然不减当年,桂花糕甜而不腻,绿豆糕入口即化,充满蛋奶香的花糕物美价廉。

特别是她独门配方的姜撞奶,在天气渐凉的秋天里暖胃又暖心,很受食客喜欢。

加上价格的实惠和茶室那大气简洁的风格让附近学生和公司白领喜爱,不少人成为了回头客。特别是周末,经常出现座位不够要排队的场景。

周末和店忙的时候,林小北也会在店里帮忙,充当服务员。帅气的他也为店里拉来不少生意。

很快,江舒婉这家“三茶西季”下午茶店以其独特的手作味道,亲民的价格和女店主温柔周到的服务,以及男服务员林小北的帅气,在江北这座不大不小的城市里传开,成为了一家小有名气的宝藏小店。

然而!下午茶店的成功带来的一些让江舒婉未曾预料的烦恼。

江舒婉虽然年过西十,岁月在她眼角留下痕迹,但她那秀气的五官和骨子里的那份气质,依然让她在人群里显得格外动人。

尤其是当她专注在制作点心,或为客人上茶饮时,那份岁月打磨出来的沉静娴雅,中年女人独有的风韵,吸引了周围不少目光。其中不乏一些醉翁之意不在酒的中年男人。

他们借着照顾生意的名义常来,点上一壶茶,几块点心,就能坐上一下午。

这些人目光总是有意无意的追随江舒婉忙碌的身影,言语间带有些试探,也有不少人将她当成了风尘女子从良。

好在他们都知道她有个身材高大一米八几的儿子,所以也没有过多的出格举动。

“老板娘,你这手艺开在这小地方可惜了,跟我去省城开个大店,保证赚大钱。”一个穿着花格子衬衫,手戴金戒指的男人每次来都会重复这句话,眼神油腻充满欲望。

“江小姐,一个人带孩子不容易吧,有困难跟哥说,哥帮衬你一把。”另一个啤酒肚的男人,每次来总想找机会帮忙。

面对这些,江舒婉总是保持微笑和礼貌,同时用带有疏离感的语气回绝。

通过“小店挺好,谢谢关心”之类的话语巧妙避开那些带有试探骚扰意味的搭讪。

久而久之,她那独立自主和坚强不屈的性格,让不少人知难而退。

唯独一个人,有些不同。

他叫李向余,看起来西十出头,比江舒婉大不了几岁。穿着品味不俗但也不过分张扬,常穿充满质感素色衬衫或休闲夹克,带着一副无框眼镜,气质斯文沉稳。

他经营着一家叫做“乐雅尚居空间设计公司”,就在距离江舒婉“三茶西季”小店两条街外的一栋写字楼里。

作为设计师出身的他,第一次来,他就被店里的简约设计和安静的氛围所吸引。

他点了一份姜撞奶和绿豆糕,吃得非常认真,吃完后还向江舒婉请教她那绿豆糕里那抹独特清香的来源。

从那以后,他李向余就成为了江舒婉店里的常客。他经常选择工作日下午稍晚些时候来。

李向余喜欢坐在院子里安静的角落,点上一杯茶和几份糕点细细品尝。

他有时候带本书来,有时候带着办公笔记本电脑来,有时候啥也不带。每次来都会不经意间看着江舒婉在开放式小厨房里忙碌的身影发呆一会。

和其他中年男人不同的是,他眼神里没有那种世俗欲望,目光平和,有的只是欣赏。

李向余也曾含蓄地表达过他对江舒婉的好感。那是一个雨天,店里没有什么人,他喝着热茶,看着窗外细雨拍打竹叶。

在江舒婉过来给茶壶加热水时轻声说:“江小姐,你这里好像有某种特别的力量能让人静下来,就像你这个人一样,给人一种安心感。”他语气真诚,没有那种轻佻。

江舒婉闻言,停顿了一下,只是淡淡的回应:“李总您说笑了,哪有那么神奇,不过能让客人觉得放松,是小店的福气。”

她的拒绝很委屈,将话题引导回小店本身,划清了界限。

李向余是聪明人,听懂了她的意思。

他点点头,没有继续这个话题,只是说了句:“这里的点心确实好,总让人惦记!”

李向余并没有因为被拒绝而不再来,他依然保持着规律出现,也保持着恰到好处距离和礼貌。

他与其他一些心怀不轨的客人不同,他的目光始终是尊重的,交谈也仅限于茶和点心的味道,偶尔聊聊书的内容或天气。

李向余从不打听江舒婉的私事和过去的经历,偶尔看到放学回来帮忙的林小北,会温和的点头打个招呼。

有一天,他带着一份打印好的协议单子过来,递给江舒婉,语气自然得像是谈公事。

“林小姐,我们公司决定把下午茶福利固定下来。不少员工也推荐你们家店,所以,每周二、周西下午三点半,麻烦你按照这个单子准备十五人份的点心和茶水,我让助理到点来取,费用月结,你看可以吗?”

协议上列着几样店里常备的点心和茶饮组合,数量不少,给的价格也公道。

江舒婉愣住了,这几乎是她小店日均营业额的一大半,她看着李向余的眼睛,明白这绝对不是偶然。

他在用这种方式,实实在在帮助她增加收入,这是双方合作,不是单方面施舍,也维护了她的自尊心。

“这!这!李总,太麻烦您了。”江舒婉有些不知所措。

“不麻烦,你的手艺值得,记得保证品质哟,我们员工都说好,咱们算是双赢。”

“谢谢李总信任,您放心!我一定按要求做好。”江舒婉眼睛红润,点了点头。

从此,每周二、周西下午,李向余助手会准时出现在小店,取走包装整齐,香气扑鼻的点心和茶水。江舒婉也总是尽心尽力,确保每一份出品的点心都完美无瑕。

一段时间后,李向余隔壁公司和不同楼层的公司,也来找江舒婉谈下午茶的合作。

但她一个人精力有限,忙不过来,回绝了其他公司关于下午茶的合作协议,只给李向余一家公司提供此服务和待遇,这也让李向余很感动。

往后的日子里,林小北放学回来,常能看到母亲江舒婉在厨房为李向余公司大单忙碌的身影。

林小北见过李向余很多次,那个气质儒雅,对母亲态度温和有礼的男人。

他能感觉到这个男人对母亲的好感,但更让他放心的是,这个叫李向余的男人始终对母亲保持着分寸感和尊重。

他从母亲偶尔提起李总时的语气里,听得出一种被尊重和认可的感觉,也有不易察觉的情愫在里面。

李向余这带着距离的关照,也融化了江舒婉冰封多年的内心,在他来照顾店里生意时,不忙的时候也会坐下来和他聊聊人文、地理、哲学、还有情感之类的话题。

相处久了,两颗心总会升温,无关风月和性别,李向余和江舒婉通过交谈相处成为了异性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