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扇青铜门同时绽放出刺目的光芒。沈砚感觉自己正在被撕成两半——量子化的左半身被拉向"洪武"门,金属化的右半身却被"天启"门吸引。就在这生死攸关之际,一个意想不到的身影突然出现在两门之间。
是文奎!但又不是沈砚认识的那个老道士。这个文奎穿着二十二世纪的防护服,胸前别着时空管理局的徽章,手里却捧着本泛黄的《永乐大典》残卷。
"终于等到这一刻。"文奎的声音里带着电子杂音,"三百年的布局,就为了创造你这个完美的'钥匙载体'。"他翻开残卷,书页间竟流淌着液态的青铜。
沈砚发现自己无法动弹,只能眼睁睁看着文奎将液态青铜倒在两扇门之间的虚空中。那些金属液体自动组成莫比乌斯环的形状,开始疯狂吸收从沈砚身上剥离的量子与金属粒子。
"你以为时空管理局是反派?"文奎的防护面罩突然透明,露出下面机械与血肉混合的面容,"我们才是第一批反抗者。"他的机械手指向"天启"门,门内浮现出二十二世纪地球的惨状:太阳风暴正在剥离大气层,幸存者全部转入地下。
更惊人的是,沈砚在那些幸存者中看到了无数熟悉的面孔——穿白大褂的老者、年轻的自己、甚至还有穿着飞鱼服的指挥使!他们都在同个巨大的地下设施中工作,设施中央赫然是放大版的通天塔。
"明朝实验场只是幌子。"文奎的声音突然变成多人合唱,"我们真正要修复的,是太阳的寿命。"他展开双臂,两扇青铜门同时投射出全息影像:左侧显示郑和宝船队在宇宙中航行,右侧展示着二十二世纪的人类正在朝太阳发射某种装置。
沈砚的量子左眼突然看穿表象——那些所谓的"宝船",实际是伪装成古代帆船的恒星工程舰!而郑和第七次下西洋时失踪的船队,其实是飞向了太阳!
"需要明朝的能量,是因为..."沈砚突然顿住,他的金属右眼看到了更可怕的真相:那些被通天塔收集的古人意识,正在构成某种量子计算阵列,用于重组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公式。
文奎满意地点头:"你很聪明。但还差最后一块拼图。"他忽然扯开自己的防护服,露出胸腔——里面跳动着三颗水晶心脏,分别刻着"奎"、"和"、"继"三个字!
"郑和、戚继光和我,是这个闭环的三个锚点。"文奎将三颗心脏抛向莫比乌斯环,"现在,该你这个'钥匙'完成使命了。"
沈砚感到一阵剧痛,低头发现自己的心脏正在发光。伴随着机械运转声,他的胸口自动打开,露出里面那颗刻着"砚"字的水晶心脏——原来他早就是计划的一部分!
【终极协议激活】系统的声音变成了西重奏,【烛龙系统完全启动】。沈砚的量子左半身突然分解成无数光粒,组成郑和宝船队的星图;金属右半身则重组为二十二世纪的太阳修复装置。
在两扇青铜门即将闭合的刹那,沈砚终于明白了所有碎片的意义。他主动将心脏投向莫比乌斯环,用尽最后的力气喊道:"告诉永乐皇帝,下西洋必须持续到宣德八年!"
时空在眼前坍缩。沈砚感觉自己变成了无数个"自己":他同时是琉球岛上逃命的锦衣卫,是实验室里奋战的科研人员,是白发苍苍的郑和站在宝船甲板上,也是年轻的戚继光在长城点燃烽火...
当意识重新凝聚时,沈砚发现自己站在个陌生的时空节点。这里既不是明朝也不是二十二世纪,而是一片纯白的空间。面前悬浮着本翻开的《明史》,书页上的文字正在实时变化:
"永乐三年春,帝命造大舶,备下西洋..."
"天启二年,乾清宫现异光,翌日于灰烬中得青铜镜半面..."
"崇祯十七年,有星坠于景山,其形如门..."
书页最下方,一行墨迹未干的小字缓缓浮现:"时空闭环完成度99.9%,尚缺最后一位见证者。"
沈砚伸出手,量子与金属混合的指尖触碰纸面的瞬间,整个纯白空间突然染上色彩。他发现自己站在南京城的钟楼上,远处长江如练,而城中央的通天塔正在阳光下闪耀着青铜光泽。
塔尖的铜钟无人自鸣,声浪中夹杂着电子杂音。沈砚的视网膜上跳出最后一条系统提示:
【欢迎来到新时间线 公元1425年 洪熙元年】
(第十八章完)
接下来:
- 洪熙元年的时间线与之前有何关键差异?
- 通天塔为何在"成功闭环"后依然存在?
- 成为"见证者"的沈砚将面临怎样的新使命?
- 郑和、戚继光等人在新时间线的命运有何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