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第二旅团第一联队的联队长佐佐木希接到师团长要他连夜追击李云的命令后。
虽然他和他的部队己经疲惫不堪,但不得遵照上级的命令放弃辎重和重装备,只带轻重机枪和迫击炮追击李云龙部。
佐佐木希不敢抱怨上级,却在不停的咒骂李云龙。
“狡猾的李云龙,就像一条泥鳅,要是让我抓到你,我一定把你大卸八块,再拿坛子装起来。”
对此李云龙丝毫不知,他正带着部队慢悠悠的向林县走去。他就是要慢慢的走,吸引日军前来追击。
他带着部队走走停停,偶尔还埋下几颗地雷。李云还在系统商城购买了十颗三德子的跳雷埋在大路中间。
到了十一月一号中午,他们终于走到了盘龙谷。而此时佐佐木希的联队离他们还有西十公里远。
本来佐佐木希己经离李云龙不足二十公里了,结果触发了李云龙这个老六埋下的地雷,炸死炸伤他们十几个人。
本来士兵们就己经到了极限,再被地雷一炸说什么都不肯走了,佐佐木希只能派工兵排完地雷才继续走。
这就导致他们跟李云龙又拉开了距离,但佐佐木希坚信李云龙部也己经疲惫不堪。
在佐佐木希他们路过白石峡的时候,看到战场上同胞的尸体还有枪支凌乱的丢弃在战场上。
更让佐佐木希相信师团长的判断,八路军连战场都来不及打扫就逃跑,显然八路军也己经到了极限,现在就看谁的意志力更强了。
另一边的李云龙带着部队走出盘龙谷,在盘龙谷口开始休息。战士们边吃干粮边喝水恢复体力。
李云龙则是毫无形象的躺在地上,连夜的行军己经让他的身体到了极限。现在他躺在地上再也不想起来。
刚才路过盘龙谷时,他特意去观察了山谷两侧,没有发现丝毫不对劲的地方。要不是孔捷跟田三石发来电报。
报告他们昨晚就己经到位,李云龙还以为那里空无一人呢。
等战士们吃饱喝足后,李云龙下令战士们开始挖壕修工事。辎重部队,则继续往前走。
摆出一副断后阻击为后勤部队争取时间的样子。
当日军赶到盘龙谷北边山口时,
后面的佐佐木希听到侦察兵的报告,李云龙所部在盘龙谷口修建阻击工事。并让辎重部队先行。
佐佐木希认为李云龙所部己经是走投无路,想也不想就带着部下冲进山谷。
一心只想抓住李云龙的佐佐木希根本就没注意到两边的山上布满了八路军。
等佐佐木联队全部进入伏击圈后。在山上的田三石一声令下。战士们掀开轻重机枪上面的伪装。
双手握住握把扣动扳机,镗镗镗的声音响起。山下的日军像被飞吹的草一般倒下一排又一排。
炮兵们也不甘示弱掀开伪装钻出战壕,快速组装好迫击炮,朝着山谷通、通、通的发射炮弹。
左左希木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头根本就没想过这个地方会有伏兵。本以为猎物到手了,结果他自己才是猎物。
随着炮弹不断的砸在山谷,他们的伤亡肉眼可见的上升。虽然他第一时间就指挥士兵反击。
但由于连夜的急行军追击,导致很多的士兵体力不支,战术动作缓慢不到位。被八路军打死打伤无数。
佐佐木希一边还击一边让通讯兵迅速发报向师团长汇报情况。希望他们尽快赶来。
山上的孔捷和田三石望着山谷的鬼子在如此打击之下都还能组织反击。不由叹道“真不愧是鬼子精锐师团。厉害!”
而在山谷出口的李云龙,命令王承柱把所有的迫击炮都对准山谷轰,不要心痛炮弹,打多少他补充多少。
听闻此言的炮兵团战士跟打了鸡血似的,只管闷头往炮筒里塞炮弹,根本就不瞄准。
这样打出的炮弹根本就没有规律可言。连炮手自己都不知道炮弹落在何处,鬼子就更不知道了,有时候莫名其妙的就被炸了。
当炮弹密集到一个程度后,而且还是这种毫无规律的炮弹,让人避无可避,无处可逃。
在山顶的田三石清楚的看见,才一个小时日军己经伤亡过半了。他马上让司号员吹响军号让战士们冲下去压缩分割敌人。
两侧的炮兵和在山谷出口的炮团见战士们开始冲锋便停止炮击。
山谷里面的日军见两侧山上满山遍野的八路军犹如洪水般倾泻下来,被吓得心惊胆颤,连开枪的动作都不利索了。
慌忙中频繁出错,佐佐木希大声喊到“不要乱,维持阵型死守待援,师团长很快就会来到,只要拖住八路军,他们就插翅难逃了。”
然而佐佐木希的喊声并没有什么用。在八路军势如潮水般的攻击下,鬼子在长达两公里的山谷里很快就被分割成数截。
面对手持冲锋枪和半自动步枪的八路军,在这种没有工事的野外近身作战。日军根本就不是八路军的对手。
被八路军打得毫无还手之力节节败退。有的日军端着装有刺刀的长枪还想冲过来和八路军拼刺刀。
但八路军不吃这一套,手持冲锋枪的战士扣动扳机,一梭子下去,首接把冲过来的日军打成了马蜂窝。
随着时间的流逝,山谷里的枪声悄悄的停了下来。李云龙命令全部战士迅速整理自己战士的遗体和抬上伤员,迅速转移。
刚才他收到后面侦查小队的汇报,日军大部队,第二旅团己经全部渡过浊章河。离这里己经不足五十公里了。
李云龙命令田三石和孔捷绕过林县向东面的安阳一带转移,他自己带着警卫团和炮团绕过林县向西面的平顺地区转移。
另一边的井关利收到佐佐木联队在盘龙谷被埋伏。气得暴跳如雷,李云龙太欺负人了,三番两次在他眼皮子底下设伏。
真当他是泥捏的不成,他下令全军全速追击八路军。但是他们到达盘龙谷后却犯了难。
只见盘龙谷到处都是日军的尸体和散落在各处的枪支,显然八路军连战场都没打扫就撤走了。
井关利看着两条都有撤退痕迹的路,他一时不知道该如何选择。他不知道李云龙走哪一路,只好停下收拾自家士兵的尸体。
通过这两场的战斗他发现李云龙虽然不敢正面和他三万大军硬碰,但是李云龙要消灭三千规模以下的日军轻而易举。
这次他再也不敢分兵了,经过一番思考,他带着剩下的两万六大军合成一处,向东追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