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和尚带着战士冲进长治,看见火力点就招呼火箭筒手和迫击炮手对着敌人火力点就是一顿招呼。
清除后又继续前进,他们一条街接着一条街的清除残敌,一个房子接着一个房子的肃清残敌。
这仗打得太过瘾了,比在中央军打仗过瘾多了。他以前在中央军整天都是蹲在战壕里挨鬼子的炮轰,今天跟着八路反过来了。
本来魏和尚是不想留在八路军的,之所以跟着八路军走,那是人多安全,他又不是傻叉,怎么可能刚出战俘营就在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一个人乱走。
结果回到八路军驻地,结果被八路军的一顿腊肉饭给吸引住了。虽然他在中央军是个中士班长,但也不能餐餐吃饱,顿顿吃肉。
那一顿饭,是他人生中第一次吃得最饱的饭,所以他就留了下来。当然他不会告诉任何人他就是被那顿腊肉饭给馋的,才心甘情愿当八路的。最后八路军的长官也就是现在的李司令员还给他当了一个排长,最让他没想到的是八路军的武器居然这么先进。
日军本来人就少,整个长治守军也就一千日军加两千伪军。还要分守两个地方。刚一开始就因为轻敌被歼灭了一百二十人。
现在八路军的炮火像是不要钱似的不停的砸过来,打得他们跟本不敢露头,只能躲在工事中瑟瑟发抖。城楼上的日军,在第一轮的炮火打击下死伤惨重。
吓得日军不敢再上城墙,全部躲到城墙附近的民房里。守城的大队长山口百村见八路军火力凶猛只能放弃城墙转而在街上用沙袋垒起工事准备和攻城的八路打巷战,一边他又拼命的向太原向周围的日军求援。
最惨的就是守在火车站的日伪军,招呼他们的是十门野战榴弹炮,一颗炮弹下去能炸出一个首径五米宽,两米深的大坑。
爆炸方圆六十米的范围之内,没有一个人能活着。就算是混凝土建筑,被击中了一样倒塌,就哪怕是在旁边爆炸,躲在混凝土工事里也一样被震得七窍流血而死。
整个火车站不足一平方公里的地方,半个小时足足挨了六百发炮弹,不要说火车站的建筑和火车,就连整个地面都被翻了过来。
等战士们冲进火车站的时候,不要说打敌人,而是在找敌人,看看能不能烂泥地里找到一块完整的鬼子。
李云龙在望远镜借着残余的火光看着被炸成废墟的火车站,感叹到,还是开挂好啊,一时开挂一时爽一首开挂一首爽。
要不是有随身空间,谁敢这样壕无人性的开炮,那帮搞后勤的不得把他给撕了。要知道六百发榴弹炮的炮弹就三十吨重了。
以前看电视剧时,粟大将那句用五吨炮弹给我把李云龙给换下来,还觉得挺爽,现在才发现五吨炮弹也就那么一百颗,而他的炮团今天足足打了两千西百颗,就算不是每颗炮弹都有一百斤,那也有二三十斤重。
整体算下来,今晚炮团足足打了最少六十吨炮弹。这个消耗量不说现在的中国,就算是美国来了也吃不消。也就李云龙这个挂逼,用随身空间偷偷的往炮团塞炮弹,才禁得起这样的消耗。
另一边的日军,本来以为避开了八路军的炮火和八路军打巷战就能拖延八路军的进攻等到援军的到来。
可结果事与愿违,八路军这些老六,每个排长都带着一部对讲机,只要哪里有火力点,自己的排级火力搞不定,按下按键不到两分钟,扛着火箭筒的战士必定出现。
关键是有了对讲机,八路军的营级干部能随时随地的给他的连级和排级下达战术指令,能灵活的在城市中穿插包抄,而不会凌乱。
因此八路军的推进速度非常快,不到半小时就彻底控制住了半个长治。
听着离守卫司令部越来越近的枪声,山口百村知道他今晚完蛋了,故乡再也回不去了,要是我不来中国多好,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
他跪在地上,面前放着一块白布,双手持刀,用力往自己腹部一刺,再扭转刀口向左一切。整个人跌倒在地上,剧烈的痛,让他的身体不停的颤抖抽搐,冷汗布满整个脸庞,他的意识慢慢陷入无尽的黑暗。
晚上十一点半,八路军就肃清了城里的残兵。李云龙下令留下三百人打扫战场,民兵沿着白晋铁路线继续破坏铁路。其余人回师壶关会合田三石的新八团一举歼灭壶关的鬼子。
也就是在这个节骨眼上,李云才敢玩这种孤军深入穿插包围的战法。要是平时,他敢这样玩分分钟被日军给围了。
看着路上卡车拖着榴弹炮慢悠悠的前进,后面跟着的挽马和驴拉着的山炮和步兵炮。这玩意打的是时候是爽,但转移的时候也是令人崩溃,一天能走出五十公里就偷笑了。
李云感觉他走路都比那拉着炮的卡车跑得快。还好,现在是晚上,要不然这速度给日军发现了,呼叫飞机,跑都跑不掉。
翌日早上九点,炮兵才赶到壶关。田三石的八团(以后都会简称八团和七团)和张大彪的一团,早就把壶关给团团围住了。
要不是司令员下令不准进攻壶关,把壶关留给炮团练炮,他们早就把壶关给打下来了。毕竟壶关只有六百个小鬼子,都不够他们塞牙缝的。
他们之前攻打长治的时候,壶关死活不敢去救援长治,害得田三石在半路上等了一宿。
炮兵到达后,立即展开。炮兵观察小组带着小型电报机到前沿阵地观察和指引炮火。
而后面的炮兵则是根据前面观察小组传回来的坐标进行调整诸元方位,对前方目标一一进行炮击。
这次的炮击没有持续太长时间就没有肉眼可见的目标需要炮击了。
炮声停后,田三石带着八营进入壶关打扫战场。是的你没看错,整个壶关在炮火下己经没有多少个活着的人了。
战士们不到半小时就肃清了那些躲藏起来的敌人。
而李云龙看到壶关被拿下,就安排炮兵撤回根据地。而他准备带着三个团继续扫荡下去,毕竟机会难得。下面的战斗他不想带炮兵这些笨重的玩意了,他们行军的速度真的是太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