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疏散群众演习

2025-08-23 3009字 4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待众人吃饱喝足各自回去之后,李云龙带着学生匆匆收拾一番,躺到炕上准备休息。

可躺在床上翻来覆去,却怎么睡不着,一时想念前世的家人,一时又想到从明年开始,鬼子频繁的,残酷的扫荡,不知道新一团长在这样残酷的斗争之下,又能剩几人。

还有惨死在日寇铁蹄之下的民众不知凡几,赵家峪的乡亲又有几个能活。

李云龙突然想到,后世不是有各种自然灾害和消防逃生演习吗?

日寇残害的大多数老百姓都是来不及逃跑躲避,或者是干脆没有逃跑躲进山里的。

那么我也可以在赵家峪搞一个群众疏散逃生演习,当民众习惯了种经常性的疏散演习之后,在将来碰到日寇扫荡撤退时就不会混乱,疏散撤退也会更快,从而阻击敌人的部队也不用阻击那么长的时间,这可以让战战士们的伤亡会大大减少。

李云龙越想越觉得这个办法可行,于是起床点灯,奋笔首书,李云龙一首写公鸡打鸣到天微微亮了,才感到困意袭来。

李云龙顾不上去睡觉,匆匆拿起他写的计划书去找赵刚。

赵刚看了李云给他的计划书,上面阐述到,今年开始鬼子对根据地的扫荡将成为常态。八路军想要生存下去并且发展壮大就必须要保护民众。

根据目前敌强我弱的形势,死守根据地无疑是自取灭亡,我军必须,灵活利用地形和日寇周旋,在利用山区,施行坚壁清野,把日军拖累拖瘦,拖垮再寻机歼灭敌人。

而在与敌人在山中周旋,百姓随军转移或者军队保护老百姓转移也将成为常态,这时提前演练疏散转移百姓民众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赵刚看完李云龙的计划书,上下打量李云龙“老李,大家都说你是个大老粗,但我看你就像个老狐狸,一套一套的,你的计划设想不错呀,要不咱们就在赵家峪试一试。”

李云龙看着赵刚没好气的说“老赵,你就别埋汰我了,我只是想多一点老百姓活下来而己,鬼子的残暴,想必你也见过。”

赵刚皱眉似乎想起了什么“对呀,日寇可是没人性的,要知道哪条村有我们党的军队,他们会把整个村的人都杀光,他们的行为犹如野兽。”

李云龙看了看赵刚“这是你死我活的国战,我们必须要有必死的决心,不说小鬼子了,说多了心烦,我们把计划书上报给旅长吧。等旅部回复了我们就搞一场。”

“也好,我现在就去做成报告书,报上去。”赵刚说完拿着计划书就走到自己的办公桌上开始写报告书。

三天后旅部回复可以试行。李云龙拿着旅部的回复文件,喊来了赵家峪的村长,和三个营长还有团部的干部召开了一次碰头会。

李云龙准备来一次突击检查,用来检验干部的组织能力,和民众的撤退速度等情况,所以这次的演习他只告诉了参与会议的几人,并要求几人保密。

正月十五闹元宵佳节,早上,赵家峪的民众正准备前往打谷场观看八路军的节目演出。

突然一阵急促刺耳的声音响起,覆盖整个赵家峪。如果有去过重庆和上海的人在此肯定能听得出来这是防空警报,听到这声音就代表鬼子的飞机来了,就得找防空洞躲了。

可赵家峪的乡亲们听到这声后都呆立当地一脸茫然和不知所措。就连在准备表演节目的文工团也面面相觑,不知道发生什么事。

就在这时,一名八路军战士,一边冲过来一边大声喊道“乡亲们,同志们,鬼子来了,快撤退。”

听到喊声的人们大多数都无动于衷,只有少数急急忙忙赶回家。

其实这声音是李云龙弄出来的,他在系统商城买了一个防空警报器,并安排警卫连的一名战士在正月十五早上八点整拉响警报。

一听到防空警报声响起,李云龙就开始发号施令“通讯科,去通知警卫连长,带警卫连去门前岭阻止敌人,务必要坚守三小时,去陈家沟通知张营长,叫他带一营火速来援,去六和村通知田营长带三营到五道口一带接应我们,去白水泊通知马营长带二营赶到青云山,清风塞。另外通知赵家峪妇救会组织乡亲们由后山朝青云山方向转移,通知赵家峪民兵队长带人保护协助妇救会组织乡亲们转移。”

通讯科科长,接到团长命令开始分发任务,接到任务的通讯员纷纷朝着自己的目的地而去。

下完命令以后,李云龙带着警卫员开始在村子里走动观察,看看,基层干部的组织和动员老百姓转移要多久。

结果令他大失所望。命令下去十分钟了,警卫连反应倒是挺快,第一时间就赶到门前岭构筑阻击阵地。

而民兵队的人才刚刚完成集合,妇救会的人,正在组织乡亲们,可惜有的人死活不肯离开自己的家,有的舍不得家里的锅碗瓢盆,什么都想带,场面乱哄哄的,有的牵牛赶猪,搞得鸡飞狗跳,混乱不堪。

李云龙一边走一边看,首到三个小时过去了,乡亲们才堪堪收拾好自己的家当,准备出发转移,如果鬼子真的来了,部队最起码要为他们争取五小时他们才有可能逃进深山。

最后李云龙叫停了整个演习,并派通讯员去通知各部队原路返回到原来的位置。

通过这次的演习李云龙发现,部队的反应速度还可以,就是分散在各处的连队因为通讯的原因,集合有点慢,他准备在商城买一批对讲机,分发到排级单位,用来解决这个问题。

这次最大的问题出现在民兵妇救会和老百姓身上。

民兵反应和集结都太慢,还要加强训练。妇救会的动员能力太差。都劝不动老百姓,说服不了老百姓跟随转移。

老百姓呢,太过在乎那些坛坛罐罐,导致撤退的速度太慢。

针对一情况,李云龙马上在打谷场召开了会议,并且请全村的村民和民兵妇救会都参加。

会上,李云龙指出,今年开始,鬼子下乡扫荡,将成为常态,鬼子们的政策就是见到人就杀光,见到房子就烧光,见到粮食牲畜就抢光。

李云龙情真意切的对乡亲们说“我知道,你们都是穷苦人家,舍不得家里的坛坛罐罐,锅碗瓢盆,油盐酱醋这些东西,但是我们的命只有一条,人在,一切还可以重来,房子没了我们还可以重建,但人要是没了就一切都没了,所以乡亲们啊,以后无论你们在做什么,只要一听到,今天那个警报声,就立马放下手中的活,回家带上孩子老人,跟随妇救会和民兵队的同志,立马撤进山里。”

台下的乡亲们听了都在窃窃私语。有的还质问不带粮食进山吃什么。还有的人表示房子被烧了,东西被砸了又算谁的,谁又会给他们赔偿。

人群还在那里低声嚷嚷,突然间有三个老人家站起来逮着他们就骂“你们别不知好逮,鬼子来了,你们要是还在家里,人都没了,还要房子干什么,哪里来的那么多废话,跟着八路军走就对了,东西丢就丢了,大不了再赚回来。”

人群看到三个发火的老人后,都不敢出声,他们整个赵家峪都是一个祖宗出来的,这三个老人虽然没有后代,但是他们辈分高威望足,要是敢跟这三位顶嘴,怕不是第二天就被逐出族谱了。

最后李云龙给他们出了一个主意,有时间就把自家的地窖挖大点,挖多几个出口,把出口做的隐蔽一点。如果不会,八路军可以派人过来指导。平时一切照旧,要是鬼子来了,我们就只带三天的口粮和棉被。,其他的东西全藏到地窖里,至于牛羊驴马这些畜牲全部带走。

最后李云龙还表示,每隔十天都会搞一次这样的演习,希望大家都配合,因为这关系到大家的生死。

在三位族老和村长的调和下,乡亲们都答应了下来。

至于个别不愿配合的,李云龙也管不了那么多,生死有命,尊重他人的选择。他又不是什么圣母,他只救能救和听劝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