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龙写完这次的战斗报告,折叠好放进信封交给通讯员。才带赵刚去安顿和交接工作。
赵刚挺纳闷的,旅长不是说李团长是个大老粗吗?怎么还会自己写战斗报告。
赵刚不知道的是,李云龙虽然没有上过高中大学,再怎么说也是初中毕业的。他只是不会繁体字而不是文盲。
半个多月以来,在虚心请教下,李云龙己经能读能写一千个常用繁体字了。教他读书写字的战士首呼团长是个天才。
在这个没有手机没有电视的年代,李云龙日常除了训练,种地之外,最大的兴趣就是读书写字,特别是关于军事的书。
为此他还特意吩咐战士们在消灭和鬼子勾结的地主时注意收集地主家的藏书。因此他还得到了一本纪效新书,一套三国演义,一本孙子兵法。虽然不是那种古书和孤本,但是有书看,他最起码不会无聊。
时间如河水般悄悄流逝,一转眼又是一个月过去了。
在这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里,李云龙和新一团开荒了六十多亩地,全都己经种上了冬小麦。他们种下的苹果也开始抽芽了,估计两三年就会有苹果吃了。
在这一个月里,大战没有只有零星的袭扰打死打伤日伪军百余人。而李云龙也趁机偷偷摸摸的把系统奖励的枪和弹药分几个批次拿出来分发给各部队。
在充足的粮食还有肉食下,战士们吃得饱饭,一个月下来多壮实了好多。有了充足的弹药枪支再经过训练,虽然不敢说精兵强兵,但最起码跟现在的新一团不比三大主力会师的任何一个团差,所欠缺的只是一场大战而己。
只要经过一两场的大战,新一团很快就能成长为一支强军。
就在李云龙盯着地图研究准备在哪里打一下日军的时候。派出去的侦查员给他带回一个重要情报。
吕梁的物资补给由交城转运,每十天就转运一次,每次由一个中队的小鬼子和一个营的伪军送。
交城到吕梁没有铁路,鬼子只能走公路。交城到吕梁的公路穿过吕梁山脉,全长125公里,李云龙立即决定在这里设伏小鬼子。
于是他跟赵刚打了声招呼,便带着三个营长和一个警卫排亲自去勘察地形。
经过实地勘察他最后把战场选在了野野狼谷。野狼谷位于吕梁山脉东南段,距离吕梁县60公里,距离交城65公里。战斗打响敌人没有三个小时是赶不到战场的。
最主要的是野狼谷地势险要,公路从谷底穿过,整个野狼谷全长三公里像一个葫芦似的,入口窄小,越往里走越宽敞,东南低西北高。特别是在出口的时候,有个长坡要爬。弯多路陡,两侧都是高山,是个天然的伏击场。
勘察地形回来后,李云龙把自己关在团部作战室里面冥思苦想如何排兵布阵。
现如今新一团有两千五百六十五人,步枪2598支,轻机枪16挺,重机枪两挺,迫击炮一门。一个月前李云龙花了一百积分买了50发炮弹。
而敌人押送物资的日伪军就有八百五十二人。还要考虑交城和吕梁的援兵。根据情报。目前吕梁驻扎的日军300人伪军956人,交城有日军500,伪军1000。
在野狼谷一打,这两个地能够抽出2000多人的援兵正行增援。
如果新一团想要吃下这一块肥肉兵力明显不够,搞不好最后会弄成夹生饭。
思前想后,李云龙还是决定向旅长求援。他把自己写好的作战计划装进信封贴身放好带上警卫员虎子骑着马朝旅部赶去。
来到旅部,人还没进院子李云龙就扯开喉咙大声道“旅长,我恭喜您老发财了。”
旅长黑着脸走出房子大声到“李云龙,你少给我在那贫嘴,说吧,这次来又想要什么,先说明啊,枪和人都没有,粮食也没有”
“哪能啊,旅长你这次误会我了。”李云龙故作委屈的说道。
“少来,谁不知道你李云龙,什么东西都往你心一团扒拉,见到大粪你都往回拿。”旅长像看傻子一样的看着李云龙说。
说到这个李云龙可就生气了,当时开荒种地要肥地,他又不舍得拿积分买化肥,只能吩咐战士们到处捡牛粪马粪回去堆肥。结果楞是被兄弟部队传出他李云龙抠门,连大粪都不舍得丢,还笑话新一团为大粪团。
“旅长,你真误会我了,这次来我是想要和你合伙做大卖”李云龙一边说一边从怀里掏出作战计划递给旅长。
旅长接过李云龙递过来的信封,拆开拿出信纸一边看一边说“听说,你这阵子都在学读书写字,现在都能自己写作战报告了。”
“嗯,旅长不能总用老眼光看我,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我如今早就不是 吴下阿蒙了。”李云龙得意的说道。
“哟,都会用成语了,不错嘛,你总算有长进了,多读些书总是好的,读书能明事理以后做什么都要多想,不能一时冲动就去做,不然有你吃亏的时候。”旅长略带调侃又带着些许期盼的说道。
旅长很快就把李云龙的作战计划看完了,这家伙进步挺快,能从大局思考问题了,就是写的字丑了点。不过作为他的老部下,李云龙有上进心肯读书写字,他还是很欣慰的。就是不知道这家伙吃什么药了,怎么突然间就想起要读书认字了。
旅长看完以后对李云龙说到“计划不错,这仗能打,但是这种级别的战役不是你能拍板决定的,就连我也得上报给师部和总部。你先回去准备好,然后等待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