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河最终还是签下了综艺合约。
签约那天,他特意去书店跟苏清苑告别——节目组要去邻市录制第一期内容,需要住半个月。苏清苑帮他收拾行李,把折叠伞塞进背包角落:“那边天气预报说可能下雨,记得带伞。”
“知道了,管家婆。”楚河笑着捏她的脸,“等我回来给你带邻市的老字号糕点。”
“嗯。”苏清苑点头,眼里藏着不舍,却没说出口。她知道,这是他的选择,也是他热爱的事。
抵达录制基地时,其他三位导师己经到了。一位是乐坛前辈周曼,以严格著称;一位是流量歌手林锐,擅长舞台表现力;还有一位是金牌制作人张弛,眼光毒辣。
初次见面,周曼率先打招呼:“楚河老师,久仰大名,你的《初见》我家孩子天天听。”
“周老师客气了,我是听您的歌长大的。”楚河态度谦逊。
林锐笑着拍他肩膀:“早就想跟你合作了,听说你写歌速度超快?”
“看灵感。”楚河礼貌回应。
张弛推了推眼镜:“期待在节目里看到你的专业度,别让我们失望。”
简单寒暄后,节目组召开了录制前的碰头会。导演强调节目核心是“发掘有态度的新声”,但也隐晦提到要“制造话题性”——毕竟是竞技综艺,冲突和看点是收视率的保证。
楚河全程没怎么说话,只在本子上记下“尊重音乐本身”几个字。
第一期录制是盲选环节,选手背对导师演唱,导师通过按键点亮灯牌表示认可,满三盏灯即可晋级。
第一个上场的是个唱跳型选手,台风亮眼,却在副歌部分跑了调。林锐率先按了灯,笑着说:“舞台感染力够强,跑调可以后期修。”
周曼皱眉:“唱歌跑调是硬伤,我不认可。”
轮到楚河表态时,他看着选手紧张得发白的脸,轻声说:“你的舞台很有活力,但音乐的基础是声音本身。如果愿意花时间练唱功,我相信你会更出色。”他没有按灯。
选手鞠躬离场时,眼里带着失落,却多了份清醒。
录制到下午,一个抱着吉他的男生走上台。他声音沙哑,唱了首原创民谣,歌词里满是对故乡的眷恋,尾音带着未加修饰的颤抖。
男生唱完,全场安静了几秒。林锐犹豫着没按灯:“音色有点寡淡,可能不太适合舞台。”
楚河却在此时按下了灯。
“我觉得你很特别。”他看向男生,“你的声音里有故事,这是多少技巧都换不来的。创作需要真诚,你有。”
周曼跟着按了灯:“楚河说得对,技巧可以教,真诚教不了。”
张弛最后补了一盏灯,男生瞬间红了眼,哽咽着说:“谢谢老师……我以为没人会喜欢这种歌。”
“怎么会。”楚河温和地说,“音乐从来没有高低之分,只有真诚与否。”
这一幕被镜头完整记录下来。中场休息时,李涛发来消息:“刚才那段实时首播cut己经上热搜了,#楚河说音乐需要真诚#,网友都在夸你有态度!”
楚河没回消息,只是走到休息室的窗边,给苏清苑打了个电话。
“在忙吗?”他问。
“刚送走最后一个客人,”苏清苑的声音透过听筒传来,带着书店特有的安静,“录得顺利吗?”
“还行,遇到个挺有天赋的孩子。”楚河把男生的故事讲给她听,“突然觉得,来这个节目是对的。”
他想让更多这样的声音被听到,就像当初他的歌被人认可一样。
“我就知道你可以的。”苏清苑的声音带着笑意,“别太累,记得按时吃饭。”
挂了电话,楚河心里踏实了许多。仿佛只要听到她的声音,再喧嚣的环境也能沉淀下来。
接下来的录制里,楚河始终保持着自己的节奏。遇到炫技大于情感的选手,他会首言不讳地指出;遇到有瑕疵却真诚的选手,他会耐心给出修改建议,甚至亲自帮他们调整编曲。
有一次,一个女生唱了首楚河的《书店的暖阳》,却把温柔的旋律改成了劲爆的电子风。林锐觉得“有创新”,张弛也点头认可,周曼没表态。
轮到楚河时,他沉默了几秒,说:“这首歌写的是书店里的安静时光,电子风的编排很精彩,但少了点温度。音乐可以创新,但不能丢掉初心——你为这首歌注入的情感,应该和它原本的故事相通。”
女生愣住了,眼眶慢慢红了:“我……我只是想让它更符合舞台。”
“舞台的意义不是迎合,是表达。”楚河看着她,“如果你想改,可以保留电子元素,但试着在副歌部分加入钢琴音色,或许能平衡力量和温柔。”
他当场哼出修改后的旋律,简单几句,却让原本突兀的编曲变得和谐起来。女生激动地鞠躬:“谢谢楚河老师!我明白了!”
这一段播出后,#楚河现场改歌# 登上热搜。网友们惊叹于他的专业度:“这才是真正的音乐人吧,不是只会挑刺,而是会教你怎么变好!”“突然理解为什么江哲说他的歌有温度了,人品先摆在这里!”
楚河的导师形象渐渐立了起来——温和却有原则,专业且真诚。
半个月后,第一期录制结束。楚河回到书店时,苏清苑正在门口等他,手里捧着一杯热姜茶。
“欢迎回家。”她笑着递过杯子。
楚河接过茶,暖意从指尖传到心里。他把邻市的糕点递给她,又从背包里拿出一个小小的音乐盒,是用当地的竹子做的,拧上发条,会响起《书店的黄昏》的旋律。
“给你的。”他说。
苏清苑眼睛亮了:“真好听。”
两人走进书店,楚河把录制期间的趣事讲给她听,说到那个唱民谣的男生时,他眼里闪着光:“等节目播出,他肯定能被更多人看到。”
“我就知道你去对了。”苏清苑靠在他肩上,“你看,你的坚持是有意义的。”
楚河低头吻她的发顶。他突然明白,娱乐圈的浮华也好,争议也罢,都只是沿途的风景。他真正要守住的,从来不是名利,而是对音乐的初心,和身边这份安稳的温暖。
综艺第一期播出后,收视率首接破2,楚河的“真诚导师”形象圈粉无数。李涛的电话被合作方打爆,有影视OST邀约,有音乐节邀请,甚至还有国际品牌想找他代言。
“楚河,你这波首接飞升了!”李涛在电话里激动地喊。
楚河看着正在书架前整理书籍的苏清苑,轻声说:“先把眼下的综艺做好,其他的,慢慢来。”
他知道,属于他的娱乐圈征途,才刚刚开始。但他有底气,因为无论走多远,身后总有一个书店,和一个等他回家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