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盗墓笔记》实体书大卖,让楚河的名字彻底跳出了“歌手”的范畴,成为横跨音乐、文学两界的新锐创作人。
媒体称他为“天才”,读者和听众则自发组成了“河粉”,每天在他的社交账号下催更、表白,热度丝毫不输一线明星。
楚河却依旧保持着低调,大部分时间要么在工作室写歌、构思小说,要么就泡在清苑书斋,享受片刻的宁静。
这天下午,楚河又坐在书店的旧书区,手里拿着那本牛皮笔记本,笔尖在纸上写写画画。
苏清苑端着一杯茶走过来,看到他本子上写的不是小说,而是一段段歌词,忍不住好奇地问:“又在写新歌?”
“嗯。”楚河抬头笑了笑,“想写一首……特别一点的歌。”
“特别一点的?”
“嗯,写给一个人的。”楚河的目光落在她脸上,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柔。
苏清苑的心跳漏了一拍,连忙低下头,假装整理桌上的书:“那……一定很好听。”
楚河笑了笑,没再多说,继续低头写着。
其实,这首歌他己经写了很久,旋律和歌词改了又改,始终觉得差点什么。首到最近,看着苏清苑在书店里忙碌的身影,听着她偶尔哼起《同桌的你》的调子,那些犹豫和不确定,突然就烟消云散了。
他想写一首歌,不用华丽的辞藻,不用复杂的旋律,只唱给她一个人听。
晚上,楚河回到工作室,把这段时间攒下的几首歌整理出来,准备交给李涛安排上线。最后,他打开录音软件,抱起吉他,轻轻拨动了琴弦。
没有伴奏,只有一把木吉他,和他低沉温柔的嗓音。
“阳光透过窗,落在你发梢,
你低头看书,睫毛弯成桥。
风穿过街道,铃声在飘摇,
我的世界,突然变得热闹……”
歌词很简单,写的就是他在清苑书斋看到的日常,却带着一种让人心里发暖的甜意。
“我走过许多桥,看过许多花,
才发现最美的,是你煮的茶。
不用多说话,默契在发芽,
只想和你,慢慢变老啊……”
唱到最后一句时,楚河的声音轻轻的,带着一丝紧张,也带着一丝笃定。
录完这首歌,他没有发给李涛,也没有上传到任何平台,只是存在了自己的手机里,设置成了仅自己可见。
他想,等一个合适的时机,唱给她听。
第二天,李涛兴冲冲地冲进楚河的办公室,手里拿着一份文件:“楚河!大好事!”
“什么事?”楚河放下手里的《盗墓笔记》手稿。
“陈导!陈默导演想找你合作!”李涛把文件递给他,“他新电影的主题曲,想让你写!”
陈默?
楚河愣了一下。陈默可是国内顶级导演,擅长拍现实题材的电影,拿过不少国际大奖,是真正有实力、有口碑的大导演。
“他怎么会找到我?”楚河有些意外。
“还不是因为你的歌!”李涛激动地说,“陈导说,《那些花儿》里那种‘成长与告别’的感觉,和他新电影的主题特别契合!他不想要那种华丽的歌,就要你这种带着烟火气的真诚!”
楚河翻开文件,里面是电影的简单介绍——《匆匆那年》,讲的是一群普通人从青春到中年的人生轨迹,有欢笑,有遗憾,有错过,也有坚守。
光是看简介,楚河就己经有了灵感。
这不就是他想写的故事吗?关于时光,关于记忆,关于那些藏在心底的人和事。
“我接了。”楚河合上文件,眼神明亮。
能和陈默合作,不仅能提升自己的业界地位,更重要的是,这是一个把“地球经典”用另一种方式呈现的机会。
“太好了!”李涛高兴得差点跳起来,“陈导说,想跟你见一面,聊聊具体的想法,时间定在后天下午,地点在他的工作室。”
“没问题。”
送走李涛,楚河靠在椅背上,心里一阵轻松。
工作室刚起步就有这样的机会,无疑是个好兆头。
他拿出手机,点开那段昨晚录的歌,又听了一遍。阳光透过窗户洒进来,落在手机屏幕上,温暖得像苏清苑的笑容。
“等忙完陈导的事,就唱给她听。”楚河喃喃自语,嘴角忍不住上扬。
下午,楚河去清苑书斋时,把陈默邀约的事告诉了苏清苑。
“陈默导演?就是拍《故乡》的那个?”苏清苑眼睛亮了亮,她很喜欢那部电影。
“嗯,就是他。”楚河笑着说。
“太好了!”苏清苑由衷地为他高兴,“你的歌那么好听,肯定能写出特别棒的主题曲。”
“借你吉言。”楚河看着她,“等电影上映了,我们一起去看?”
苏清苑愣了一下,随即点了点头,脸颊微红:“好啊。”
看着她泛红的耳根,楚河的心里像喝了蜜一样甜。
他知道,有些感情,不需要轰轰烈烈的告白,只需要这样一点一滴的靠近,像藤蔓一样,慢慢缠绕,慢慢生长。
而陈默的邀约,就像一阵东风,不仅推着他的事业向前,也仿佛在为他的心意,添上了一把助力。
楚河握紧了手机,里面存着那首只属于她的歌。
他期待着,和她一起看电影的那天,也期待着,把这首歌,轻轻唱给她听的那天。
属于他的故事,正在变得越来越精彩。而属于他们的故事,也在悄然升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