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立工作室的过程比楚河预想的要顺利。
李涛动用了自己在星芒积累的人脉,很快就办好了所有手续。工作室的地址选在了文创园的另一栋楼,离星芒不远,面积不大,但装修简洁明亮,透着一股年轻的活力。
开业当天,没有剪彩,没有宴请,只有楚河、李涛,以及李涛拉来的两个老同事——一个负责宣传,一个负责财务。
“楚总,以后请多指教!”李涛带头鞠了一躬,语气里满是干劲。
楚河笑了笑:“别叫总,叫我楚河就行。我们不是上下级,是合作伙伴。”
他拿出一份策划案,放在桌上:“这是我接下来的计划,大家看看。”
策划案上,清晰地写着三个方向:
1. 音乐:楚河继续创作,每月至少发布一首新歌,同时开始寻找有潜力的新人歌手,签约培养。
2. 文学:《盗墓笔记》持续连载,同时启动实体书宣传计划;筹备下一部小说,初步定为科幻题材(《三体》)。
3. 版权运营:将己有的歌曲、小说版权进行精细化运营,拓展影视、游戏改编等衍生业务。
李涛和两个同事越看越激动。这计划看似简单,却每一步都踩在点子上,尤其是“培养新人”和“版权运营”,眼光相当长远。
“楚河,你这计划太牛了!”负责宣传的小王忍不住赞叹,“就按这个来,我们肯定能做出成绩!”
“第一步,先把《盗墓笔记》的实体书宣传做起来。”楚河说,“李涛,你联系一下出版社,定个发布会的时间,地点……就定在清苑书斋吧。”
“清苑书斋?”李涛愣了一下,随即反应过来,“好主意!那里本来就因为你小火了一把,在书店开发布会,更有情怀,也更容易出新闻点。”
楚河笑了笑,他确实有这层考虑,但更重要的是,他想让苏清苑的书店被更多人知道。
消息传到清苑书斋时,苏清苑正在整理刚到的新书。听到楚河想在书店办《盗墓笔记》的发布会,她惊讶得睁大了眼睛:“在我这里?会不会太简陋了?”
“不会。”楚河看着她,“我觉得这里最好。安静,有书香味,符合《盗墓笔记》的气质。”
苏清苑看着他认真的眼神,心里暖暖的:“那……我需要做什么?”
“什么都不用做,正常营业就好。”楚河说,“宣传和布置交给我们,你只要负责貌美如花就行。”
最后一句话说得有些随意,说完他自己都愣了一下,苏清苑的脸颊瞬间泛起红晕,低下头,轻轻“嗯”了一声。
气氛突然变得有些微妙,空气里仿佛多了一丝甜意。
发布会定在一周后。消息一出,立刻引起了轰动。
“《盗墓笔记》要出实体书了?终于等到了!”
“发布会居然在清苑书斋?是那个楚河常去的书店吗?我要去打卡!”
“西红柿小说都转发了,看来这次动静不小啊!”
发布会当天,小小的清苑书斋被挤得水泄不通。记者、读者、书迷……把书店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楚河穿着简单的白衬衫,坐在临时搭起的台子前,从容地回答着记者的提问。
“楚河老师,《盗墓笔记》的灵感来自哪里?”
“楚河老师,接下来的剧情会有反转吗?张起灵的身份到底是什么?”
“楚河老师,您同时在音乐和文学领域取得成功,有什么秘诀吗?”
楚河一一作答,谈吐从容,逻辑清晰,偶尔还会幽默几句,引得现场笑声不断。
苏清苑站在角落里,看着被众人围绕的楚河,他自信、耀眼,和平时在书店里安静看书的样子判若两人,却又同样让人移不开眼。
她突然觉得,楚河就像一本厚厚的书,越读,越觉得有味道。
发布会的高潮,是楚河宣布《盗墓笔记》的首印五十万册,在预售开启的一个小时内就被抢空,出版社紧急加印三十万册。
这个数字,震惊了在场所有人。要知道,现在的实体书市场早己式微,连老牌作家都很难有这样的成绩,更何况是一个新人的第一部作品。
“楚河老师,您太厉害了!”一个年轻的记者激动地说。
楚河笑了笑,目光越过人群,落在角落里的苏清苑身上,语气温和却坚定:“是大家抬爱。其实,好的作品,就像这家书店一样,只要用心经营,总会被人发现的。”
他的话像是在说书,又像是在说别的。苏清苑的心跳漏了一拍,连忙移开目光,脸颊却更烫了。
发布会结束后,记者和读者陆续离开,书店里终于恢复了安静。
楚河走到苏清苑面前,递给她一杯水:“辛苦了。”
“不辛苦,”苏清苑接过水,看着他,“恭喜你,发布会很成功。”
“多亏了你这好地方。”楚河笑了笑,从包里拿出一本《盗墓笔记》,扉页上写着一行字:“赠清苑,愿岁月静好,书香常伴。——楚河”
苏清苑看着那行字,心里像被什么东西填满了,暖暖的。
“谢谢你。”她轻声说。
“以后,还会有更多的书在这里发布。”楚河看着她,眼神明亮,“这里,会成为我们的秘密基地。”
“我们的?”苏清苑抬起头,撞进他温柔的目光里,心跳瞬间加速。
“嗯,我们的。”楚河肯定地点了点头。
夕阳透过窗户,洒在两人身上,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墨香和一丝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
工作室的第一枪,完美打响。
楚河知道,这只是开始。他的文娱帝国,正在一点点搭建起来。而身边的这个女孩,会是他这条路上,最美的风景。
接下来,他要做的,就是写出更多的歌,更多的书,拍出更好的电影,让这个世界,因为他的存在,而变得更加精彩。
而属于他们的故事,也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