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穿越

2025-08-21 3156字 1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大周朝上元镇。

青牛山的周围其中一个小村子,桃花村的村尾挨着青牛山脚的一座泥砖茅草屋。

温宁睡的迷迷糊糊间,缓缓的睁开眼,就瞧见了一个茅草的屋顶,再往西周看了看泥砖的砖墙。

“这是哪儿?”温宁喃喃自语,脑袋昏沉,努力回忆之前的事,可记忆就像断了线的珠子,怎么也串不起来。

就在这时有人推开房门走了进来,温宁听到声响看过去是一个不认识的男子,一身古代的麻布短打装扮,她一时间搞不清楚状况,也不敢吭声,就定定的看着走进来的人。

“你醒了,我一会准备去一趟山里,我给你煎好了药放在灶台热着,锅里头有红薯和稀饭,你一会把早饭吃了,再把药给喝了,那我就先走了。”男人自顾自的说完就又关上门走了。

温宁过了好一会,没见有人在进来,确定人是真的走了,这才松了一口气。

这时她脑袋一痛,传来了大量的记忆,一时间有点撑不住,就又晕了过去。

也不知过了多久,温宁从床上坐了起来,看着头顶上的茅草发呆。

她死了,死了在下班回家的路上,也不知道哪个没有公德心的缺德鬼,在高空抛物把她给砸死了。

她又活了,还穿越了,穿成了在逃荒时因为生病,村里人把她嫁了出去好让她能活命的农家女身上。

原主今年十六岁,娘家是离这里相隔了两个州府的“柳溪镇”爹死娘改嫁,从小跟着二叔家生活,在三个月前家乡发大水,原主跟着家里人一起逃荒。

因为打小没有爹娘,寄人篱下的生活就算受了委屈也不敢说,二叔二婶虽然说没有虐待她,可是老百姓家过得苦啊。

原主也是五岁看娃,六岁上灶台,等再长大两年,洗衣做饭喂猪打猪草挖野菜,那也是样样都能干的顺手,在村里人人都夸的能干姑娘。

因为她的能干,人长的也不差,在村里头人缘还是不错的,有些家里头不怎么富裕的婶子大娘,也不计较她是父母双亡的孤女,还是很稀罕可以娶到她回家当儿媳妇的。

本以为她也会像村里的姑娘一样,按部就班又平凡的生活着。

等再过一年半载的,二叔二婶到时给她找个殷实人家,到时候也会有自己的家和孩子,平平淡淡的一辈子就这么过了。

可谁也没想到呀!这突如其来的一场洪水,所有的一切都成了泡影,有的人在那一夜当场失去了生命,活下来的人也被迫离开家乡向外讨生活。

在逃荒的过程中,是有很多困难的,首先第一条就是靠着双脚,还要负重的背着行李长期赶路,第二就是饥饿,这一路上有很多人都倒在了半路上。

二叔在洪水中被冲走了,她和二婶带着堂弟和堂妹一起赶路,在走到常州时,官府说了可以接收一部分的流民,但是每人要交一百文钱,这100文钱不是白交的。

官府会划分一块地基给户主建房子,半年内开荒出来的荒地,还可以在原先的荒地三年不交税,再多加两年。

洪水己经退去,如果实在没钱,又或者是不想离乡背井的,也可以在官府那里登记每人可以领到500文钱做路费返乡。

只要能在两个月内回到,还可以,每人再多领取1500文钱的安家费,另外朝廷还会派发每户十斗粗粮,和良种。

大家走的匆忙,身上能有带钱的人,其实并不多。

同时也有很多大户人家趁机来买奴仆,和一些附近的光棍汉子,也想着来碰一下运气,能不能讨一房媳妇回去。

二婶不想再继续走了,可也不想回老家,刚好有附近的村民来相看媳妇,二婶带两个孩子找了一个同样死了老婆有三个娃的男人。

这亲娘改嫁都有不要孩子的,更不用说是婶子改嫁了,二婶也问过她,毕竟己经16岁是个大姑娘了,要不要在这里找一个人嫁了算了,至少离得近一点,也能互相照顾一下。

但是当时来相亲的,大部分都是二婚,或者是年龄很大的二流子光棍汉,一看就不像是能安心过日子的人。

最后原主送走了二婶她们就和其它没有钱落户,又不愿意卖身的村民在休息了一天后,又继续往南走。

不是大家不想回乡,而是水灾和旱灾不一样,旱灾的田地虽然干裂,但是只要来一场雨,万物就可以复苏。

而水灾不管对于房屋还是田地,那都是毁灭性的打击,房屋全部倒塌,特别是他们村那可是重灾区。

农田全部浸泡,就算现在退水了,表面上的泥土也会冲被刮走一层。

上好的农田,可能会变成荒地,曾经的下等田或者是荒地,现在也有可能变成了咸盐地,别说三五年不收税了,就算是七年八年,这土地都不一定能养的回来。

《随便乱写,主要是为了让男主遇到女主不用太过去在意,后面也不会出现她的亲人和家乡的事情。》

在五天前他们走到了上元镇,身体上的劳累,不知前路在何方的迷茫,在这双重压力下,原主病倒了,当天就发起了高热。

当时和她一起的牛大娘虽然发现了,却也没有什么好的办法,只能给她喂了点热水,其它的只能够听天由命了。

还好原主撑到了第二天,那天也是和在常州时一样的流程,原主在迷迷糊糊间听到大娘问她有个猎户想要娶她,问她愿不愿意跟着他回家去。

彼时的原主,高热让她意识混沌,身体的剧痛和对未来的绝望交织在一起,她根本无力思考,只能本能地点了点头。

赵平是桃花村本地人,今年十八岁,本来是个读书人,因为一次意外脸上有了一个小小的疤痕,但是再小那也是破了相,破相的人是不能够参加科举的。

断文识字,又会种田,又会打猎,在18岁这个年纪正是大好青年的时候,照理来说是不怕讨不到老婆的。

可事实上他的运气差了点,一出生就没了娘,本来村里就有些风言风语,说他命不好,好在赵大山(赵平的爹)不信这一套,听到谁说就打到谁家去。

加上后来他渐渐长大了,赵大山送他进了学堂,一开始的时候村里人是嘲笑的。

觉得这赵大山就是乌鸦妄想着变凤凰,泥腿子也妄想穿绫罗绸缎,肚子都要填不饱,竟然还想妄想着让儿子去当秀才。

谁知道这小赵平特别的争气才刚去学堂没几天就背会了三字经,就连那夫子都夸赞,九岁那年夫子本来是想让他下场去试试水,谁知道人家首接就考了个童生回来。

当时整个上元镇都轰动了,九岁的童生啊,这走出去谁不得说一句天才,未来前途可量。

可惜他的好运气好像就到这了,本来三个月后要接着考秀才的,却发生了意外,那天他在镇上坐牛车回家,走到半路时那老黄牛却发了疯的狂奔,把一车人都给甩了出去。

赵平甩下去的时候刚好是脸着地额头上碰到了一块尖石头,当场就头破血流,虽然后面送到医馆去包扎也没多大问题,但是额头上划的那一道口子,后面却留了疤痕,也不大,就一个小拇指这么大。

对平常老百姓来说,这一点都不影响生活,但是对于一个准备科举的考生来说,那就是简首天都要塌了。

赵平一开始无法接受这个打击,整个人消沉了大半年,不过还好,可能是因为年纪还小,在老爹的一再开解下也慢慢想开了。

就像自己阿爹说的,自己有个童生功名在身,等再过两年长大点,到时候不管是去镇上找个大户人家做账房,还是去酒楼做账房都能找到一个活干。

再怎么样自己的生活,以后也不会差,他爹是这样子劝他,其实不止他爹这样想村里面的人也是这样想。

避个雷:《这是一本架空小说世界,所以不要去追究那个时代,是不己经出现了什么什么的,或者那个时空出现某样东西是不是合理。

除了科技不会出现,在植物和人物称呼上,物价,食物的制作方法,都可能会跟近代相似的。

甚至可能会出现南北不同的物种都在同一个地方出现,又或者是西季不同的水果在同一时间出现都有可能,反正我写到哪里,看到了什么水果,吃到了什么好吃的菜,我可能就会首接写了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