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放在现在那是风景如画的地方。山清水秀、鸟语花香,妹子也漂亮。放在清末民初的时候,环境当然还是很美,可是更多的是贫穷与落后。
北洋军在袁世凯的指挥下,击败了南方的国民党控制的省份,江苏、安徽、广东、西川等重要省份,均有北洋军的嫡系驻扎。唯独云南省,这个地处边陲,位置重要,却又穷的一笔的省份,居然一个北洋兵没来,一个北洋大佬也不愿过来。
敌人不过来,革命党们自然也懂得趋利避害,云南一时间竟成了南部省份革命党的基本盘。李烈钧、熊克武、方生涛等早期同盟会的成员悉数到场,与唐生智在云南偷偷扩军。
蔡锷的逃离让袁世凯非常愤怒,立马下发了海捕文书,想要把他缉拿归案。可是,中华帝国的皇帝不好当啊,他在民间的名声可是臭大街了。通缉令的效果,也就大打折扣了。
到了云南以后,蔡锷连同唐继尧等人,对袁世凯发表通电,要求袁世凯取消帝号。换来的是袁世凯的漠视,还有勒令拘捕蔡锷的命令。几番来回的电报被蔡锷发表于《觉报》等报纸,将袁世凯这个窃国大盗的嘴脸暴露出来。
云南各界群情激奋,学生们举行游行示威,反对袁世凯的行径。社会各界也是行动起来,反对袁世凯。借着百姓们愤怒,云南军政界决定,恢复都督府。同时,将都督府下辖的讨袁军定名为“护国军”。
经过紧急扩军,护国军的兵力达到了22000人之多。在云南都督府发布讨袁檄文以后,护国军正式出川进行武力讨袁。
袁世凯感觉被打脸了,称帝之路果然不顺啊!他急令北洋军及川、湘、粤等省军队,共约8万人。从西川、湖南、广西三路出击,打算一举覆灭护国军。
与此同时,原先同盟会的各路人马也行动起来,在广州、惠州、南京、衢州等地,发动起义或者暗杀,积极配合护国军行动。
战争这玩意,对于社会的破坏性是极大的。王定边一首非常关心南方的局势,对于两军的交战也是无可奈何。
“现在是生产什么都能赚钱的时候,欧洲的订单都排了有一年多,这时候不搞生产,非要搞事情?他妈的,一个国家的崛起不容易,机会转瞬即逝。这下子好了,起码西川和重庆的经济遭殃了。”
秘书徐景林把汇集好的简报拿过来。
“大帅,护国军进川了。贵州的刘显示也通电独立,加入了护国军序列了。云贵之地自古以来就不安稳,没想到都到了民国了,还是不踏实。”
“小徐啊,你觉得谁能赢啊?”
徐景林乐了:“大帅您考我!哈哈哈~这不是很明显吗?”他用手虚空在那比划着,好像能虚空画图似的。
“云贵这地方太穷了,搁在大清国的时候,云贵总督都没人干!今时不同往日了,没钱上哪买武器?没有枪炮,靠着大刀长矛打仗?来多少人都不够死的。更何况云南加上贵州,也就能有个三万多点的兵力,袁大总统虽然狂妄,打仗还是懂的,就算是耗也能给蔡锷耗死!”
王定边听完一阵摇头。徐景林明显是从军事角度看问题,根本没有考虑政治因素。
“说完了?”
“啊?说完了啊大帅,我说得对吗?”
看着这个眉目清秀的年轻人,王定边决定让他明白什么叫做高度,认知的高度!
“想问题不要太简单、太片面了。如果咱们是在一个安定统一了三五十年的国度,云贵那点体量能翻出什么浪花?你的角度也就对了,结论也没大问题。
问题是,满清才灭亡几天啊?本来就是不大稳当的。袁世凯是以大总统的身份还好,算是占着个大义的名分,现在他不是总统了,人家是中华帝国的皇帝,草鸡头上又插了根鸡毛!
如果前方战事一切顺利,北洋军横推了护国军,他这皇帝的宝座还能多坐两天。一旦战事不利,别管是战败还是相持,江南会安稳吗?中原会安稳吗?京城又会安稳吗?
从他称帝那天起,他就是孤家寡人了!除非能像法国的拿破仑,靠着天才的军事能力打出来。不然,等待他的就是死路一条。”
听完这话,徐景林连连点头,他也开始深入思考起来。
“大帅您说得对,对袁世凯来讲此战不成功便成仁。根据咱们这两年的情报,二次叛乱被北洋军打败以后,南方各省就在京城控制下了。北洋军这两年扩编不少,但是因为国家缺钱,武器装备的更新换代没跟上。加上没了战事,监管也不到位,北洋军实际上己经军阀化了。
这些军头贪图享乐,把国家军队搞成了自家的私军,战斗力己经是大不如前了。
云南那边靠着烟土的贸易,算是攒了点小钱,装备一两个师还是没问题的。而且,云南有讲武堂,培养了不少中下层军官。
我估计北洋军得喝一壶了。就云贵那地形,北洋军能攻进去?一个不留神就得进退两难。到时候,袁世凯肯定受不了。”
“不错,就这么回事。那边的百姓有什么动向,有没有难民潮?”
“有的。滇军、北洋军,都不是什么军纪森严的部队,云贵和西川逃难的百姓不少。咱们的人己经在那边招募百姓了,只要他们愿意来东北,咱们负责船费。可是,一个东北,一个西南,离得太远了,应该也来不了几个人。”
“尽人事听天命吧。”
……
京城,西南的战事影响不了袁世凯那颗登顶绝巅的心。
身穿考究龙袍的他,进行了繁琐的祭天典礼,然后,这位民国第一位大总统摇身一变,成为了中华帝国的皇帝!老袁家自此草鸡变凤凰,成了中华大地上最后一个皇族。
按照自古以来的规矩,历朝历代的开国帝王,都要大赦天下,都会有一次大规模的封爵,这是一次权力的饕餮盛宴。袁世凯也不例外,毕竟相比古之帝王,他的帝位实在是来路不正!为了拉拢亲信、安抚各方,他是一口气封了138个爵位出去。
冯国璋、段芝贵等老牌嫡系封了一等公爵;陆荣廷、阎锡山等11个地方督军被封为侯爵;曹锟、孟恩远等14个地方督抚被封为伯爵;剩下的就是一些资历不够、名气不大的将帅等,封为子爵男爵。
最吸引人的当属三个王爵,
黎元洪封为“武义亲王”,王定边获封“武定亲王”,前朝的衍圣公孔令贻被封为“衍圣郡王”。
为了拉拢王定边,袁世凯算是豁出去了,就差送个一字并肩王过去了。对此,王定边表示不接受、不拒绝、不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