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院餐厅,王定边正与官员们一起吃饭。
大桶的小米粥、鸡蛋汤、南瓜粥、玉米面糊糊;香喷喷的大馒头、山东煎饼、玉米饼、还有一盆杂粮米饭;菜品不多,辣椒炒肉、豆芽炒肉、猪肉炖粉条、小鸡炖蘑菇、红烧肉、外加一个什锦小咸菜。无论是王定边,还是负责会议记录的书记员,所有人都是在这用餐。
部队里面的王大军、卢永祥等人都很自然,平日里就是这么吃的。相比起盛京这里,满洲里和瑷珲等地没有这么多的选择,恨不得一个猪肉炖白菜吃一冬天。他们很是熟练地拿起餐盘,排着队盛起自己喜欢的饭食。
朱家宝等文官就不同了,他们这级别的官员,早就告别了吃苦的行列。有些官员行事简朴,吃饭就一个菜两个菜,还有一天就吃一个鸡蛋的,毕竟是凤毛麟角。就朱家宝来说,自从三十岁中举以来,每顿饭从没下来过西个菜一个汤,还都是小灶,专门的厨子做的!
这算啥?混了大半辈子,结果吃起大锅饭了?官员们难得聚在一起,没有鲍翅席也得收拾个上好的席面吧?!
一群老狐狸们想了半分钟,从先秦两汉想到近代明清,无数个词语飘过脑海:指鹿为马、鸿门宴、收买人心、服从性测试、站队……最终,他们得出结论,这就是王大人测试大家是否一心的小手段!用这点小伎俩就想筛选出不够忠诚的人?王大人未免太过小儿科!
于是,锦衣玉食的高官们没有任何障碍的加入了,拿起餐盘,和他们平日里瞧不上的粗鲁武夫们吃起了同一锅饭。一边吃一边看旁边王大人的反应,结果王定边压根没看。他正努力的消灭盘中的饭菜,这两天的会议真的很烧脑,领导的工作也没有那么好干!
黑吉两省同僚的表现被陶文圣看个通透,可他啥也没说。与同事们不一样,奉天不在外面,就在大人眼皮底下,自己早就享受过与大人同桌吃饭的待遇了。也是像今天这般,大锅饭大锅菜。
王定边的想法没有文官们想的那么复杂,就是要消除清朝官场那种层次分明的不良风气。
文武之间相互看不对眼,高级低级的官员彼此也仿若两个世界的人,这是何必呢?除了加深隔阂,增加行政工作的成本,看不到什么好处。至于有些人说的,能够激励下面的人的奋斗欲望,拜托,真正想往上爬的那些人在意的是这个吗?
权力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却又实实在在的存在于我们的生活。有爱钱的,有好色的,有好喝酒的,有好吸鸦片的,自然也有数不尽的人才奔赴权力的修罗场。时代变了,不能再搞以往的小圈子主义,必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职场要上下相通,社会上要各阶层相通。
不同阶层的人们的意见能够顺利传达,小的方面是有助于监督权力、反腐倡廉。大的方面,是能够让上下一心。当你的诉求能够表达,能够实现,这样的组织你会不拥护?
专制集权也好,三权分立也罢,并不是说某一种架构绝对的优于另一种架构。黑猫白猫抓着耗子就是好猫。能够适应社会需要,最大限度的发挥集体的力量,这就是最好的制度。
扯远了,简单吃完午饭,王定边邀请几位省长一块喝茶。
“朱省长,宋省长,刚才一起吃食堂,条件差了些,两位多担待啊!”
“大帅说的哪里话,能与大帅一起吃大锅饭,传出去都能光宗耀祖啊!多少人想有这机会还没这福分!”宋小连也是急于表现,想要捧一把王定边,张嘴就是满清官场那套说辞。
朱家宝也不落后,赶忙接过话头:
“宋大人说得对啊!前清的时候,官场上迎来送往,每日宴席不断。花费了大量民脂民膏不说,日日饮酒也让脑子不清醒。简单而又温馨的饭食我等吃的心安,能够与大人一起,三省百姓也会心安啊!”
能当上巡抚的官员个个都是人精!王定边感觉自己被拍的有点飘,差点就要陷入这温柔的陷阱。赶紧收拢精神,说出了自己的计划。
“我以为,同一单位的上下级官员一起吃饭,既方便体察下级的所思所想,又能够彼此熟悉,有利于开展工作。三位省长以为如何?”
“大人说得对啊!”X3
“既然大家都是这么想的,那么以后在各省都推行集体食堂的政策。省政府、市政府、县政府、镇政府都要推行,根据官员的职级确定一下餐标,按照标准准备伙食。对了,每年的聚餐次数、宴席金额也要确定一下。花销在标准以内的,财政报销。标准超出的,需要说面说明理由,理由正当的报销,理由不成立的,由主官官员个人报销。几位没有意见吧?”
陶朱宋三人:“……”
王定边很是轻飘飘的,就把矛头对准了三公消费。人类社会的运行,不同时代会有不同的特点,大概的模式是一样的。
从清末走过来的这群“公务员”,沾染了浓厚的封建思想残余。根据得到的情报,三省的官员吃喝宴请的风气很是盛行,官员们毫不避讳的相互交往,聚众饮酒。所需的花费竟然算在了政府的账上!靠请客吃饭提升熟悉度?靠花政府的钱给自己镀金?真是打得一手好算盘!
长久以来,王定边对于吃喝要求都不高,把以身作则搞的非常到位。自己艰苦朴素,能允许下面的人肆意妄为?开什么国际玩笑!
三位省长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深知这事不好办。有道是锦上添花易,削减福利难啊!
“王大人这主意确实不错。可官场风气由来己久,贸然改变恐怕……”
王定边信心十足,有军队作为后盾,这些并非本地的文人流官还真没有多大作为。
“放心,这些年的教育工作成效显著,己经积累了不少的人才。如果有官员不愿意接受变革,甚至和政府对着干,那就按照按照升迁的规则来。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
这是妥妥的阳谋,而且官员们没有反抗的余地。
“既然大帅己经考虑清楚了,那么我们回去以后就去落实。”
“嗯,就这么说定了。每个省的物价和人力成本都不一样,回去后各省根据自己的情况做个方案报上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