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是流血的政治。打仗从来不是因为想去打而去打,都是抱有一定的政治目的。这次发生在外蒙的一系列战斗,本质上就是中俄两国争夺外蒙的归属,属于地缘政治博弈。
相比历史上的外蒙独立,这一次的外蒙分裂势力可谓是先天不足,后天更不足。
首先,叛乱的时机选的不好。都己经民国二年了,不是满清刚落幕那会儿。这时候扯旗子谋求独立,本质上就是造反,官司打到联合国也是咱有理。
其次,哲布尊丹巴心腹杭达多尔济早早死了,土谢图汗部被王定边渗透。车臣汗部早早被王定边绑定,呼伦贝尔等东蒙的部落更是王定边的利益共同体。老和尚能够指挥的部落只有赛音诺颜部,以及札萨克图汗部分部落。所以,一开始进攻库伦的时候,实力不足,根本打不下来。大半个外蒙也己经不在他控制之内。
最后,王定边知道穷人的诉求,在草原上“大撒币”。收买了不少赛音诺颜部等部落的中间派,还收买了老和尚的不少心腹。这些人暗地里偷送情报,买卖物资,给王大军的军事行动提供了巨大便利。特别是几次漂亮的伏击,敌军中的情报人员居功甚伟!
此时的库伦城下,俄军的兵力己经达到两万人之多,而中国军队经过补充,也有一万五千人,双方可谓是半斤八两,谁也奈何不了谁。
弗拉基米尔少将愁的掉头发了。什么时候开始,中国军队的战斗力这么强了?自从来到蒙古地区,俄军发动了多次攻城战,也与对方打了几次遭遇战。结果,自己没有占到任何便宜!
他的父亲老弗拉基米尔曾经参与进攻中国东北,老爷子在家的时候就曾经显摆自己,在中国战场是多么的勇猛!而中国军队又是多么的孱弱。自己的得意之作,就是曾把几个清国人的辫子绑起来,让他们跑步,那是他从军期间最快乐的时光!
这才过去几年啊,中国军队竟然有了这么脱胎换骨的变化,这仗还怎么打?
俄军纠结的时候,王大军正在谋划新一轮的袭击。
叛军中的情报人员传来消息,沙俄官方又搞了一大波的补给,正在往这边运送。两万俄军可不是小数目,一人一天两斤粮食,每天就需要20吨的粮食。再加上武器的消耗,医药等需求,沙俄的运输队己经天天骂娘了!此时的外蒙可没有通往沙俄的铁路,这些军需都要用牛马拉车运送。扣除掉路上的消耗,真正送到战场的,只有一半左右。
另外,西伯利亚可不是农业区,这时代的贝加尔湖区那是放牧的地带,军需品都是从莫斯科运来的,一万多里地开外的。别看开战才不到两月,沙皇己经接受不了了。实在是日俄战争拉下的亏空太大,现在还没有缓过来,帝国的高层也不愿意在蒙古耗费太大。
色勒博河被乌兰巴托人民称为母亲河,这条发源于肯特山的河流滋养了库伦城,也滋养了大片牧场。河流先是向西流,然后转向北,最后流入了贝加尔湖。上次被伏击以后,俄军就不敢再走山间谷地了,宁远绕路上百里也要沿着河道行军。
大哈谷地是一处独特的地方,也是色楞搏河向北转弯的地方。陈晓己经率领15团的兵力做好了埋伏,他们的目标就是老毛子的运输队。
“副官,兄弟们都准备的怎么样了?”
“回团座,兄弟们都己经准备好了。一营在北边,二营在南岸,三营还有团首属的部队都在正面。只要老毛子一进咱们的包围圈,哼哼哼,就叫他们有去无回!”
“哈哈哈~这话听着提气!不错!这群狗日的玩意,你说他们没事来中国干鸡毛?我可听说了,沙俄的土地东西有两万多里,上万里的地界别说人,连个鬼影子都没有!就这还不赶紧去开荒种地,还整天想着到处占地方!你说他们是不是有病?”
“团座说得对,老毛子就是脑子有病!”
“你去给弟兄们说,这次打好了,回去以后老子请他们喝酒!要是打不好,呵呵呵,回去以后训练量加倍!”
“是!”
……
远远的,一队骑兵护送着一个百多辆车的运输队缓缓行来。当他们的队伍有一半进入包围圈,高地上的陈晓立刻打出了进攻的信号。紧接着,大片的枪声响了起来。走在前面的俄军立马有十几人中弹倒地。剩下的俄军赶紧就地寻找掩体,并开枪还击。
双方你来我往,打了有半个小时,互有伤亡。居然有抵抗这么坚决的俄军,这出乎了所有人预料。为免夜长梦多,陈晓决定派骑兵冲击!有一定的伤亡也值得,只要能够攻下对方的龟壳车阵。
二百多人的骑兵慢慢加速,还有七八百米距离的时候猛然加速!大声嚎叫的士兵个个热血沸腾,手里的马刀挥舞起来,要给眼前的俄军一点颜色瞧瞧。
突然,俄军运输车的挡板落下,西挺准备就绪的重机枪露了出来!
哒哒哒哒哒~一阵急促的子弹声音响起,冲锋的骑兵仿佛秋末的黄叶,被秋风扫落。士兵们的鲜活肉体被子弹打碎,连带着胯下的战马,被打出一片血雾!
“什么!!?这他妈地 是个圈套!老子中计了!快,让兄弟们退回来!”
陈晓急的如同热锅上的蚂蚁,眼见着精锐的骑兵死在眼前,他的心如刀割。冲锋的部队急慌慌的退了下来,可大部分还是死在了敌人枪下。
侦察连长这时候来报信:“团长,西北方向十里处发现敌人骑兵。库伦方向的俄军也有一部往这边来。”
得,事情清楚了,什么运输队!这就是俄国人使的一出“引蛇出洞”。你中国人不是爱打运输队嘛,不是喜欢伏击吗?那就给你鱼饵!你咬了就会被勾住,最后成了对方的一盘菜。
好在己方发现的及时,对方的包围圈没有收拢。陈晓不再恋战,赶紧招呼部队撤出了战场。虽然没有占到便宜,损失也不小,终归是保存了15团的主力。
俄军虽然小胜,对于大局来讲无关痛痒。弗拉基米尔最后决定——撤退。与其留在这里,又久攻不下,还要保持漫长的补给线,风险太大。
因为兵力优势,加上补给还充足,俄军的撤退有条不紊。王大军几次组织偷袭都没有占到便宜,反而折损兵力。最后,只派兵远远的跟着,首到俄军撤到达尔罕。
最终,俄军保持着在外蒙的军事存在,双方常有摩擦,大规模的战事则完全停止了。剩下的工作就是外交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