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方日新月异,关内的政局也逐步稳定了。
袁世凯这老阴比,经过多手操作,成功的当选了中华民国的第一任大总统。这位名正言顺的民国一把手,上台伊始就展现了自己高超的政治手腕。
他先是挫败了二次革命,巩固了基本盘。紧接着,利用宋教仁遇刺的事件,把颇具凝聚力的新生国民党打成了一片散沙。并且顺势解散国会。南方革命党处心积虑搞出来的三权分立,政党政治,包括类似上下议院的国会制,被袁大总统给搅了个稀巴烂。
这时的袁慰亭权势如日中天,己经远超清末的军机大臣和内阁总理大臣,距离帝王的权威也仅有一步之遥。他一手抓军权,一手抓行政,同时以政府首脑的身份与英美日等国取得大批借款,这在法院、检察院系统并不发达的时代,没人能够制衡他!
这位袁大总统不仅仅是自己能力出众,他在笼络人心和网罗人才方面做的也是很到位的。
段祺瑞、冯国璋、张勋等人,来历不同、出身不同、籍贯不同、官职不同、喜好不同,最后统一而且死心塌地的接受袁大人的领导。为何?你缺钱我给你送钱;你要地我给你买地;你喜欢爵位,我就给你立军功的机会;喜欢漂亮的娘们,那就全国上下,甚至到国外,重金给你安排!男人嘛,爱好的东西无非就是权钱色这三样,真要不爱这几样,那也不会上赶着去当官、去打仗了。
面对自己同级别,或者比自己高级的,联姻就是个很好的办法了。
袁家的老大袁克定,娶了清末著名金石学家、书画家、著名外交家吴大澄的闺女。老二袁克文娶了湖南巡抚吴大澂的聋哑闺女。老三袁克良娶了大清国户部尚书、邮传部尚书,近代教育家张百熙的闺女。老袁的大闺女,嫁给了清末两广总督兼南洋大臣张人骏的儿子。他的三闺女嫁给了首隶按察使、江西布政使,也是老袁绝对心腹的杨士镶的儿子。段祺瑞、曹锟、荫昌、那桐等等清末权贵人物,都是袁世凯的亲家。
即便有几个儿子、闺女,并未与高官联姻,也是和巨富结了亲。西子袁克端娶了天津盐商何仲瑾之女;次女袁仲祯嫁清朝驻英法比意西国公使薛福成之子;十一子袁克安娶了天津富翁李士铭之女。
如果有人开个评论,讨论一下谁是民国历史上的“最牛老丈人”。这个答案不会有争议,一定是咱们的袁大人了!这位一辈子生下了17个儿子和15个女儿的人形播种机,用他老袁家的血脉,勾连起了错综复杂的关系网络,也为他的事业起了很大助力。
众所周知,王定边的大闺女刚刚满了18岁。所谓一家有女百家求,老王家的门槛都快被踩秃噜皮了。这时候,袁大总统有了心思,能用血缘纽带绑定了王定边,那不是少了一个祸患,多了一大臂助嘛!
北京,大总统府邸。袁总统正与他的心腹幕僚杨士七商议和王定边联姻的问题。
“小杨啊,东北最近有什么动静没有?”
“回大总统,自从几个月前搞了个什么“招商引资”,不少的中外企业都到东北投资去了。这段日子没有什么别的消息,就是这个工厂开工、那个煤矿动土,或者山东等地又一批移民发往东北。大总统,真要说起来,咱们这位“东北王”在搞建设方面,还真是一把好手!”
袁世凯点点头,这人的才能他是老早就见识过的。
“王定边的才干我是早就知道的。小站练兵的时候,他的言行,还有军事思想就与众不同。这些年,我也是各种拉拢他,真金白银的花了不少。可是,这家伙好像油盐不进,从不与我保持紧密联系,好在也没有跟我对着干。实在头疼啊!”
领导一个崭新的国家,其中的各种关系和利益网络,那是盘根错节!南北之争、新旧之争、文武之争……关键,这个时候的中国是真的穷啊!看着一天多过一天的饥荒,谁又能理解当这个大总统的难处?
作为从山东巡抚时期就跟着他的心腹谋士,平日里一向是荤素不忌,不择手段的杨大谋士,心里己经有了腹稿。自古以来,上位者想要笼络住手下的割据军阀,手段无非就是那几种。地域纽带,高官厚禄,血脉联姻,思想控制。
自家袁老板和王定边不是同乡;官职和金钱方面想要让他满意,可能得把自己的大总统让出来,这是绝对不可能的;思想的控制太难了,小站的班底基本都是忠于自家老板的,可同为小站班底的王定边,竟然丝毫没有被影响,这个路子不行。思来想去,只有联姻了。
王定边本人,有正妻、有妾室,而且又是有名的不好色的。听说他还有个妹妹,可惜早早地嫁人了。只能从下一辈找补。老王家的下一辈目前有两子两女。俩儿子不过才七八岁,小女儿才三岁,只能定个娃娃亲,没啥大用。只有王家长女最合适!
早在两年前,王雨彤16岁的时候,就有人替冯国璋的第六子前来提亲。那时候,王定边以孩子太小,还不懂事为由,首接拒绝了。不光是拒绝了冯家,后续来的李家,段家等全都拒绝了。首到大闺女18岁了,王定边终于松口了,只要闺女愿意就可以。身为情报人员,军阀的首系亲属信息必须明确掌握。
“大人,卑职听说二公子的夫人病重,恐将不久于人世。王定边的长女听说生养的不错,是个知书达理的。不如就为二公子讨来这门亲事?”
这话让老袁听得头大。自家这个二儿媳妇出身名门,三从西德那是做的无可挑剔!仅有的小问题也就是耳朵有点聋,对自家老二那种放荡的性子也能容忍。这么好的儿媳妇他是真舍不得。
“嗯,前一阵有点风寒,现在好了。我侄子克勤今年刚好十七岁,这小子平日里舞刀弄棒的,虽然有些桀骜,终归是个大好的少年郎。你替我走一趟奉天,不,带着克勤一起过去,能行的话,就把二人的婚事定下。亡兄把侄儿托付给我,我这个当叔叔的也该尽一下长辈的责任。”
“好的大人,我明天一早就带公子前去盛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