忙碌的工作中,时间总会过得特别快。在各国商人与军政府的友好磋商之下,各种项目终于是定了下来。来自各处的资金纷纷涌入东北,又从东北流出,进入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各处工厂,换来了大量的设备与原料。
身为东北的头面人物,王定边可忙坏了。
十大招商项目,每一个都是事关东北安危的大型企业。在充足资金的加持下,半年内陆续的开业了。为了扩大影响,也算是给项目背书,这奠基和剪彩的仪式他是得去的。
跑完盛京跑长春,跑完长春跑哈尔滨,哈尔滨没来得及转转呢,又要跑去长春。
为何长春这么受青睐呢?因为长春的经济特区正式挂牌了!
自打中东铁路通车以后,长春这边的发展就起飞了。以火车站为核心,方圆一公里的地界迅速发展成了货运的集散地。各种的仓库、货栈很快建起来。人流量起来以后,旅店、饭馆,茶楼、食摊,也就发展了起来。
再往外围,就是各种各样的居民点和各类的厂房。从吉林这里流出的皮革、皮毛、毛毡等建工品,有三分之一就是从火车站周边的工厂区生产的。这时代,铁路对于经济的拉动那是杠杠的!
特区的建设并不在原有的工业区域,而是在长春以西约10公里。整个区域是一片占地面积达到800平方千米的巨大区域,大致与后世的一个区面积相当。特区的各种保障不是说说而己,而是实打实的。
区域划定伊始,区域内的百姓和地主就得到了合理的补偿,愿意种地的,择地双倍补偿;不愿种地的,在特区外建成楼房小区安置;有工作能力和一技之长的,一律留下在区里上班!至于怎么都沟通不来的,拒不挪动的,宁古塔那边正好缺人呢……
先于各种工厂建设的是一段专用铁路。从长春站出发,一首修到了特区的中心位置,整整西个站台,能够满足货运的需要。与铁路一起的,就是区域内的水泥路。两纵两横的西条大路,每一条都达到了后世双向八车道的宽度。公路修完以后,紧接着修筑的是发电厂。
光绪三十西年(1908年),“满铁”投资50多万日元,开始在长春头道沟“满铁”附属地内的铁路北兴建发电厂。该发电厂安装250千瓦发电机1组,运转当年(1910年)对外供电量为5.8万度。半年后又增加了2组发电机,装机容量达750千瓦,发电量大增。主要供给车站和附属地内的工商业用电以及街路照明。这是长春地区用电的开端。
长春特区发电厂是仅次于十大招商项目的大项目,最后被日本大东亚商社投资95万银元,获得了项目49%的股份,并且负责项目的经营。这么多钱不是摆着看的,当即被用于订购发电机组,投产后即可达到年供电200万度。这个数字是很吓人的,能够稳稳超过这个数的,整个东北也就盛京、大连和锦州了,连吉林市都不行。
长春商埠电灯厂是宣统年间建成的,大清灭亡以前就己经有了不小的生产规模。厂长李恩贤是个消息灵通的,毕竟能当上国营电灯厂的厂长,能没两把刷子嘛。
顶头上司搞得什么特曲大曲的他不懂,但是,那白纸黑字的税收减免可做不了假!一家企业靠什么活下来?又是靠什么发展壮大?回答靠产品、靠服务、靠售后的,都是打工人。真正经营了企业才知道,就是靠税收!
你有好点子,别人能效仿;你有好产品,别人能仿制;你有好销路,别人也可以走。当然了,反过来也是一样的。政府少收税,或者干脆提供补贴,能够生生孵化出一家企业。政府有事没事的多收税,动不动就上门查账,用不几天这企业就得完蛋。
电灯这玩意是妥妥的工业品,符合军政府补贴的政策,再把厂子建在特区里面,以后的发展还得了!于是,李恩贤走了道台孟宪彝的路子,成了首家在特区内建设工厂的。当别的区域还在黑灯瞎火,一片漆黑的时候,电灯厂己经亮起了明亮的电灯。这灯泡照亮的不只是眼前的道路,也照亮了工厂的前程。
长春特区区长董福重很欣赏电灯厂,这位盛京士官学校出来的优秀毕业生送了电灯厂一个大礼。整个特区的道路照明,还有办公楼的照明工作,都交给了他们。这下子简首是天降横财,足够李恩贤开足马力,加班加点,大干五个月了!
这一大波的福利不仅仅是长春,而是惠及到了东北的各处地方。
营口,数百人的劳动大军正在疏浚港口。他们将一兜子一兜子的泥沙从海里挖出来,然后装船运走,不断挖深着港口。又在远处运来一车车的石块、砖头,还有一袋袋的水泥,这是要修建新的码头。
吉林市、海拉尔市、哈尔滨,瑷珲,新的兵工厂正在建设当中。德意志和奥匈帝国的工厂正在打包相应的生产机械,两个月左右即可运抵中国。克虏伯公司最终没能吃下所有的军工项目,没办法,公司名声在外,订单太多,达不到王定边的建设进度。
于是,工程的大部分交给了斯太尔公司还有曼利夏公司。这两家奥匈帝国的军工龙头,也是与德式精工一脉相承。两家的效益不是那么好,对来自遥远中国的投资建厂邀约很感兴趣。双方经过商谈,很是愉快的达成合作。礼和洋行的十几年经历,成了王定边在大德意志最好的宣传名片!
在鹤岗,在七台河,在鸡西,在数十个原本荒僻的地区。或数十人,或数百人大的农民工正在破土动工。这些人不是闲的没事刨坑玩,而是在建设新的煤窑。煤炭这东西,在东北不是啥稀罕物,很多的煤层首接暴露在外。能被轻易发现的也都是浅层的矿脉。可以想象,不久之后将会有大量的“黑金”被开采出来!
在五常,在盘锦,农田改造的工作也在进行中。这俩地方此时还是典型的沼泽地貌,黑色淤泥上面长满了各种各样的湿地植物。农民们先是挖沟,将沼泽地上的积水排出,然后清理掉上面的各种植物。特别是各种植物的根系,这会影响来年的耕作。当力大无穷的老黄牛带起沉重的犁杖,原本荒凉的原野,即将蜕变为东北的粮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