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兵发威海

2025-08-20 2565字 2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回来的路途就不再着急忙慌,安排手下快马回营,告知做好拔营的准备。自已则是减慢速度,了解起附近的风土人情。

同属一个山东,半岛地区和鲁西南内陆地区相差很大。无论是口音,还是饮食,亦或者民俗文化。鲁西南地区深受儒家文化影响,是传统的齐鲁之乡。半岛地区则受海洋文化影响颇大,加之对外交流相对较少,有着典型的东夷文化特点。

烟台到即墨的路途平原较少,丘陵和山地为主。这种地形发展农业不利,所以后世的烟台以苹果和梨出名。此时却没有那么多果园,大部分是种植粮食的。相比鲁西南,这里的人口密度明显较少,人地矛盾不算严重。

8天后,王定边回到即墨大营,部队已经收拾利索。去烟台的时候,大营还是一片工地,回来的时候已经完工,只有四角的角楼还在施工。寨墙、营房、库房、校场,都已投入使用。不远处的小山上,一个碉堡式的望楼也在施工。

看到眼前基本完备的工事,王定边实在不愿舍弃。回到营房内,召集了各位军官开会。简单了解了部队的训练情况后,便宣布驻地迁移到文登县的成山。即墨大营也不废弃,李大勇带所部留下。这里将作为保安营的一个支点存在,同时尽量扩军,以满足前方需要。

李大勇是明光教时期的老人了,当时地位仅在几位师兄之下。随着保安营的建立,部队的不断扩编与战法革新,李大勇的能力已经有些跟不上了,这也是明光教众人的普遍问题。作为白莲教分支的小股流贼,有个好身体才是活下来的前提,动脑的机会并不多。随着战争近代化,火炮才是战场的主角。连排队枪毙都不懂的人,你让他步炮协同?

手头的人才不足,薛六和马奇离不开。王大军则是一员猛将,不适合独挡一面。综合考量,暂时让李大勇钉在这里。巡抚大人调令驻防成山,并未说撤销即墨的新营寨,能占一天是一天。

青岛地区开埠较晚,此刻还是渔村加军营。鸦片战争以后,列强开始是在南方肆虐,极少到北方沿海。随着时间推进,武装的不断加强,北方沿海也开始被蚕食。为了国防安全,稳定统治,1891年清廷明发上谕,议定胶澳设防,青岛建置由此肇始。清军驻防后,青岛地区由小渔村发展成了军事要地和口岸镇市。

登州总兵章高元最先驻防青岛,后世全国知名的景点“栈桥”,就是其任内所建。对了,章高元也是淮军将领。

此时的青岛相比起烟台就是片荒地,无论是战略地位还是经济价值,都无法与后世相比。后起的列强德国没有多少选择,想要布局远东,只能占据青岛。这也算为以后打打铺垫。

有了上次行军的经验,这次去往荣成成山的路简单了许多。斥候前面探路,前锋跟进,主力居中,殿后一哨。行军过程中,军中的参谋不断修改手中的地图。这份地图得自烟台之行,精确度感人。就好像你拿着一张全国地图,来确定行军方向。山川、水泽、密林、关隘、城镇、乡村、水源,这些都是必须要标注的,两地的方位和距离也要标注清楚。

即墨距离荣成县约400里路,一开始走了100里的平原道路,之后的几百里就是类似沂蒙山区的路了。崎岖不平是常态,山高谷深也不罕见。好在军中没有重装备,山间的小路也可通行独轮车。

经过近20天的跋涉,全军顺利到达荣成县。成山就位于该县的东北角位置,三面环海。与后世开发成的旅游景区不同,现在的成山就是荒山野岭。成山头是成山的最东北角,是山东省最靠东的位置,这里地势险峻,风景那是相当不错。

经过斥候兵的探查,整个成山镇80%的地方是山地,只有镇子所在的有限区域是平原。成山镇距离威海卫军港只有80里路程,属于军事要地。综合了:补给,视野,防御,防卫半径等因素以后,大营位置放在了镇子西头的虎口山下。山下建立营寨,并在东西向的主路上挖掘壕沟。虎口山以西是连绵的群山,那里是游击战的天堂。900人的兵力对抗数万的日军,怎么破?正面硬顶?那是以卵击石。以弱对强,不用游击战法那是浪费。

或许有人疑惑,这么重要的成山镇没有军队驻守吗?答案是:没有。

淮军总兵力约8万人。需要驻守辽东、威海卫、台湾、长江及运河等重要据点,机动兵力不会超过4万。经过了朝鲜溃败,辽东大败,加之刘铭传部等不能轻动,能够守卫威海的兵力极为有限。此刘公岛,加上南北两炮台,需要驻军上万人。威海城内有兵力上千人。根本没有兵力防守成山一带。李秉衡迟迟不愿支援威海,一方面是山头主义,地方大员不愿被李鸿章节制;另一方面,半岛兵力不到3万,一旦分兵被各个击破,日军趁势占领山东咋办?丢了威海卫,顶多撤职查办,丢了半岛丢了山东,那是妥妥的死罪!

人在面临两难选择的时候,往往会趋利避害,这是生命的本能。如果不是叶志超大败于朝鲜,如果不是北洋舰队避战保船,威海卫的局势不会如此被动。责任重大的李鸿章有何脸面要求地方督抚誓死守土?怎么不见你李合肥亲临前线?

定下来驻扎方案以后,各军便依据划分的职责和防区下去安排工作。为了加快进度,保安营大量雇佣了当地村民。挖壕沟、造鹿角、修工事,这些体力活需要大量人力。又在每个哨级单位抽出20人,跟随雇佣的猎户山民,探查虎口山以西的连绵群山。

在士兵们忙于基建和开拓地图的时候,索要枪炮弹药和军饷军粮的文书被发往了烟台和威海卫。李秉衡作为顶头上司,不该发粮发饷吗?咱爷们拱卫威海卫的侧翼,驻扎地点离你这么近,不该发粮发饷吗?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间已经到了1895年的1月份。简易营寨已经建成,各主要路段设好了路卡,险要地段挖好了战壕。所有的防御设施,都是按照轻步兵的标准建设,讲究的就是方便使用与快速建设。王定边派出少量部队,沿着海岸线与各险要据点巡逻。一旦哪处发现敌情,立刻点起烽火。

查探后方山区地形的工作很顺利,有随军的参谋跟着,简易地图已经画出来,这里将会是保安营的后路。为了行军方便,也为了保守机密,当向导的本地山民猎户被强征入伍。原本猎户们是惊慌抱怨的,每人被发了5两银子的安家费,又提前发了一个月一两半的饷银以后,各个都像打了鸡血,成为了军中最忠诚的战士。

为了普及游击战的知识,全军什长以上军官召开了大会。“敌进我退,敌退我进,敌驻我扰,敌疲我打”的十六字方针传达给军官们,再由军官们传达给士兵。不用每个人都成专家,只要有一半人马领悟,就够鬼子喝一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