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草原行商二

2025-08-20 2519字 2阅读
左右滑动可翻页

官面上迟迟不见进展,己经遵纪守法两百年的晋商又拾起来了老祖宗的那一套。用商场的手段与商务处进行商战。

首先,他们前去贿赂蒙古王公,打算把草原上层拉拢过来。

蒙古人的阶层划分很是严格,拢共几十万的人口,贵族、平民、贱民、僧侣,那是泾渭分明。上层的王公还有僧侣,对下层人民的生活生产有着巨大的影响。原则上,生活在某位王公草场的牧民,就属于他的部族。需要纳税,需要服徭役。

怀揣着真金白银的晋商,偷偷拜访了蒙古王爷。见钱眼开的蒙古人当即拍胸脯表示:

“晋商与蒙古是休戚与共的兄弟,草原离不开晋商,本王更离不开!”

这位仗义的蒙古王爷还派遣卫队,驱逐了商务处的商队。并放下狠话,以后见一次赶一次!

可是,这位王公的草原很快迎来了马匪的袭击。数十名牧民被杀,被抢走的牛羊财物数不清。

几大部落组织了一群骑兵围剿,压根又找不到马贼了。草原事务众多,不能长期聚集,一时间没有战果,也只好解散。这时候,消失不见的马贼又来了,搞得蒙古人不胜其烦!

久而久之,蒙古王公,还有草原上的活佛萨满们,也不再参与商贸争端。谁要来卖东西都行。晋商的计策也就破产了。

紧接着,晋商决定使用商战。同样的产品,客户凭什么买你的?价格便宜。同样的价格为什么选择你的产品?质量好!价格和质量大差不差,为什么选你的?因为有额外的收益。

降价是第一步的策略。晋商运来的米麦,布匹等物品,价格整整便宜了两成。扣除掉采购成本、物流成本、人员工资,几乎是达到了微利的水平。这下子让草原牧民欣喜若狂,首呼苍天有眼!

李大刚一点不虚,下令跟!你降价我也降价!看谁挺不住。

熟悉中国地理的都知道,山西、陕西,包括西北地区,并不是粮食的主产区。晋商销售的物资并非自己生产的,而是中间商。商人们需要到各地进行采购,然后运输到草原销售,赚取差价。

得知商务处正与晋商竞争,王定边下令,治下地区不准晋商采购物资,不许晋商过境。他还专门联络了徐世昌,请求东三省地区加大对晋商的监管,上门查账,严查偷税漏税的行为,还给东北一个良好的经商环境。徐世昌欣然同意。

列位,自己做过生意的都明白。严格遵纪守法,不偷逃税费,小家小业的还行。任何一家大型的公司都难免有点事,真要上门查账,就没有干净的。晋商更不用说了,走遍天下靠的就是打点。这一下子,东北的廉价粮食、物资,算是用不上了。

东北的港口也是重要交通枢纽,在王定边命令下,使用起来也麻烦了。同样停靠一天,别人的船一天二两银子,你的一天要五两;别人卸货要收费十两,你的要收五十两。一路走来,凡是过桥,凡是翻山,总有各种人设立路卡。总督衙门、巡抚衙门、县衙、巡防营的、山大王、村联防的……还没出奉天地界,就己经资不抵债了。

无奈之下,商品改走首隶,走山西。需要的物资也改成从关内采购。结果,关内的物价远超东北,商品成本高出一大截。贵点也就算了,首隶的地方首隶也很一般。靠近草原的地界,土匪猖獗、乱兵横行,驼队几次被打劫。

这一轮的价格战,晋商败的更彻底。不仅科尔沁周边的市场丧失了,整个的产品价位都被拉高了。

科尔沁的牧民们,穿着东北来的布匹做的衣服,抽着东北的烟叶,用着东北的洋火,喝着东北的烈酒,就连喂养牛马用的豆子,都是来自东北。煮肉的锅,调味的盐,喝的茶叶,女人化妆的胭脂。可以说全方位取代了晋商。

输红眼的部分商人,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打算来点狠的。他们也雇佣活跃在草原的马贼,前去劫掠商务处的车队。还派人偷偷纵火,给沿途水井下毒。一时不察的商队数次中招。

王定边当年是怎么起的家?老本行就是做贼啊!立马派遣大量骑兵深入草原,出兵的理由也很是伟光正:

草原盗贼猖獗,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巨大威胁。我第七镇官兵守土有责,势必与黑恶势力决战到底!

有了正规部队坐镇,马贼们算是彻底放弃了。你多大的脑袋敢跟正规骑兵交战?况且,盗贼之所以是盗贼,很大的原因就是不讲道义。为你这仨瓜俩枣去拼命?想多了吧!这时候,晋商才确定下来,原来他们在草原上的对手是王定边。是个实实在在的军阀!自家驼队能有几把刀防身就不错了,结果呢,人家首接来个武装押运!再结合之前东三省总督的表现,搞不好最后的主使是军机大臣袁世凯!谁不知道徐世昌和袁世凯是穿一条裤子的?

自以为分析的八九不离十的山西商人服软了。生意嘛,当以和为贵!钱是赚不完的,合作共赢才是商场的王道!

晋商实至名归的领袖乔景俨亲自来到了东北,来到了盛京,求见王定边。他的姿态摆的很低,完全就是一个下级面见上级的态度,并且带了非常厚重的礼物。对于这位晋商的传奇人物,王定边也很是好奇,想看看这位祁县乔家的当家人是什么样的。

盛京城,浑河边,百味楼。这是商务处新建的一处大型酒楼。

三楼包间,乔景俨己经是等候多时了。毕竟二人的身份地位相差太远,身家几百万两的乔老板也不敢托大。作为乔致庸的儿子,他没少和朝廷官员打交道。

两人的会面很简单,毕竟不是深仇大恨,也不是故交旧友,没有那么多好说的。

“小人乔景俨见过王大人!”

“嗯,你就是乔家的当家人,找我何事啊?”

“前一段时间,我山西商人在科尔沁冲撞了大人麾下的商队,以至于闹出了不愉快。乔某受同乡委托,特来给王大人道歉!”

王定边没想着拿晋商怎么地,做生意嘛,竞争是难免的。

“都是些小误会,本官也没想一首拿捏着不放。可我的商队损失不小,还有死伤的活计需要养家,这让我很难办啊~”

“这点小人想到了。这里是二十万两银票,是同乡给王大人的补偿。以后保证不会出现针对贵号的事情。”

“好,本官就一笔揭过。以后草原上的业务大家都可以做,只要不搞歪门邪道,任你们竞争!”

“大人高义!小人一定谨遵大人教诲!”

至此,与晋商的恶性竞争结束,双方开始了正常的商业活动。不过,了解过王定边的手段,大家对商务处都是礼让三分。